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方案(彭旭).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58789837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古剑学校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背景与意义:新课改以来,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发生的喜人变化,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1、学生的口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2、学生书写马虎计算责任心差,3、学生做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较粗心,抄错数、计错数的现象比较严重,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没有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4、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连运算顺序都弄不懂,特别对简算方法理解得不够透彻5.高年级有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加减法计算都没掌握等我们在5月份在五年级学生的问卷中情况是:作业类别经常验算偶尔验算从不验算数据提示课堂作业18%45%37%需强化验算技能,培养良好的计算好习惯家庭作业20%28%52%数学知识技能,莫过于计算教学,通过研讨分析后,我们组老师达成共识,认为可能在计算教学中出问题于是,在本学年准备开展以“计算教学”为专题的教学教研活动,发现计算教学中的机械、枯燥、重复、乏味,改变学生对上计算课学习兴趣不高,纪律散漫,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的状况。

      组织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课题研究经研究决定,特选西师版1---6年级的内容为研修的材料二、研究目标(一)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2、通过对计算中算理的理解,算法多样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计算灵活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促进教研组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二)研究方案:   {集体备课}→{课例赏析}→{再备再上}→{总结反思}(三)具体内容1、培养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2、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训练数感的基础是口算,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因此,课题研究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切实打牢计算基础  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 2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优化练习促使学生作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简捷速算的内容主要是应用运算定律、性质及一些特殊的法则方法所进行的简捷速算,课题研究过程,特别要重视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 3、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4、使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随着年级的升高,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发展本校数学教研组归纳的三点经验:①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

      ②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③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5、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低年级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向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年级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李明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年级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杨艳玲)三、研究方法1、前期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从多角度收集资料,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状况,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找准研究的突破口2、 具体研究过程采用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计算能力的指导,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3、经验总结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提升、应用、推广4、调查统计法(个案分析、数据整理)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四、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为期一年(2013年9月——2014年9月) 1.准备阶段(2013年9月) 分析在教学中积累的素材,研究学生在计算习惯上、方法上的困难与障碍,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措施等。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 (1)落实计划深入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上研究课、分析、小结、深化 (2)借鉴经验:注意学习外地及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促使实验顺利进行 3.研究、总结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经验集、教案集、校本教材等研究成果,申报结题五、实验组织主要成员姓名年龄研究专长学历职称课题组职责彭旭34课题研究管理本科小一课题副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向莉35课题实践研究本科小一低年级子课题负责人、实验老师李明进51课题实践研究专科小高中年级子课题负责人、实验老师杨德容54课题实践研究专科小高中年级实验老师杨勤勋54课题实践研究专科小高中年级实验老师杨艳玲42课题实践研究本科小一高年级子课题负责人、实验教师张廷义35课题实践研究本科小高高年级子课题实验教师霍伶48课题实践研究专科小高高年级实验教师秦文君50课题实践研究专科小一高年级实验教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