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46页K士卫生健康事业开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1第一节基础与现状1第二节形势与挑战8第二章总体要求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第二节基本原那么11第三节开展目标12第三章主要任务15第一节构筑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5一、改革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15二、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16三、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17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17五、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18第二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9一、加强工程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19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布局优化206.加强监督执法,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改善行政审批事项全 部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完成了省卫生健康委委托实施事项18 项、下放事项5项和重心下移类行政职权27项从双随机监督检 查工作、群众举报投诉、日常监督巡查三方面入手,对违法行为 100%依法查处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以打击医托、 医疗欺诈、黑救护车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一:新兴县卫生健康事业开展“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指标2015 年 基期数新兴县“十三五” 规划目标新兴县水平 (2020 年)指标 属性序号主要指标2020 年增幅 (%)2020 年增幅 (%)健康水平1人均预期寿命(岁)77. 177.80.9180. 624. 57预期性2婴儿死亡率(%。
2.01WL88/2. 041.49预期性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 34W3.07/2. 8622.22预期性疾病防控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4.52465. 5227.488. 97预期性疾病防控5以镇为单位适龄儿童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95/97. 732. 87预期性6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 和病人数(千)1. 765184.092.21225.68预期性7肺结核发病率(/10 万)84. 6760-29. 1442. 14-50.2 3预期性8城区病媒生物密度控 制水平到达国 家标准到达国家标准到达国家标准预期性妇幼健康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5. 13983. 0290. 83-4. 52预期性1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 理率(%)94. 05984. 2083. 02-11.73预期性计划生育11总人口(万人)42.9746.27. 5243. 090. 28预期性12人口自然增长率(%6. 898.523. 373. 53-48. 77预期性13出生人口性别比104.411105. 35107. 162. 63约束性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14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 生机构床位数(张)3. 365.460. 714. 6438. 10预期性15每千常住人口执业 (助理)医师数(人)2. 422.815. 702.711.57预期性16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 士数(人)2. 373. 547. 683. 1633. 33预期性17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 科医生数(人)0. 373710.812.85670.2 7预期性18每万常住人口公共卫 生人员数(人)9. 031010. 7410. 6317. 72预期性第二节形势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卫 生健康事业改革开展的攻坚期。
我们面临的开展环境更加深刻复 杂,即将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受新冠 肺炎疫情的影响,卫生健康事业开展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挑 战进入新开展时期,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一 核一带一区”区域开展新格局构建,“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开展新高 地”新目标新定位,既为卫生健康事业开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 也为卫生健康事业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化、人口老龄化、 疾病谱变化,卫生强省建设都对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网络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既优化 了卫生健康的服务模式,同时也对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服务带来 了新变革在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间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持续推进卫生健康 事业开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待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未能适应形 势开展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有待提升,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设 置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标准化建设未达标,缺乏紧急医学救 援基地,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缺乏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滞后缺乏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省级临 床重点专科(县人民医院仅有5个市级重点专科),县级医院“龙 头”地位不突出,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尚待 提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尚待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建设体制机制壁 垒尚未打破,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建成,已经制定的县级工作方案 未得到较好落实,人员统一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建设等 需要协调解决的改革问题未能落实地方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不 足公立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和新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已建成 运营的民营医院仅1间,运营环境吸引力缺乏、自身竞争力缺乏 导致民营医疗机构引进难,多元办医、相互补充、良性竞争格局 尚未形成卫生人才“难引进,难留住”问题依然突出全县执业(助 理)医师、注册护士数缺口大,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 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2. 27和3. 16与卫生强市2. 8和3. 5指 标要求有一定差距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目前已离职70人 2018-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离职8人卫生信息化存在“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存 在困难尽管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卫生信息 化的建设,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全县尚未建立统一的医疗卫生 信息化标准体系,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期平台数据无法进行 有效整合和共享利用,未能实现与广东省基层卫生管理系统进行 对接。
同时,我县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和目前使用的国家、省 垂直系统间无法共享信息也阻碍了信息化开展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保障人民 健康放在优先开展战略地位,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健康云浮建设10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深化改革、 创新开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三医联动、协同推进, 坚持分类指导、均衡开展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 务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加 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 树牢医防融合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人民共建共享 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促 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第二节基本原那么1 .坚持围绕健康,高质开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促 进卫生健康开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 变,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 卫生健康服务。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以公平可及、群 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谋求人民健康之福,解决群众疾病之 苦2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开展政府主导,科学筹划,统筹卫 生健康资源配置,显著提高卫生健康资源融合水平,更加注重预 防为主,医疗资源下沉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和开展健康产业,11 逐步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统筹城乡之间、中医西医之间、 预防治疗之间、全科专科之间、公立民营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 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开展3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开展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 品供应、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推动医保、医药、医疗 “三医”联动,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准确把握新兴县卫生健 康事业开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开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 示范区建设,推进地方特色中医药产业、健康产业战略开展,充 分开展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4 .坚持共建共享,联动开展推动医防融合和系统协作,推 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及信息共享,促 进医疗、教学和科研协同开展,推进预防、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 链条整合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增强优质医疗机构辐射带动作用。
倡导全民行动,做自己健康第 一责任人,共同守护城市健康第三节开展目标到2025年,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能力显著提高,健康新兴行动取得明显成 效,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到达中高收入国家(地区)前列水平121 •全民主要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 高,有效控制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人均期望寿命适当提高;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一步降低,重 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 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2 .公共卫生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3 .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立完善集预防、治疗、康复、 健康促进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 系建设全面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 医疗卫生建设工程,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卫生资源配置进一 步优化4 .制度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现代医疗管 理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得到建立健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取 得积极进展。
5 .中医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 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一流医疗高地围绕中医药,旅游康 养,健康服务等领域,结合新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推 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开展,打造中国南药创新高地136 .信息化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结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业务协同信息化支撑卫生管理者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支持医 疗工作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本钱到2035年,卫生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更加 均衡,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卫 生健康服务质量和优质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健康新兴全面建成表二:新兴县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主要工作指标领域序号主要指标单位2020 年2025 年 目标指标性 质健康水 平1人均预期寿命岁80. 6281.33预期性2孕产妇死亡率/10万10. 11<8预期性3婴儿死亡率%02. 32<3预期性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3. 77<4预期性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