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35爬山虎的脚.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8754454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5 爬山虎的脚沈燕 一 教学目标1、 独立学习本课10个生字“占 均 匀 拂 漾 茎 柄 蜗 触 蛟”;用看图片的方法了解“叶柄 茎 蜗牛 触角 蛟龙”的意思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满、拂、萎”的意思,积累本课的7个词语2、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能从位置、形状、颜色三方面来爬山虎的脚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能抓住动词自述爬山虎爬墙的过程3、养成静心默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4、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观察的耐心细致知道只有留心观察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二 教学重点养成静心默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墙的能用自述的方法介绍爬墙的过程三、教学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观察的耐心细致知道只有留心观察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师:这是什么植物啊?(出示图片并板书:爬山虎 一起写一写虎字,注意第三笔是什么)2爬山虎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植物,它只有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却能爬到墙上、屋顶上,爬得到处都是,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它有脚(补全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5课—爬山虎的脚,注意读的时候应该强调哪个字?二、检查预习,确定重点部分。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名家名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爷爷,谁来读一读他的介绍出示: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家江苏苏州人他的童话作品主要有有《稻草人》 《含羞草》 《旅行家》《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再出示:(观察耐心细致 用词准确生动)这篇文章,体现出了叶圣陶爷爷观察耐心细致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体会到他的这个写作特点2、课文你们已经预习过了,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字词吧逐行出示:茎 叶柄 茎上的叶柄 (强调后鼻音)蜗牛 触角 蜗牛的触角(强调蜗的最后两笔)触着 空隙(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拂 漾 (注意漾字的右边部分是永字)出示句子: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师:能给加点的字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为什么不用吹和荡呢?(感觉更加的轻柔你看,叶圣陶爷爷的用词是多么的正确啊)3、师:课题叫爬山虎的脚,那课文哪几小节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4、交流3-5小节)三、研读课文,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和爬墙的过程一)学习第三小节过渡: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的呢?先来看一看第3小节1、 自己读第三小节,要求读正确。

      2、 请一名同学来读第三节,其他同学思考: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爬山虎的脚?3、 交流:出示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4、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理解比喻句齐读、)5、师:在这段话中,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脚的哪些方面呢?请你再轻声地读读这段话,找一找6、交流,随机出示:(1)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根据生回答,师画茎和叶柄)(板书:叶柄反面)(2)形状呢?(板书:枝状的细丝)(3)颜色(板书:嫩红)7、谁能根据它的形状和颜色来画一下爬山虎的脚指名到黑板前画,讨论画得是否正确)8、师:你能根据图画和板书,从这三方面来介绍一下爬山虎的脚吗?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准备、指名介绍,同桌互相介绍)9、现在老师增加难度,你能根据这些板书,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什么是爬山虎的脚吗?爬山虎的脚就是 可以调整一下顺序,让句式更通顺些)10归纳:短短几句话,叶圣陶爷爷就把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写得那么清楚,用词又是那么准确生动,这要归功于什么呢?(预设:归功于叶圣陶爷爷仔细的观察 板书)11、文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他是仔细观察了,也请你仔细观察一下。

      出示:注意)所以注意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仔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二小节,体会他观察的仔细,用词的生动吧齐读)(二)学习第四小节1、那么这些奇特的脚是怎么攀爬的,作者又是如何观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小节,用直线画出爬山虎怎么爬墙的句子,注意默读要做到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2、交流,出示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3、一起来读一读4、自己轻声读这段话,圈出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5、交流板书:触着 变成 巴住 拉 贴预设:生圈了“触”(师:动作演示,触就是轻轻地碰,它有可能触着墙,也有可能触不着,这里是哪种情况?生:触着)师小结:如果动词后边的这个字,加与不加意思会有所不同不一样,那么后面的字最好也圈进去巴住”是什么意思?(指名演示“巴住”:紧紧吸住)说明什么?(脚很用力)你看,叶圣陶爷爷的用词是多么准确啊6、把这些动词放入文中,读好这段话指名读,男女生读)7、现在老师增加难度,把这些动词拿掉,你会读吗?(指名,全班)8、看视频了解爬山虎爬墙过程边出示边讲解,体会一脚一脚的意思爬山虎的攀登是多么的脚踏实地啊)9、如果你是爬山虎,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爬墙的过程呢?请你用上这些动词,自己练习说一说。

      出示:我是爬山虎, ,我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10、指名说,出示爬墙的视频11、看到这些紧紧巴在墙上的脚,作者不由的想起了图画上(图片出示:蛟龙的爪子 为什么会这样想?仅仅是外表相似吗?都很有力量)12、请你轻声读一读第五小节,你还能从哪句话中感受到爬山虎的脚很有力出示:你可别小看那些灰色的脚……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休想”想不费劲拉下是不可能的朗读,注意读好:休想 不费一点儿劲 强调“费”在这里是用的意思13.引读: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萎了,不留一点儿痕迹)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14、师:爬山虎的脚在爬墙的过程中,形状由细丝变成了小圆片,颜色由嫩红变成了灰色,这些细小的变化,以及一脚一脚向上努力攀爬的过程,仅靠一两次观察能发现得了吗?还需要——长期的观察、耐心的观察叶圣陶爷爷为了写好爬山虎的脚,花了多大的精力啊所以说,只有留心观察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齐读)生活中有许多像爬山虎一样不起眼的事物,如果你能像叶圣陶爷爷一样学会仔细地、耐心的观察,你也一定能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了叶圣陶爷爷观察耐心细致、用词准确生动的写作特点,老师布置两道思考题。

      1)读课文一、二小节,想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很仔细,用词很准确呢?(2)思考:课题叫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它的叶子呢? 35 爬山虎的脚 图片 叶柄 反面 紧贴 枝状 细丝 (小圆片) 拉 嫩红色(灰色) 巴住 变成触着 仔细观察 耐心观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