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溪导游词.doc
3页神农溪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巴东,游览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神农溪我叫×××,是×××旅行社(公司)的地陪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沿途有什么要求和需要解答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我将尽力解决,愿我们的相互配合和神农溪原始、古朴、野趣的自然山水风光,浓郁的土家民俗风情,乘环保船峡谷平湖观光和纤夫拉纤的游览方式,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谢谢大家!今天的游程、时间、节目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西壤口,与巴东县城隔江相望在这里,我们将乘坐双体仿古豪华环保旅游船,逆神农溪上行16.8km,沿途要经过龙昌、鹦鹉、神农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可观赏峡谷风光、古栈遗迹、岩棺葬群、土家村落等船行约40分钟后可抵达罗坪游客接待中心,再换乘古老的"豌豆角"扁舟,平湖荡舟2公里至九孔岩,逆水拉纤2公里至尧家滩,在罗坪接待中心可品尝土家风味餐和欣赏土家歌舞表演,尔后乘环保船返回,整个游程约42公里,时间4~5小时神农溪全长60公里,沿途接纳了17条溪涧,相对落差2900余米,在离巫峡口东2000米处的西壤口注入长江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
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其中两个土家村寨叶子坝和龙船河点缀其间,面积57.5平方公里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西壤口不过上船前,XX我有几点温馨提示:① 因为是泛江而行,所以各位朋友,尤其是小孩一定要注意安全,远离游船栏杆② 景区卫生靠大家保护,所以一定要注意卫生,千万不能往河中扔垃圾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排好队,有序登船做好吧这西壤口啊,是巫峡的出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殷、商、战国、汉等朝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曾派张飞镇守于此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发现了四座古墓这里还出土过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人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存有建于明代的“杜甫草堂”遗址 各位朋友,龙昌峡到了龙昌峡全长5.7公里,两岸山峰对峙,滩多水急,平均宽度不足20米,以“雄”著称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故历史上又称这峡为“三游洞” 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这才是真正的峡!” 现在请大家随我手指的方向向右上方看,约50米的高处有岩棺一座,它是古代巴人的葬棺有朋友就会说了,为什么将棺木放在高高的山上呢?那是因为土家族奉行高葬的习俗,他们认为将老人葬的越高越孝顺。
据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组成的中国岩棺协会的专家考证,这种岩棺葬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巴人死后,将尸体就近掩埋,待过了3~5年或更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3年),等到血肉归于大地后,再起出骸骨,洗净后放于棺材中,然后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凿洞为墓,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洞内虽然悬棺很神秘,见过的人都很惊奇,但神秘之中的神秘便是古代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怎么把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悬崖峭壁之上的悬棺的谜团总共有三个:一是这些棺木是怎么放上去?二是什么样的人能享受这种崖葬待遇?三是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葬俗?数百年都无人能破解,各位游客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哦~~ 大家请注意看,在船的左前方,是神农溪上的象鼻山,它长长的鼻子好似正在伸入溪底饮水,硕大的耳朵正在聆听游人的欢笑,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在它的对面,还有一位俊俏的小象在与她窃窃私语,很是亲密 各位注意了,下面马上要经过猴子滩,这里蓄水之前水位落差高达3米,它是神农溪上最陡的一个滩头,现在蓄水之后已淹没在水下过去我们用原始扁舟“豌豆舟”漂流经过此滩时,感觉非常惊险刺激,有如海上冲浪一般前面的那座山岩叫熊猫岩,山上有两个洞穴,过去洞内曾居住过许多猴子,故名猴子洞。
