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卷 散文阅读(十五)(全国).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5079297
  • 上传时间:2019-03-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散文阅读(十五)(全国)1.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4题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王开岭在先者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韵,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种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的高度与尊严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

      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神话、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词、占卜、宗教、艺术……概莫能外日月交迭,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息;银河璀璨之时,也是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的天问,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唏嘘……正是在星光的抚照与萦绕下,“人”才印证了自己的立足点,确立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人的精神夜晚该会多么黯然与冷寂!生命之上,是山顶;山顶之上,是“上苍”对地球人来说,星空即唯一的“上苍”,也是最璀璨的精神屋顶,它把时空的巍峨、神秘、诗意、纯净、浩瀚、深邃、慷慨、无限……一并交给了你汉语构词真的奇妙,把“信仰”二字拆开来,你即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唯仰者信,唯信者仰对星空的审美态度和消费方式,往往可见一个时代的生存品格、文化习性和价值信仰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应该说,半世纪之前的人类,在对星空的消费上,基本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式的文化和精神消费——幻想式、恋曲式的,更多地,人们用一种唯美和宗教的视线凝望它;但现代以来,随着技术信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却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开始用一种急躁的物理的方式染指她……手足代之目光,触摸代之表白这有个标志点:公元1969年7月20日,随着“阿波罗”登月舱缓缓启开,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地球人,在一片人类从未涉足过的裸土上,插下了一面星条旗当星空变成了“太空”、意象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娥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向“占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恋曲结束了,连爱情也一并死掉了至此,康德和牛顿所栖息的那个精神夜晚,彻底终结他们的“星空”已被彻底物理化。

      1.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康德的墓志铭,这样写的作用有哪些?(4分)2.第二段中“仰望星空”所蕴涵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具体指什么?(6分)3.根据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不同时代的人对“星空”的不同态度6分)(1)古埃及、古希腊、古华夏时代(2)康德、牛顿时代(3)现代4.请选择两个角度赏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6分)答案:1.(1)引出“仰望星空”的话题,引起读者对于“仰望星空”的哲理意蕴的思考2分)(2)统摄全篇,集中而凝练地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2.(1)教会我迷恋和感恩;(2)守护纯洁的品行;(3)虔诚这心看世界;(4)学习谦卑与忠诚;(每点1分)(5)恢复谦卑,生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生出高度与尊严(2分)3.(1)虔诚地膜拜,在星空的感召谕示中诞生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2)理性地思考,在对星空的“仰望”中获得哲学(道德)的自省和科学的灵感;(3)贪婪地占有,从使用出发把星空作为科技\政治力量角逐的领地.4.(1)重铺排第二段排比,体现“仰望星空”的意义,情与相得益彰(2)借用新词汇或赋予习见词语以新意,深入浅出3)引用诗文,为文章增色,更具感染力要适当举例赏析)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故园心眼          王充闾    母亲——故乡,故乡——母亲,童年时期二者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可是,那时节,母亲的印象弥漫一切,醒里梦里,随处都是母亲的身影,母亲的声音;而故乡,连同乡思、乡情、乡梦一类的概念,却压根儿就没有直到进了学堂,读书、识字了,也仍是没有觉察到“背井离乡”是怎么样一种滋味    到了青壮年时期,束装南下,故乡已经远哉遥遥了,从这时开始,潜滋暗长了怀乡的观念特别是在黄昏人静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又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有办法抵达它的身边    有人说,衰老是推动怀旧的一种动力老年人对于故乡的那种追怀与想往,往往异常浓烈而又执著,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薄似轻云淡似烟而且,这种追怀是朦胧的,模糊的若是有谁较真地盘问一句:“你整天把故乡放在心头,挂在嘴上,那您究竟留恋着、惦记着故乡的什么呀?”答案,十之八九是茫茫然的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有一回,一位近支的族弟进城来办事,饭桌上,我们无意中谈起了当年的旧屋茅草房。

      我说,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真是永生难忘   他苦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你还想着那些陈年旧事?火炕再暖和,也赶不上城里的暖气呀!这雪亮的电灯还不比清油灯强?”族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再说,那茅草屋又低矮又狭窄,站起来撞脑袋回转身碰屁股,夏天返潮,冬天透风,人们早都住不下去了也正是为了这个,说声‘改造’,人们呼啦一下,全都扒倒重来现在你站在村头看吧,清亮亮,齐刷刷,一色的‘北京平房’    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对人与事来说,一番追忆可以说就是一番再现,一次重逢人们追怀既往,或者踏寻旧迹,无非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的屐痕,设法与已逝的过往重逢对故乡的迷恋,说得直截,具体一点,也许就是要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既然是再现,是重逢,自然希望它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的旧貌,保持固有的本色这样,才会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再现昔日生活情景的温馨特别是,由于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的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因而人们在搜寻少年时期的印象时,难免会带上一种抒情特色。

          不过,世上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够永远维持旧观,绝不改变形色!乡关旧迹也同生命本身一样,随着岁月的迁流,必然要由风华靓丽变成陋貌衰颜,甚至踪迹全无,成为前尘梦影更何况,故乡的那些茅屋,即以当时而论,也算不得光华灿烂呢!     作为观光者,也包括虽然曾在其间生活过,而今却已远远离开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考虑,是从研究古董、吊古凭今的鉴赏角度,还是抱着追思曩昔、重温宿梦的恋旧情怀,尽可以放情恣意地欣赏它的鄙陋,赞叹它的古朴,说上一通“唯一保持着东北民居百年旧貌”之类的褒奖的话,如果会写文章,还可以加进种种想像与回忆,使之充满诗意化的浪漫情调但是,如果坐下来,耐心地听一听茅屋主人的想法,就会惊讶于它们的天壤之别了,这种差异我就曾实际体验过     从这里也悟出一番道理:若要切实体察个中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设身处地,置身其间,局外人毕竟难以得其真髓而要从事审美活动,则需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胶着其中,由于直接关系到切身的功利,既难以衡定是非,更无美之可言1、(1)文章第二段中说故乡像小溪,像月亮,这两个比喻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怎样的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这些叙写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段话是作者对故乡生活的回忆,请赏析这段话。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一方面写自己回忆中故乡的美好和富有诗意,一方面又写族弟对我心中故乡的“美”的不以为然,并说以前的茅屋都改为了一色的“北京平房”从文中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上海延安中学高三(上)9月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四校联考高三(上)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崇明区扬子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校际联考政治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松江区(五四学制)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闵行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pdf 2025学年上海市初二上学期阶段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语文9月学情检测卷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上海实验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9月返校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上)语文9月月考卷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