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篇】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doc
73页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1(1241字) 调查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目的: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 1、我们的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htext,简称MIIT)作为测验材料 2、从璜山镇小的四和六年级八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龄为11—13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 调查结果: 1.就璜山镇小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 2.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块误区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也受社会、学校的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智育中心论”等错误的家教观念一方面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明、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沿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不但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由于一味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学生好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总之,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杭州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是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小学广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3.要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改变错误的家教观念,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4.要特别重视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2(2603字)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在南阳市方城县洋楼镇第一中心小学全校1-6年级18个教学班进行的、共随机抽取针对六年级发出的问卷22同学,共收回问卷22份 二、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我们针对学情随机抽取共25个项目,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问卷调查利用6年级各班信息技术课上课时间,以班级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在学校微机室用电子表格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运用电子表格操作和处理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问卷调查 我们从六年级22人在一些问题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看出一些情况。
如,第10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六年级有6人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15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11题“课堂上老师提问”六年级11人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3人选择了“A马上回答”,6人选择了“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2人选择了等别人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大多能认识到老师提问以后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愿意举手,等老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状态 第13题“期末考试时”选择A “心情紧张B有点紧张C无所谓D有信心,不紧张”,我对六(1)班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8人,选择B的8人,选择C的3人,选择D的3人,可见学生对期末考试都比较重视,因为这关系到成绩报告单,也可能是家长比较关注而影响到学生。
3位有信心不紧张的学生并不是学生成绩拔尖的,而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分不开第14题“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仍旧是分析六 (1)班学生,其中19人选择会不安,3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希望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因为忙于工作、应酬,忽略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注,本人认为这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第15题“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我以六(1)班学生的回答做了统计,其中3人选B“没有眼泪”,4人选C“那是假的”,6人选D“非常激动”,其余同学均选择的是“跟着流泪”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我发现被调查的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但同时也感到一点焦虑,他们的理性会不会给他们的情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也是社会必须要关注的 第20题“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A老师C好朋友D谁也不说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2人,选B的1人,选C的13人,选D的6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此班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理课,因为一个人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对健康成长不利。
还可以看出一点——六年级学生对教师已经没有了依赖,对家长的依赖也不多,同伴交往成了他们主要的情感沟通渠道 第21题“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其中选A的是13人,选B的2人,选D的6人从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此班的学生比较顶真,若正确引导,让它在学习、工作发挥其长处,那就是好事,若没有正确引导,让它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那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22题“对左右为难 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我也是对六(1)班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B的15人,选B的7人,从这儿能看出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增强自信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需要的 第16题“21”,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14人,选B的2人,选C的4人,选D的2人我认为选A 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选C的同学比较容易放弃,当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 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与咨询,相信心理与咨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渴望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应该努力学生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2、座谈调查 根据小学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表内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严重者的分布依次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 (1)学习焦虑该项内容量表在1-6年级小学中共检出153人,检出率为51、69%,列八个项目首位整体来看,我校小学生学习焦虑水平偏高学习焦虑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据调查,有学习焦虑的学生70%以上伴有头痛、心慌、胸闷现象,严重的经常出现精神恍惚、失眠、头晕等疾病症状他们害怕学习,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对学习有厌烦心理而不愿意去学习,一旦2023年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3(5818字) 一、调查目的 有90.5%的学生是健康的,但也有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等;从而提出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尽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需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并特别重视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里(心理)的现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为此我国已明确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调查对象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劳动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大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有鉴于此,我们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困扰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从而为在本市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三、调查步骤与方法 我们的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作为测验材料MII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为: (1)学习焦虑; (2)对人焦虑; (3)孤独倾向; (4)自责倾向; (5)过敏倾向; (6)身体症状; (7)恐怖倾向; (8)冲动倾向 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
然后我们从茂名市区四所普通小学的四和六年级八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龄为11—13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调查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MHT测验中若焦虑分≥65分,表示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下表是327名小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的分布总焦虑倾向标准分65分以上 0-64分的人数是296人. 由此得出该市小学生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为9.5%,此即为本市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 (二)小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若学生在某个内容量表上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表示他在这项内容上存在着适应不良,需对其制订特别指导计划对31名高焦虑学生的各项内容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后,按需要制订个别指导计划项目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见表2 表2中31名高焦虑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的人数分布内容量表学习焦虑 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 人数 16、12 、1、 14 所占比例(%)51.6 、38.7 、3.2、 45.2 名次 2 、5 、8 、4 内容量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 恐怖倾向冲动倾向 人数 5、 7 、15、 22 所占比例(%) 16.1 、22.6、 48.4、 66.7 名次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