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车间48小时析锌测验总结.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电解车间48小时析锌测验总结 间 电解车间 48 小时析锌测验总结 一 一. 测验目的: 将 电解阴极锌析出时间由 24 小时改为 48 小时,对阴极锌的析出处境举行现场测验,并对测验结果举行分析总结,为二期采用 48小时出锌供给数据参考 二 二. 测验根本条件 1. 场所:电解东跨六列 20#、21#、22#、23#、24#电解槽 2. 总电流: 8 日 16 点到 10 日 19 点:33KA 10 日 19 点到 14 日 15 点:34KA 3. 槽温:34℃39℃ 4. 槽电压:3.30-3.33V 5. 循环液及废液质量: 测验样平均废液含锌 48-52mg/l,酸 167-172mg/l,酸锌比平均为3.39 6. 三. 测验 过程 1. 对指定测验槽举行清理,并清理好槽内阳极板,处理好下槽阴极板 2. 在指定测验槽进出口液采样分析酸锌比,频率为 1 样/2h,并做好记录 3. 定测验槽出口采样分析 Cu、Co、Sb、Ge、As,频率为 1 样/2天,并做好记录 4. 技术部和调度室技术员倒班查看测验槽槽面变化处境,包括温度,槽面析出处境,频率是 1 次/2 天,并作好相关记录。
5. 槽阴极锌剥下后,称重量,测厚度,做好记录,并留下小块样品 6. 主控室做好全部电流升降时间和调度记录 7. 化验室将分析数据做准、做好,保证数据不误导 四 四. 测验结果 1. 新皮产量分别是 8.37t,8.452t,8.09t;三组测验新皮的厚度分别是4.55mm,4.45mm,5mm. 2. 第一组测验的电流是 33KA,后两组测验的电流是 34KA三组测验的电效分别是 87%,85%,81% 3. 三组测验的直流单耗分别是 3308kwh/t,3366kwh/t,3498kwh/t(24小时电解直流单耗为 3000-3200 kwh/t) 4. 阴极锌的分析结果显示铅含量高于正常值,为 0.0032%(正常值为﹤0.003%) 五 五. 测验结果分析 1. 由测验数据第一组和其次、三组比较分析看出,电流密度相对小的 48 小时析锌要好第一组电流是 33KA,后两组均为 34KA,剥出来的阴极锌板面明显第一组好于后两组,且电效较高为 87%,后两组分别为 85%、81%而且直流单耗第一组也相对较低为 3308 kwh/t,后两组分别为 3366 kwh/t、3496 kwh/t。
当然,第三组测验样偏差相对较大,理由有待进一步分析但总体上看来,电流密度较小一点还是好的 2. 另外一点,由测验阴极锌皮质量分析可以看出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测验样阴极锌含铅为 0.0032%,正常标准为﹤0.003%说明析锌周期延长一倍后,电解槽内溶液杂质含量累积要偏高,而且阳极腐蚀相对多一点,导致铅含量偏高应采取加大碳酸锶参与量,严格操纵系统中 F,Cl 等离子含量,适当加大电解液循环量的措施来降低铅含量 3. 从测验样阴极锌板面处境来看,烧板现象比 24 小时的样严重,烧透的钴点多,而且严重其他烧板现象也有且偏重说明在上二期 48 小时剥锌时,对电解新液要进一步深度净化,使杂质离子含量在现有根基上降低一倍由于测验期间新液含钴量平均都操纵在 0.5mg/l-0.6mg/l 以下(正常为﹤1.0mg/l-1.2 mg/l),其他杂质含量也平均低于标准水平,还展现明显烧板现象,那么正常大规模工业生产时杂质离子浓度要比测验时还低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 还察觉在第一组测验样和后两组测验样比较之后,第一组测验样的烧板现象明显低于后两组测验样,由此可以看出延长析锌周期时,电流密度偏小时对电解液中的杂质离子的富积要低于电流密度高的测验样,因此,二期 48 小时剥锌除了要进一步深度净化新液外,还应采用相对较小的电流密度,适当加大电解液循环量的措施来减轻杂质离子带来的危害。
4. 根据测验结果比较察觉不带眼的阳极板析出的锌皮质量要明显好于带眼的阳极板析出的锌皮,因此,二期可以大量采用不带眼的阳极板 5. 现对第三组测验样产量明显偏低做如下议论: 析出的锌板面靠近阴极铝板的片面有薄薄的一层致密锌沉积物,而再往外那么是大量的粒状沉积物,从断面看这些粒状沉积物的中间是空心的,类似海绵状因此这样的板子看似挺厚,但致密度差,质量轻,到熔铸后直收率低而且外观也分布有一些实心的粒状锌,打掉后露出来的是一个烧透了的洞,此外钴烧板现象明显高于前两组测验样 以上理由造成第三组测验样产量明显偏低,可能造成的理由挺多如:骨胶参与量,杂质含量等,但从化验单分析上看,全分析、槽温、酸锌比等均正常由于测验条件有限无法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理由也不能确定,只能从可能理由入手加强对现场生产条件的调整 6. 根据测验样废液含锌的分析可以看出,24 小时后不出锌时废液含锌量要比正常 24 时出锌样的偏高由于在铝阴极板上析上一层锌板后铝阴极板实际上变成了锌阴极板,它的电阻要比铝的大,因此随着阴极锌板厚度的增加,其电阻也会增加,导致 24 小时后析锌效果要降低,而且电流密度也由于锌外观积的增大而降低,在靠近其外观的溶液中很难展现离子贫化,因此析出的锌外观要粗糙。
对此要采取勤冲洗导电头(尤其是在 24 小时之后)的措施,来保证导电率,尽可能的减小电阻,以降低电耗 六 六.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测验结果,总体上来看,48 小时剥锌的方案是可行的,不过在投入实际大规模工业生产时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深度净化,电流密度的适当调整,强化现场生产条件的管理等等以保证正常、健康、稳定的生产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