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B方案.doc
3页教学设计方案(B案)课题名称压强授课时间2013-9-4授课班级804课 题压强课 时2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①能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并体会其现实意义②会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③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④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教学过程一、压力作用效果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压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师:出示图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4)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 师: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说明:此环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能够用物理语言表述生活现象的语言描述能力;使学生掌握通过比较、分析等思维方式进行探究提问的技能。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 1.猜想:师: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回答: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我们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师:如何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变压力、受力面积等变量? (说明:教师边启发边演示完成任务,设计实验要解决三个问题:显示什么,如何显示?控制什么,如何控制?改变什么,如何改变?通过这样的程式化的锻炼,可使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实验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控制放在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说明: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实验完全放给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4.请同学们说出实验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教师追问:如何控制压力不变和受力面积不变的? 5.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板书: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压强及压强的计算 师:把三块砖放在桌面上,已知每块砖重10N,一块立放,立放底面积为50cm2;两块叠起平放,平放时,底面积为200cm2请同学们判断哪组砖对桌面的压强大? 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示:我们使如何比较物体速度的?)师:总结比较压强大小时即不能够只比较压力,也不能够只比较受力面积,应比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最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表示压强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师:由p=F/S可知,增大或减小压强得思路有哪些? 生:增大或减小压力,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