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无害化处理方案汇编.docx
4页新版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无害化处理方案汇编 xx县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无害化 处理方案 一、目的及时处置疫点内病死动物,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易感动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传染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为疫情防控奠定基础 二、原则 (一)坚决果断一旦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时,应立即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选好无害化处理场所,开展疫点(必要时对疫区)内动物的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二)全面处置不但对疫点内的动物(必要时扩大到疫区)进行扑杀,同时要对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排泄物、饲料、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物资要求 (一)防护用品:防护服、乳胶手套、线手套、口罩、眼罩、雨靴等 (二)消毒药品:生石灰、漂白粉、戊二醛、烧碱等 (三)工具:挖机、运输车、装载机、扑杀器、装尸袋、帐篷或活动板房、警戒带、铁丝围栏网、标识牌、高压水枪或电动喷雾器、麻袋或草垫等 四、技术要求 (一)无害化处理场点应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深、处于下风向的地点远离动物饲养厂(饲养小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隔离场所、动物诊疗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生活饮用水源地。
远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主要河流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可以是人工、机械挖坑、垃圾掩埋场等 (二)掩埋坑体容积以实际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数量确定 (三)掩埋坑底深应地面2m以上,要防渗、防漏 (四)坑底洒一层厚度为2~5cm的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 (五)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投入坑内,铺洒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一层动物尸体,覆盖一层回填土 (六)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最上层距离地表1.5m以上,覆盖厚度不少于1m的覆土,距地表20-30cm掩埋覆土不要压实,以免***产气造成气泡冒出和液体渗漏 (七)掩埋好后应沿掩埋坑边缘拢起50cm高的土层 (八)掩埋后在掩埋地点设置警示标识,建至少1.5m高的铁丝围栏网进行隔离,拉警戒线 (九)详细记录无害化处理地点、数量等情况,并由相关人员签字 (十)掩埋后,立即用氯制剂(如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药对掩埋场所及转运道路进行1次全面消毒第一周内每日消毒1次,之后每周消毒1次,连续消毒3周以上 (十一)掩埋后,当地政府安排专人在掩埋点值守至解除封锁。
(十二)建立巡查制度,第一周内每日巡查1次,第二周起每周巡查1次,连续巡查3个月发现掩埋坑暴涨、塌陷应及时加盖覆土和生石灰 (十三)圈舍粪尿、污水、饲料、垫料等相关物品进行分类处理污水用氯制剂(次氯酸钠、三氯乙腈尿酸、二氧化氯、二氯乙腈尿酸)、烧碱等进行消毒处理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可采用堆积发酵、焚烧或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场进行掩埋处理堆积发酵可将疫点、疫区内的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和秸秆等集中收集混合(可同时混合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药),在选好的地点堆高不少于1米,覆盖塑料薄膜利用高温堆肥发酵 (十四)解除封锁前对掩埋区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进行全覆盖全面的终末消毒 五、注意事项 (一)转运车辆选择:可选择符合GB19217条件的车辆或专用封闭厢式运载车辆车厢四壁及底部应铺设耐腐蚀材料,防止渗漏专用转运车辆应加施明显标识,记录转运时间和路径等信息 (二)转运路线选择:要尽量避开主要交通干道,人员密集区域,养殖场户较多的路线,不得中途转运或做不必要的停歇 (三)转运:将扑杀动物及病死动物尽快装车,按照既定路线转运到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置。
若转运途中发生渗漏,应重新包装、消毒后运输 (四)转运车辆消毒:车辆驶离暂存、养殖等场所前,应对车轮及车厢内、外进行消毒每次卸载后,应对转运车辆及相关工具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五)在进出无害化处理场路口,铺洒2~5厘米厚生石灰或用1%戊二醛、1-2%烧碱、5%漂白粉溶液浸润的草垫、麻袋(与路同宽8米长)等消毒 (六)参与无害化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应先清洁,后消毒(可采取淋浴消毒),对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人员出场时,将衣、帽、鞋等一次性防护物品焚烧销毁 (七)逐日、逐次进行消毒登记,登记内容应包括消毒地点、消毒时间、消毒人员、消毒药名称、消毒药浓度、消毒方式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