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建议.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208852201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建议 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的重中之重 在时代潮流趋势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赢得政策红利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家对普惠金融开展较好的商业银行,赐予了丰厚的政策红利比如,《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提出以下支持政策:一是提升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促进从业尽职免责落地实施二是完善涉农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核销处置政策,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对普惠金融业务达到肯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在存款预备金政策方面赐予肯定激励四是在宏观审慎评估(MPA)政策参数方面,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工作执行较好的商业银行予以适当倾斜在此意义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商业银行充分猎取政策红利,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提升息差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及内部改革深入推动的大背景下,息差急剧收窄成为制约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瓶颈与其他业务相比,普惠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提升息差水平的主要突破口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实现长远息差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普惠金融的重头戏——小微金融为例,一方面,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供应贷款服务时,拥有更大的定价权,能够从资产端增加贷款收益。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放贷基础上汲取小微企业存款时,具备有利的议价权,能够从负债端降低存款成本与此同时,随着小微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一增一降”效应将进一步放大,息差水平将获得持续、显著提升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改善客户结构的重要方式改善客户结构是完善息差管理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较为单一,这与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过于依靠大中型客户有关然而,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大中型企业的“去产能、去杠杆”进程加快,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受到明显影响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回归本源”、“金融降杠杆”等政策落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由于大型企业及金融机构本身即具备较强的融资力量,在猎取金融服务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使得商业银行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相比对公和同业业务,普惠金融业务涉及的客群种类多样,并且都有较为宽阔的发展预期,对于商业银行客户结构改善特别有利此外,大中型企业也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而来,发展普惠金融能够为商业银行培育大中型客户夯实基础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当前,“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并列为金融发展的三大任务。

      从商业银行现状看,虽然业务不良率有所掌握,但仍旧面临反弹压力,尤其在防控重大风险上面临挑战事实上,普惠金融自然 具有分散风险的优势以小微金融为例,一方面,小微业务笔均金额较小,不易形成风险集聚另一方面,小微业务客群分散、操作敏捷,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即便出现逾期或不良贷款,放款主体不仅可以依靠技术手段进行精准催收,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批量处理此外,“收益掩盖成本”的风控理念,能够使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更为敏捷且富有韧性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小微企业法人约有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创造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由此可见,小微企业涉及人群众多,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金融发展的动身点和落脚点小微企业是金融服务实体的首要目标和重要方向商业银行要把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实体看作自身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商业银行已经在开展公益扶贫等多个方面赢得社会赞誉。

      当前,在互联网金融机构相继暴雷,普惠金融业务缺口凸显的状况下,商业银行勇挑重担、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其赐予更好地认知与判定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的重要方向始终以来,普惠金融业务存在的分布广、组织散、风险高等特征,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展业乐观性同时,通过传统手段发展普惠金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弱等问题,导致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不可持续随着技术进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能够支撑普惠金融业务的获客渠道创新、营销方式创新、客户画像创新、信用评级创新、风控手段创新,是商业银行规模化展业的有力抓手当前,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研究推动稳健,实现落地应用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事实上,包括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等在内的金融科技巨头,工行、建行、交行、民生、浙商等在内的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已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小微展业效率提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已然成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落地应用的重要方向 二、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建议 在国家鼓舞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指导下,商业银行应当将“立足自身、稳健经营、短期做大、长期做强”作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方向。

      (一)立足自身 充分认清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突出问题及其背后的重大阻力,是立足自身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商业银行既要着力完成监管规定的“两增两控”目标,又要做好自身普惠金融事业部改革为此,商业银行必需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治标”目的另一方面,为促进普惠金融实现全面化、高效化、规模化、持续化、整体化发展,商业银行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及明确的时间节点,从根本上解决思想熟悉不到位、客户定位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到位、风险管理不到位、政策激励不到位的问题,以此实现“治本”目的 (二)稳健经营 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加快形成“专营团队+传统网点+线上平台”的稳健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基于“专营团队+传统网点+线上平台”的经营模式,将“短、小、快、频”的标准化普惠金融业务收至线上,实现全自动审批管理;将重点普惠金融业务交由专营团队负责,合理、有效围绕供应链发展普惠金融;同时连续推动省辖分行成为普惠金融展业主阵地,着力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普惠金融专营网点 (三)短期做大 以普惠金融事业部改革为契机,以稳健经营模式为抓手,用两至三年时间做大普惠金融。

