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滁州市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十五).doc
6页安徽省滁州市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十五)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0分)1. (2分) (2017·聊城) 根据拼音写汉字忆往昔,运河畔商旅chuān liú bù xī________,鲁西重镇百业兴盛;看今朝,京九侧宾客纷至沓来,江北水城wàn xiàng gēng xīn________2. (7分)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1)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 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3)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4)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________》)(5)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 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3. (7分) 《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___论著的汇编《学记》是《________》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_______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_______ 4. (4分) (2017九下·东营期中) 名著阅读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上面语段选自中国当代作家________(作家名)的小说《________》(书名)语段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二、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5. (7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小题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山行[宋]叶茵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1) 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________,这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2) 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6. (20分) (2013·邵阳)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入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 B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C . 胜事空自知(空:没有) D . 偶然值林叟(值:遇到) (2)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至于负/者歌/于途 B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C . 颓/然乎/其间者 D . 晚/家南山/陲 (3)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 见渔人,乃大惊 C .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 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醉”“乐”二字贯穿全文;乙诗“偶然”二字承启上下,二者都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情趣B . 甲文太守之乐,乐在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一句点明主旨;乙诗诗人之乐,乐在自得其乐,“谈笑无还期”一句点明中心C . 甲文第二段具体描绘了山林夕照的全景;乙诗没有具体景物的描绘D . 甲文除写“乐”外,又暗合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乙诗则有诗人豁达胸襟的表达5) 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文第一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B .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C .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D . 乙诗结尾两句,引入偶遇之人,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6) 将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7) 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0分)1-1、2-1、2-2、2-3、2-4、2-5、2-6、3-1、4-1、二、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5-1、5-2、6-1、6-2、6-3、6-4、6-5、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