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2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
30页其次节其次节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一二三一、“人口爆炸”1.“人口爆炸”: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消灭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汇2.人口的指数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其特点是开头时数量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思考商量世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短?提示: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粮食产量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一二三二、环境的限制性1.缘由: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增加1)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进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地增加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一二三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在肯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2)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肯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肯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探究一探究二环境的局限性环境的局限性主题活动材料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曾经发表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
该报告猜测,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结合材料探究:(1)为什么环境对人口的增长具有限制性?提示:环境为人类供应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探究一探究二(2)对人口进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提示:对人口进展具有明显限制性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3)人类怎样才能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提示: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环境的限制性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出来简略如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几种重要资源的重要性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读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动态猜测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缘由有()人口增幅大不合理开发使资源减量和受到破坏资源保护意识较差资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A.B.C.D.(2)从人口角度分析,实现青藏高原可持续进展的主要途径是()A.掌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B.大量引进劳动力,加速资源开发利用C.适度进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D.进展生态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资源数量有关,而资源数量又受开发、保护、利用率等的影响。
第(2)题,题目问的是“从人口角度”,虽然选项C、D说法也利于青藏高原实现可持续进展,但与题目要求不符;选项B不行取,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人口容量有限,不行大量引进劳动力答案:(1)D(2)A探究一探究二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主题活动材料一20世纪80年月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讨论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材料二一些专家依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猜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猎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掌握在10亿之内;如果依据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掌握在7亿之内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一、二分别指的是人口容量还是人口合理容量?提示:材料一指的是人口容量,材料二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本质区分是什么?提示: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而人口合理容量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进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3)人口容量具有性、性、性的特点提示:临界相对警戒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共性是都表达了某区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从而难以区分三者的差异探究一探究二2.人口容量的特点 探究一探究二3.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探究一探究二规律总结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易错警示资源贫乏并不意味着人口容量肯定很小虽然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还与科技进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公平有关因此,如果该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气强,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容量,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2】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B.科技进展水平 C.人口数量D.人口消费水平(2)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B.C.D.(3)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人口容量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进展水平、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是主要因素。
此外还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社会安排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第(2)题,表中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第(3)题,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代表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但不同的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数值不同,通过数值,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答案:(1)A(2)A(3)C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肯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进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土地资源交通科技水资源A.B.C.D.2.新加坡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资源科技进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B.C.D.解析:第1题,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第2题,新加坡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高不利于提高人口容量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对外开放有利于提高人口容量。
答案:1.C2.D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完成第34题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4.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A.警戒性B.相对性C.差异性D.临界性解析:第3题,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依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第4题,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环境人口容量的警戒性答案:3.B4.A读图,完成第56题5.图示地区,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水资源状况 B.科技进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素养D.生活消费水平6.该地区大多为热带沙漠气候,但该地区和其他热带沙漠地区相比较环境承载力大,其缘由是()A.水资源丰富B.科技进展水平高C.人口的文化素养高D.石油资源丰富解析:该地区的气候绝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是限制其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但该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使得该地区比其他热带沙漠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大答案:5.A6.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某地区将来人口容量最低人均消费量材料二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材料三依据该地区人口进展趋势,估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估计削减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233万公顷考虑森林面积的增加,将来年径流总量会略有增加1)目前该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将来20年该地区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是什么?(2)将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但是这种资源在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解析:通过材料二可直接计算出该地人均资源占有量;通过材料二及材料三可以计算出该地将来人均资源占有量然后与材料一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得出该地目前和将来限制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将来限制最小的因素,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的措施答案:(1)森林耕地在城市、工程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省用地,少占耕地;乐观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意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淡水节省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