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语文必修2模块综合检测.doc
9页模块综合检测(说明:本试卷共 24 小题,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湮没/咽喉要道 阿谀/刚正不阿 脊椎/ 椎心泣血B.休憩/杞人忧天 削皮/削足适履 场院/ 逢场作戏C.埋怨/埋头苦干 假装/久假不归 露面/ 崭露头角D.攻讦/捷报频传 轻便/便宜行事 惊诧/ 叱咤风云解析:选 BA 项,分别读 yān/yān,ē/ē,zhuī /chuí;B 项,分别读qì/qǐ,xiāo/xuē,chán ɡ/chǎnɡ;C 项,分别读 mán/mái,jiǎ/jiǎ,lòu /lù;D 项,分别读jié/jié, biàn/biàn,chà/zhà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女排和韩国女排在第 16 届亚运会最后一枚金牌的争夺战中再度碰面韩国队独占鳌头,赢了两局中国 队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稳扎稳打,最终以 3∶2 逆转对手夺冠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逆转,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激战,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A.独占鳌头 B.稳扎稳打C.惊心动魄 D.万众瞩目解析:选 A。
“独占鳌头” ,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此处可用“先声夺人”;“稳扎稳打” ,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万众瞩目” ,成千上万的人都十分关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多年没有见到老先生了,这次回来,看到先生头上全是白头发,嘴里的牙齿也都掉光了,可开口说话,声音依旧那么洪亮B.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 1973 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后,法国、英国和美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空中军事打击C.在任何一个国家,私人财产保护的最后底线都是它会不会被任何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往政府的手里转移D.当前科学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好以下两个首要问题:一是要培养更多的硕士、博士,二是要向世界科学高峰峰顶冲击解析:选 BA 项“头上全是白头发” 、 “嘴里的牙齿也都掉光”累赘,语义重复C 项“最后底线”与“会不会”不对应,应该是“最后底线都是它不会” D 项用词不当, “首先”改成“主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爱笑的人,是一个阳光的人;________。
这一张张笑脸,犹如友谊的春风,吹向世界①一张张笑脸,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宽容,我们的友善②让五千年文明中国的魅力,让中国人的友善如花绽放③一个爱笑的民族,是一个阳光的民族④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犹如“吹面不寒杨柳风”⑤阳光,来自积极的心态,源自宽容的胸怀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C.④②①③⑤ D.②①③⑤④解析:选 A③和文段首句句式相同,因此应紧随其后,⑤是对阳光的解释,④②相连,对微笑的作用进行阐述,①是综述句,理清关系,不难得出答案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程原迩稿序张 鼐南高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刳竹引泉,其声潺潺,出于涧底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以吾澹然当之,其味之尽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士,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其于朋友之助,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
挟册书咿唔、仰面看屋梁索解句者,恶足以语此?原迩之文,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倘非湖山之助,安能笔笔生动?今而往原迩益勉之矣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高峰下,松梢乱云 乱:扰乱B.非韵士不能耦而居 耦:结伴C.交不奇不王也 王:盛大D.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 沫:水珠解析:选 D根据语境的意思, “沫”不能是名词,应为动词,解释为“在水中嬉戏”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其声潺潺 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B.①出文章数篇读之 ②感慨系之矣C.①吾尝叹人生于世 ②不能喻之于怀D.①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 ②齐彭殇为妄作解析:选 DA 项“其” ,都是代词,那B 项“之” ,都是代词,它C 项“于” ,都是介词,表对象D 项“为”:① 连词,因为;②动词,是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是作者赞美程原迩文章优美的一项是(3 分)( )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②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③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④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⑤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⑥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④⑥ D.②③⑥解析:选 A。
此题可用排除法 ②是说世间“浓艳之物” ,④是说文章与山水间的关系⑥是写九座山峰给我的感受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写程原迩读书环境的清幽,引出程原迩这位高人韵士,为下文写其文章的清秀做铺垫B.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我与程原迩的一次交往,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使我神魂飞腾,感慨不已C.第三段写程原迩的文章“ 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的原因:借灵于湖山、借助于朋友D.结尾仍以山水为引,说明读朋友的文章也需 “借灵于湖山” ,才能写出“展山水之清音”的序文解析:选 BB 项“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不当,原文是 “出文章数篇读之” ,意思是“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 9.断句与翻译10 分)(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 分)吾 归 山 中 晨 起 见 远 烟 一 抹 起 玳 瑁 湖上 九 峰 隐 隐 在 西 楼 可 数 者 不 觉 旷 然 远 览 有 南 峰 之 怀 焉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要注意语句意思的完整,保持每一个句子成分的搭配恰当答案: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 /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各有侧重点第①句是否定性判断句;第②句是比喻句,同时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翻译出这些语句的特点答案:①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是不可能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他写文章的灵气②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参考译文:南京峰下,松树树梢扰乱了流云,翠竹的身影遮蔽了太阳剖开竹子,接引泉水,泉水声从山涧的底部潺潺地传来啼鸣的鸟儿上下翻飞,似与山中行人唱和然而这环境太清幽了,不是雅士是不可能陪伴它居住的,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是不可能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他写文章的灵气我的朋友程原迩来自新安,与王象斗在这里读书我偶然间拜访他们的居所,他烹茶燃香,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文章意趣旷远卓越,山涧泉水风中奇松,在他的笔下都好像活灵活现。
我曾经感叹,人生在世,大凡浓艳的东西,能让别人争抢的,我用淡泊的心态面对,它的价值在我这立即消失殆尽只有天下著名的山水、雅士趣事以及奇逸的文章逼近我而来,我才会领悟其中妙趣,感觉神魂飞腾,手舞足蹈这大概是因为游历不够奇逸,则胸怀不能旷达,交友不够奇逸,则灵气不能旺盛吧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文章要借助于朋友,就像鸟儿飞舞在逆风中,鱼儿游戏在激流间那些拿古人书册咿唔吟哦,仰面看屋梁索解句意的家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呢?程原迩的文章,富有韵味并且情趣豪迈,开始处堂堂正正,结束处奇逸不凡假如没有得到湖山的帮助,怎么能笔笔生动呢?从今往后,在文章方面程原迩一定会更尽力的我回到山里,早晨起来看到远处烟云一抹,从玳瑁湖湖面上缓缓升起,九座山峰隐隐约约的,在西楼上可以数得出来,纵目远观,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有了南京峰一般的胸怀程原迩那时寄给我的新作,让我满饮了几大杯酒,因为他的文章展现了山水的清妙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早 梅齐 己 ①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② 注】 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
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②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1)诗的题目为《早梅》 ,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梅花开在“万木冻欲折”的寒冷之中,可见其早,另外在诗歌中,有几个形容词和数词,如“孤” “独” “一枝”等,也能表达了梅开之早答案: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写“早” ;颔联“一枝独开”是“早” ;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 ;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 全诗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围绕“早”落笔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答案:语义双关,祝愿梅花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写出满怀希望的心境,借咏梅花传递出自己不甘寂寞,意欲大展宏图,有所建树,满怀期待的心志参考译文:在严寒中,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有一枝却根暖回复了生机在孤村深雪里,一枝梅花在夜晚悄然开放风传出她清幽的香气,鸟因她素艳的外貌前来偷偷窥视如果明年你能应时而发,将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__________,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 (归有光《项脊轩志》)(2)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3)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解析:这些语句散见于若干名篇和课下注释中,都需要背诵,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