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 专题学习总结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18页学案4 专题学习总结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方法·探究区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网络·构建区返回知识·总结区线索梳理一、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名称发明与改进外传意义造纸术西汉: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以后从西域传到欧洲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火药唐代: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二、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发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对外交往扩大,民族间的联系加强,科技文化奠定了中国领先世界的地位,汉赋体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
思想领域也逐渐统一,儒学独尊局面逐渐形成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加强反映这一战乱时代的文化——佛教盛行另外,数学和农学也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4.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特别是诗歌创作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在此期间完成并外传另外,反映商品经济繁荣的词和元曲、元杂剧兴盛,理学出现6.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并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迟缓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是应用科学,重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外比较3.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4.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用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并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了方向返回方法·探究区例例题题 (2015·重庆高考)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解析答案变变式式训练训练1.(2015·广东高考)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解解析析 题干材料的意思:奏事繁多,小篆复杂难写,因而让隶人修改形成新字体。
结合所学知识,隶书是由小篆演化而来,故选B项,排除A项行书和草书与篆书无关,排除C、D项解析答案B2.(2015·江苏高考)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解析析 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解析答案C3.(2015·四川高考)“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答案概念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概念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特征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
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这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或因果倒置等这类题目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需要运用历史概念解题技巧(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