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docx
57页优选文档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44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电力企业农电工作部二О一О年元月目录1总则.....................................................................71.1适用范围71.2引用标准71.3建设原则72系统系统结构.....................................................82.1总体要求82.1.1标准性82.1.2一体化设计82.1.3可靠性82.1.4安全性92.1.5开放性92.1.6易用性2.2系9统软件结构102.3系统硬件结构102.3.1网络数据传输设备102.3.2数据通信与采集112.3.3数据服务器112.3.4网关/应用服务器112.3.5人机界面交互工作站112.3.6WEB服务器113支撑平台...........................................................123.1系统运行环境123.1.1操作系统123.1.2商用数据库123.1.3其它工具软件123.2支撑平台123.2.1网络数据传输123.2.2实时数据处理13第页共41页33.2.3历史数据处理133.2.4图形界面143.2.5报表服务153.2.6权限管理153.2.7告警153.2.8计算服务154系统应用功能...................................................164.1数据采集功能164.2SCADA功能174.2.1数据采集174.2.2数据处理184.2.3计算与统计204.2.4人机界面214.2.5事件序次记录(SOE)224.2.6事件及报警处理,第页共41页4224.2.7事故追忆及事故反演PDR4.3集24/控监控功能254.3.1控制与调节功能254.3.2防误操作功能264.3.3责任区管理和信息分层4.4网27络建模274.5网络拓扑285与外面系统的网络通讯功能...........................285.1地调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的转发和接收285.2与MIS系统的互联285.3与信息数据中心的通讯功能285.4与机房值班报警系统的互联629SCADA-Web阅读软基于网络安全隔断装置的件297系统技术指标...................................................307.1可用性第页共41页5307.2可靠性和运行寿命指标307.3信息处理指标307.4实时性指标317.5负载率指标317.6系统存储容量指标317.7系统容量支持能力318典型系统结构图...............................................329典型设备清单...................................................3210附件-名词术语.............................................36第页共41页6总则1.1合用范围本典型设计规定了“十一五”时期县级电网调换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以下简称主站系统)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系统结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规范和性能指标。
本典型设计是“十一五”时期县级电网调换自动化主站系统规划、设计、改造、建设、查收和运行的主要技术依照1.2引用标准IEEE-802.X系列局域网通讯标准IEC61970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IEC61968配网管理系统接口标准IEC60870-5(全部部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GB/T13730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远动终端设备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接见DL/T516电力调换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550地区电网调换自动化功能规范DL/T5003电力系统调换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地区电网调换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635县级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789县级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合用化要求及查收DL/T72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451循环式远动规约DL476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讯应用层协议国家电监会令[2004]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范规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地、县级调换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范方案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0号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换数据网络安全防范规定国家电网企业Q/GDW126-2005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讯系统技术导则1.3建设原则⑴县级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参照相关国际标准,依照第页共41页7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国网企业企业标准以及相关国家部委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致规划、一致设计、重在合用、合适超前。
⑵县级电网调换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配置应以县级电网一次系统的规模、结构以及运行管理的要求为依照,与一次电网的发展规模相适应,满足一次电网未来8年以上调动运行管理及变电运行管理的发展要求,保证电网的安全、优异、经济运行⑶系统应为电网供应监测、解析和控制功能的综合性业务服务平台,吻合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信息数据整合的技术要求,把系统建设成为电网调换、集中监控、运行操作的实时控制平台⑷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应坚固可靠运行,迅速正确地采集和办理电网的各种信息量,实时反响电网运行情况拥有优异的可扩展性,保护简略,满足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范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够因本系统的弊端以致一次系统的事故⑸新建或改造的调换自动化系统应能扩展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分派一体化,防范今后配网自动化建设重复建设主站、重复投资系统系统结构2.1整体要求2.1.1标准性系统应依照国际国内标准,操作系统采用Unix/Linux;数据模型设计参照IEC61970CIM标准的思想,系统接口设计参照IEC61970CIS标准的思想;配网自动化数据模型参照IEC61968标准的思想;数据网络通讯采用TCP/IP协议,商用数据库接见依照ANSISQL标准;人机界面GUI采用WindowsGDI+标准;通讯规约应满足IEEE、IEC标准或国家相关标准。
2.1.2一体化设计系统必定依照一体化设计思想,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在一致的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可灵便扩展、集成和整合各种应用功能,各种应用功能的实现和使用应拥有一致的数据库模型、人机交互界面,并能进行一致保护2.1.3可靠性⑴系统的重要单元或单元的重要部件应为冗余配置,保证整个系统功能的可靠性不受单个故障的影响⑵系统应能够隔断故障,切除故障应不影响其他各节点的正常运行,并保证故障恢复过程迅速而平稳⑶硬件设备的可靠性:系统所选设备应是吻合现代工业标准,并拥有相当的生产历史,在国内计算机领域占有必然比率的标准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