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258411163
  • 上传时间:2022-02-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1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2、以读代析,在朗读中体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和悲凉意境3、深刻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的艺术特色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3 分钟)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诵读”也是赏析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二)诵读感知,体味风格:(6 分钟)(完成教学目标1)、学生齐声读一遍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佛( b误读为 f )狸祠下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教师范读一遍学生再读一遍, 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三)找典故 8 分钟)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我们来看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才是题目,大家知道,词往往用它开头的第一句话作题目,单独命题的很少,如这一课中的声声慢扬州慢雨霖铃等,而只要单独命题了,它的主旨就很明确了看题目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在什么地点做些什么?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怀古 )2、学生再默读一遍 结合课后注释, 看作者都怀想了哪些古 (典故)?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 “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 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典故?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它们分别与谁有关?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3、老师再做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明确: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四)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18分钟)在对辛弃疾这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都说辛弃疾的作品典故用的特多,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与理解,其实啊,他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是要借以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的在这首词中他用了这么多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与立场呢?典故一: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2、“舞榭歌台”指什么?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何种句式?4、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生:因为孙权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土不受侵犯 “舞榭歌台”体现的是东吴歌舞生平的气象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典故二: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句是怀念刘裕的,这个典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与上一个是否一样?1、刘裕有何表现?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3、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作为一个帝王, 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赞叹与惋惜抗金北伐典故三: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2、北伐结果如何?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刘义隆好大喜功, 草草北伐,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板书:批草率出兵批评)典故四:佛狸祠下六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实际描写了两种场面,想一想这两种场面一样吗?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师:“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板书: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担忧)典故五:“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廉颇的处境如何?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3、“凭谁问, - ?”的“凭”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句式?4、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悲愤)师:“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

      意思是没有人来问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不为用,报国无门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 但尚有赵王想起, 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旱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五)总结:( 3 分钟)分析到这里, 就已经知道了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终不被重用理想无法实现的辛弃疾在词作中用了这么多的典故,是用来“伤今”的板书:伤今) 同时,他也用古人形象声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至此,分析完了这首词,解决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即辛词是如何运用典故来表达他的理想愿望及主旨的下面让学生齐背一遍,来再次感受一下作品中透出的那份豪迈,苍凉与悲壮!(六)作业: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2 分钟)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词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讨论后明确: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赤壁 +怀古;京口北固亭 +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怀浇心中块垒,还自我之情愫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 风格显得开阔明朗, 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

      六、板书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怀古-伤今-悲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