在我们船的前面,有座高山挡住了去路,受陶渊明的优美诗句“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发,我们叫它“疑无路”转过前面这道山梁就到了龙船河,那个地方原先建有一幢考究的红色土家吊脚楼——龙船河餐厅,是我们过去就餐休息的场所,现因被水淹没而拆迁 各位嘉宾,我们现在到了鹦鹉峡鹦鹉峡长7.5公里,以“秀”著称鹦鹉峡幽深灵秀,峡谷两岸原始的腊梅、绵竹、刺梨、水芙蓉和多种野生药材逢时而开在这个峡谷中,我们将看到神农溪中最大的溶洞——燕子阡大溶洞,在溶洞中生活着被称为活化石的海洋珍禽——短嘴金丝燕 看,我们眼前这个最高的山峰叫高视岩,海拔1001米,是神农溪的最高峰,它上面有很多洞穴,相传有巴蛮洞、巴人洞,那是土家先民巴人居住过的洞穴遗址请大家注意,在这片水域下面,过去有三色泉,泉水分清、深、浊三种颜色十分明显,从同一个泉眼里流出,顺溪漂流百余米不混,被誉为神农溪上的一大奇观 在我们船的左边,有一片美丽的灌木丛,生长的全是绵竹,本地人叫它绵竹山绵竹是造宣纸的优质原料,也是熊猫赖以生存的食物据考证神农溪上游有多处大熊猫的化石,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致使大熊猫在神农溪上绝迹 这些迎面扑来的礁石,船工形象地称它为“朝我来”。
为什么叫“朝我来”呢?原来,神农溪上可谓“一里三湾,湾湾见滩”据统计,神农溪上有大小险滩30余处,原来最险的猴子洞滩落差高达3米,漂滩是神农溪漂流最精彩、最刺激的活动船似离弦之箭飞驰而下,人坐船上顿生“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之感溪中礁石林立,的确令人望而生畏可是,就在船与礁石将要接触的刹那,船工只需用梢轻轻一搬,立即化险为夷,这是船工几百年来总结出的闯滩二十字诀:朝着礁石去,大吉又大利;躲着礁石走,大祸要临头 过去在神农巨石上就刻有“朝我来”三个字,这是中国青年电影制片厂在拍摄电影“男人河”时刻下的现在已沉没到水中要想一睹为快的话,还得潜入水中 前面那个洞叫张家寨洞相传古代一姓张的山民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故名张家寨洞它分上、中、下三层,洞洞相通,现在已淹没了下面的两个洞,里面有多种生活器皿遗迹可考外边有小石干垒的墙壁,亦有泥土堆积的痕迹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巴人祖先居住过的洞穴遗址;二是山民躲避散兵游勇的栖身之所,两种说法兼而有之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溶洞就是燕子阡大溶洞在神农溪的峡谷岩壁间,有大小溶洞60余处,尤以燕子阡溶洞最为壮观它洞高百余米,宽40余米,深16华里,洞内常年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短嘴金丝燕,故名燕子阡。
进洞约百米,有一片高20余米、宽50余米的岩溶堆积物,状如升斗,形似山区水田,故名“千丘田”地质学上称碥石坝,蔚为壮观 不知道有没有游客注意到啊,在龙昌峡、鹦鹉峡和神农溪的岩壁上,隐隐约约有一排六寸见方深约一尺的方孔,这是有什么用出呢?这啊便是神农溪上的又一特色景观——古栈道遗迹这里的栈道是单排孔,断断续续百来个,它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现在龙昌、鹦鹉两个峡段的栈道已全部沉入水下在这里便有了我们的第二个谜团,那就是开凿此栈道,始于何时,用于何事,众说纷云 请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已过鹦鹉峡,到了叶子坝 叶子坝呢,又叫作落叶潭,因为神农溪水穿过神农峡谷,到这里时河面陡然变宽,水流变缓,上游漂流的树叶,多在这里停留而得名叶子坝是神农峡与鹦鹉峡之间不足一公里的一个土家村落,原来这里居住着近百人的土家山民,他们憨厚淳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他们为了支援三峡大坝建设,放弃了美好的故土,大多数迁往了荆州沙市所以今天的叶子坝已经没有昔日的村乡袅烟,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 在这叶子坝的左岸,是在1991年,当神农溪正式批量接待海内外游客时,为了祈求龙王菩萨保佑游客一路平安而迁建的龙王庙,并扩大了庙的建筑规模,里面供奉着高达两米五的龙王大佛像,左右各有一尊“千里眼”和“顺风耳”佛像。
另在两侧还有一间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整座庙宇座落在一个神仙福地的山岗上,不仅风景秀丽,两侧还建有为游客供应香烛纸帛的商店,敬奉菩萨以求保佑,一路旅途平安这龙王庙原于清乾隆年间修建在叶子坝渡口上300米半岩上一个巨大的岩洞中 这条支流就是绵竹峡,原是神农溪漂流的起始峡绵竹峡可航行河段5公里,两岸景观奇特,它以“险”著称绵竹峡因绵竹生长繁茂而得名,发源于神农架余脉海拔2400米的仙女山,全长17公里,沿途接纳了四条溪涧,在这里汇入神农溪主流峡谷蓊郁幽深,两岸峰岩夹峙,层次分明,绝壁千仞,有土家先民居住过的洞穴遗址;岩壁间的石笋、石幔有的似从天而降,千奇百怪;有的宽达二、三百米,两岸山峰依偎,溪流最窄处不及五米,天开一线,滩潭连接,宽窄不一;5公里深邃大峡谷,溪流坡降度达0.5%;两岸植被葱茏,猴群嬉戏,鸟语花香碗豆角”扁舟依山而过,这“一里十三湾,湾湾滩连潭”船尾出滩,船头又过滩,船行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意境之中绵竹峡漂流,为古老的神农溪增添了异彩 各位朋友,在神农溪上游的深山峡谷中,常有猴群出没,除了猕猴群外,还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丝猴,它们经常早晚嬉戏于溪边,觅食饮水,构成神农溪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大家在欣赏两岸美景时,不时会看到有猴群出没。
我们现在到了神农峡,因峡中有一山峰酷似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而得名它以“奇”著称,此峡上起小神农架石柱河,下至叶子坝,全长约25公里神农峡逆流而上的主要景点有神农峰、九孔岩、鱼泉瀑布、神农温泉等等 大家注意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神农溪游客接待中心,大家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拍照留恋30分钟后,我们将换乘古老的“豌豆角”扁舟,平湖荡舟2公里至九孔岩,逆水拉纤至尧家滩,再返回接待中心就餐,休息和观赏土家歌舞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