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语文创新设计同步必修二人教全国版讲义:第一单元+自然-人类的精神家园+含答案.pdf
26页目标 重点】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一、典文 赏析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 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 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1) 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 正是鉴湖绝胜之处, 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2)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3)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我们一踏进后花园, 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
这架紫藤正在开得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 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 (4)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5)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 一群蜂,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6)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 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 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 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7)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我们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8)原来又是一朵。
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9)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10) (1)开头即抒发感情,表达对紫藤花的爱,吸引读者2)使用对比手法,表现紫藤花给我的深切感受3)观察极其细致,比喻恰切,“飞”字神妙4)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鲜活如在目前5)排比、设问、拟人并用,情趣盎然6)拟人,细致地描写了花的各种形态,真切自然7)细致,可见作者之精心8)细节描写9)人融自然,情入紫藤花10)首尾照应,进一步抒发感情赏析】作者的观察非常细致, 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将自己的喜爱之情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人只有亲近自然, 才能忘却人间的纷扰,物我两化二、技法 点拨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 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大自然。
那么,如何在写景时抓住景物特征呢?(一)用心观察,多角度摹写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 去寻找,而是要把自己融到观察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 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而真正要做到抓住景物特征,将景物独有的特色和个性展现出来吸引读者,需要综合运用以下方法1.五觉并用法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 逼真的描写效果 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 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问题(1):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是怎样多角度写景的?答:【提示】荷塘月色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2.立足点变换法观察景物,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问题(2):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水帘洞天选段,试分析小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写景的。
远远地,就听到人声鼎沸,跌瀑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及至到了眼前,只见一条银练悬空而下,迸起的水珠四处飞溅,验证了西游记中所描写的:“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答:【提示】远处,“轰鸣声不绝于耳 ”,从听觉角度描写瀑布的声态近处,从视觉角度描写瀑布的美态: “一条银练 ”,比喻,摹其形态; “悬空而下 ”“四处飞溅 ”,绘其动态;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引用,歌其美态由远及近,写活瀑布问题(3):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小桥流水人家选段,试分析小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写景的江南最美的, 便是绵绵不断的雨水之间的悠然柔情似的雨, 点开清澈的流水,一圈圈地荡开,升腾起似有似无的水雾,如烟似梦一株株的垂柳,沐着雨水,倚着轻柔的风,斜着身儿立在河道旁,在碎了的明镜中寻找自己的倩影长长的柳枝还时不时地抚过行船的篷顶,似调皮,又似怨恼,只为打扰了她的梳妆答:【提示】写江南的美, 小作者巧妙选取 “江南的雨 ”作为描写的主体, 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还写乌篷船,于是就写出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来,让人很是神往二)妙用修辞,融情入景1.妙用修辞要写好景物, 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
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 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问题(4):阅读下面的郁达夫故都的秋选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修辞来描写景物的南国之秋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答:【提示】这是一组经典的运用对比来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这句话整体是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区别,属于对比手法,这是第一层;在进行对比时,为了形象,选取四组喻体, 靠喻体的区别来写两种秋天的区别,属于比喻,这是第二层;这四组喻体对比时, 其结构一致, 都是“ 之与” ,属于排比中的成分排比,这是第三层所以说,这段话属于辞格套用,而且是两次套用,三种修辞问题(5):阅读下面的朱自清春选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修辞来描写景物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答:【提示】这是一段含三种辞格的妙句 全段连用三个 “春天像” 的句子构成排比,又把春天分别比喻为 “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 ”“健壮的青年 ”,说春天“它生长着 ”“领着我们上前去 ”,给春天以人格化的动作, 这又是拟人的修辞格。
所以整段文字的辞格结构形式是:排比套着比喻(第二层次 ),比喻中又套着拟人 (第三层次 )2.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写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写作者心灵的感受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如:“月行中天,丝丝缕缕的月光,从枝繁叶茂的缝隙中筛落而下,骤然间,掠过几丝晚风,树梢一阵沙沙地颤动,摇落的月光,似片片雪花,使人通体生凉沈世豪泰山一片月 )月为何如此动人,因为情入其中问题(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分析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提示】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问题(7):阅读下面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分析其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答:【提示】这一段文字是围绕一个 “乐”字展开的,正是作者对百草园这个儿时的乐园喜爱有加, 才通过写景把对它的热爱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写景也相当精彩作者用“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 14 种景物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和 4 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 “不必说 ”略写百草园概貌,“ 单是 就有” 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先用两个 “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 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 渲染了百草园是 “我的乐园 ”的感情色彩 写景层次井然, 条理分明前一个 “不必说 ”写景物由低到高, 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 整个段落由整体到局部, 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 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这一段除了脉络清晰外,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乐”字,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
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 在抓景物特点时, 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 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菜畦的“碧绿” ,桑葚的“紫红” ,石井栏的 “光滑” ,黄蜂因为肥胖而 “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 “窜” 向云霄里去了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油蛉的 “低唱” ,蟋蟀的“弹琴” ,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技法总结】抓住特征描写景物要做到:(一)用心观察,多角度摹写;(二)妙用修辞,融情入景三、实战 演练(一)片段练习阅读下面光阴的故事习作选段,指出文中写景的不妥之处,并说说你的修改意见春风又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字眼!没错呀,当你在寒冬的某一天,突然打开窗户,柔柔的春风扑面吹来,抬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入眼帘记得小时候, 有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每天总爱坐在台阶上, 看邻家的鸽子飞来飞去后来我看了一部电视剧, 剧终时有一个场景: 在虽然凌乱破旧但安静祥和的老四合院上方,一群鸽子在碧空中飞行而过留下了长长的鸽哨在空中回荡太美妙了,刹那间,我想起了那句歌词 “平平淡淡才是真 ”。
原来总觉得人活着就该大红大紫, 干吗要平平淡淡呢?现在我才明白:此平淡非彼平淡 人是要有理想、有目标的, 但人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一个安静和平的梦想在心里也许在年轻的时候,也许在夕阳临近的时候, 他们会找一片自己的世外桃源来享受那份久违了的安静平和的氛围人生几何,我们会怀着一份甜蜜去追寻光阴的故事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