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3四5班培优补偿计划.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8183116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3)、四(5)班数学培优补偿工作计划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海门市通源小学 薛青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宗旨,通过课内外培优补偿结合,使部分优秀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拓展数学视野,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部分学困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偿工作计划一、学生原有情况分析四(3)班现有学生53人,四(5)班现有学生54人,班级中85%的孩子学习习惯较好,学习兴趣浓厚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计算速度较快,正确率高,上课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举手发言,作业书写工整但还有一部分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热情,不能很好地自觉学习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不一样还有待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总体目标加强对培优补偿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通过培优补偿,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偿的对象;认真做好学生的工作,每周至少2次的,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培优补偿对象和形式培优对象:四(3)班:林天扬、沈琳浩、顾芸萱、周佳闻、刘超、彭昀洁、唐尉松、倪天奕、樊天雯、沈一杭四(5)班:钱程、施婕妤、徐铭妤、俞嘉宇、丁羿程、柏文涛、俞章杰、季梓静、李想、严方蔌补偿对象:四(3)班:李承芸、范琪恒、周奕婷、郁浩栋、袁浩鹏、杨谨宇、蔡桢钰、秦若凎、陈倩倩四(5)班:沈程轩、施雨君、杨佳乐、黄皓良、唐晨骞、凌欣怡、江非凡、张鑫伟、朱铭、陈璐莹形式:利用课堂时间分层教学、相机;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家校积极配合、共同三、具体工作(一)培优工作为切实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1.培优目标:(1)通过课堂渗透和课外双管齐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这部分优生的思维能力、开阔思路2)通过《走进数学王国》和《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等载体,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与其思想上交流沟通,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培优内容(1)数学课本上的思考题(2)《小学生数学报》(3)《时代学习报》(4)《走进数学王国》3.培优措施(1)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要精编习题、课堂教学要分层解答习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变通性;(2)利用课余时间,每周两到三次对这部分优生集体,及时交流巩固数学报、数学王国上的内容;(3)定期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4)采用激励机制,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5)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优等生的课外学习问题二)补偿工作通过,帮助学困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学困生在教师的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补偿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尽量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挖掘他们的潜能,逐步培养数学能力,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1.补偿目标(1)通过交流沟通,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同时帮助改进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通过课堂多关注和课外双管齐下,提高这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与其父母交流,使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补偿内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3.补偿措施(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互帮互助课上多给予关注,鼓励回答问题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这部分学生单独,巩固当天所学知识3)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4)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