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教学简介.docx
6页教育学教学简介教学是什么?⑴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开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开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 原那么简述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开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开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上述五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 本技能是基础,开展智能是核心,开展体能是保证,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方向,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简述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的表现①认识的间接性②认识的交往性③认识的教育性④认识的引导性⑤认识方式的简捷性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或特征(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开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那么有哪些(1)直观性原那么(2)启发性原那么(3)巩固性原那么(4)循序渐进原那么(5)因 材施教原那么(6)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7)量力性原那么(8)科学性与思想性(教 育性)相统一原那么贯彻直观性教学原那么的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启发性原那么的基本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开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贯彻循序渐进原那么的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贯彻因材施教原那么的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3)尊重学生的差异4)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5)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开展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1)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3)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开展5)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6)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1)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3)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4)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5)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6)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7)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试述当前教学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 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和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是欣赏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有系统性和启发性3)讲授方式要灵活多样4)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要讲究提问艺术,善于启发诱导3)要做好归纳、小结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教学的重难点3)课程性质和特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教学方法 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讲科学与规范,又要重艺术与创新,每个教师应恰当地选择 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师怎么备好课?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 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 备教法2)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简述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应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简述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要求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①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倾向 ②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 遵循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①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保证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切实抓好理论 知识的教学。
②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不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一种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思 想品德自然会随之提高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的要求掌握知识是开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开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贯彻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 式,忽视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相 关的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 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主 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越高,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 好。
反过来,学生主体作用要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只有教师、学生两 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正确的教学效果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 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教师的主 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可从教和学两方面来分析 从教师教的方面看,基本标准有: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2 .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适当3 .语言艺术.板书有序离开了这一点,以上的所有要求就失去了意义从学生学的方面看:①学生注意力集中②思维活跃③积极参与 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