      之所以要用两至三年时间,是由于:一是要给政策完善及执行留时间商业银行需要因时因地对现有政策做细化调整,并给政策执行留足时间二是要给队伍建设及培训留时间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队伍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在队伍建设完成后,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人员素养三是要给“省辖分行成为普惠金融发展主阵地”留时间当前,许多省辖分行尚不具备规模化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部门设置、人员配备、政策激励等尚不完善,需要肯定的过渡时间四是要给技术创新及数据应用留时间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尤其是线上化展业技能尚不成熟,同时,商业银行的数据应用尤其是标准化普惠样本累积尚不充分,这些都需要宽裕的时间保证 (四)长期做强 在短期做大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再着力实现普惠金融做强目标做强目标的核心要点包括客户多、风控强、盈利稳比如,全部省辖分行都要涉足普惠金融业务,不同省分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平衡,省分行本部与省辖分行的普惠金融业务比例协调,不同项目及产品的开办进度协调全行普惠金融客户定位明确,不同类型客群划分合理,客户结构丰富、活跃度高、不良率低在监管的统一口径下,全行普惠金融产品掩盖线上线下,产品与客户匹配得当,普惠金融的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从现状看,思想熟悉不到位是滞约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中反映为“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客户定位不到位是滞约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中反映为“统计口径简单更改、客户划分不够明确、贪大厌当心理严峻”技术支撑不到位是滞约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中反映为“平台搭建及运营技术落后、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落后、模型构建及维护技术落后”风险管理不到位是滞约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中反映为“风险管理理念保守、风险管理流程僵化、风险管理手段陈旧”政策激励不到位是滞约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中反映为“政策激励要点不明确、政策激励手段不丰富、政策激励效果不突出” 明显,商业银行要想发展好普惠金融,思想熟悉是根本,客户定位是基础,技术支撑是依靠,风险管理是关键,政策激励是保障为此,商业银行的工作重点是要统一思想熟悉、明确客户定位、提高获客力量、提升审批效率、加强风控力量、加大激励力度,详细对策建议如下: (一)统一思想熟悉 第一,加强思想引导商业银行总行要定期对普惠金融的实际开展过程进行指导,以提高思想熟悉为首要目标,着力破除“不想做、不愿做”的思想顽疾,转变“不敢做、不会做”的经营现状。

      同时,总行应通过现场讲授、内网宣传、官微发文、指导等方式,定期对普惠金融现行政策做深刻解读,以巩固思想熟悉 第二,加强政策理解商业银行分行领导要带头熟悉开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坚决思想意识不动摇,把“做大做强”普惠金融作为分行战略转型的重要目标分行办公室、普惠金融事业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要深入理解总行政策要领,并结合实际状况对详细政策予以细化,做到“大的原则不违反,小的方针不僵化”同时,分行要着力加强业务培训,做好传导总行政策的关键人角色 第三,加强政策执行商业银行的基层经营单位要转变“唯大企业至上”的意识形态,合理调整工作重心至普惠金融业务,贯彻执行总行政策,做到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同时,经营单位要将“准时反馈”思想融入日常,打破“报喜不报忧”的反馈思路,做到反馈内容与实际状况“表里全都” (二)明确客户定位 第一,明确普惠金融统计口径始终以来,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统计口径调整频繁,导致多项指标的含义及范畴发生明显变化,失去前后可比性为此,商业银行要结合监管要求、市场发展及自身状况,综合企业注册资本、年营业额、企业利润、税务缴纳、员工人数等指标,合理设定普惠金融统计口径,明确“小”和“微”、“普”和“惠”的统计标准,严格根据既定口径拓展客户。

      第二,明确不同客群展业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客群交叉重叠的现象,建议商业银行在标准划定基础上,依据不同客群的特征及地域差异,实行针对性展业模式对于商业银行当前较为推崇的基于供应链的重点客群,建议结合“产业链”、“商圈”、“银政”、“科技金融”、“园区”等各自特征,开发适配度高的产品例如,采纳“投贷联动”服务“科技金融”、“园区”客群等 第三,明确各类客群拓展比例商业银行总部应明确不同地区不同客群的拓展上限及下限,使得不同客群比例相宜、分布合理对于省分行而言,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应过于依靠某一类客群,谨防风险集聚爆发就新客户拓展与老客户维护而言,应当结合客户生命周期及风险收益状况,有选择地实行相应措施 (三)提高获客力量 第一,加快队伍建设加快队伍建设是提升获客力量的关键商业银行要从量和质两方面考量普惠金融队伍建设成效,将队伍建设是否完备,作为普惠金融展业是否到位的检验标准省分行要把握普惠金融事业部成立契机,着力推动普惠金融从业队伍建设,以“精兵强将”支撑获客力量提升和业务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线上平台与互联网金融巨头相比,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线上展业进程缓慢,严峻影响了商业银行规模获客及品牌建设。

      对此,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快线上平台建设,通过线上化产品实现规模获客另一方面,各银行之间要相互借鉴阅历,同时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沟通合作,通过引入后者的技术及数据资源,来扩大经营范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