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12页2004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7页,第II卷8至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1回答1-3题1. 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A. 东南风 B. 东北风C. 南风 D. 西南风2. 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A. (1) B. (2)C. (3) D. (4)3. 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 钢铁厂 B. 造纸厂C. 印染厂 D. 自来水厂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4-6题4. 该地的经度约为A. 120E B. 125EC. 115E D. 110E5. 该日可能在A. 11月 B. 9月C. 7月 D. 5月6. 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 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C. 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D. 印度河进入丰水期图2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2回答7-9题。
7.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 (1) B. (2)C. (3) D. (4)8. 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 I层顶部 B. II层底部C. II层中部 D. III层9. 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州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 气温在-50℃到20℃之间B. 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 最低气温约为-80℃D. 最高气温约为40℃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0-11题地区总人口(万人)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96130.6380.6036163.2(2)16250.595-0.0545408.8(3)38370.7211.0751180.0(4)2670.6071.276159.710.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 (1) B. (2)C. (3) D. (4)11.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 (1) B. (2)C. (3) D. (4)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应以史为鉴,和平共处回答12-15题12. 隋唐时期,中日往来的主要港口城市是A. 广州 B. 明州C. 泉州 D. 扬州13. 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1)政治经济制度 (2)建筑样式(3)中国姓氏 (4)儒学A. (1)(2)(3)B. (1)(2)(4)C. (2)(3)(4)D. (1)(3)(4)14. 明代倭患最严重的地区是A. 山东半岛 B. 辽东半岛C. 东南沿海 D. 珠江三角洲15.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A. 对矿业、钢铁工业等部门实行“统制”B. 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C. 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D. 将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附庸经济在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答16-19题16. 西域的葡萄、石榴陆续移植内地是在A. 西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 D. 隋唐时期17. 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下与汉人杂居发生在A. 秦朝 B. 西汉C. 东汉 D. 西晋18. 中国古代实行两面官(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度的政权是A. 北魏 B. 金C. 辽 D. 西夏19.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 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C. 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D.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国的农民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有不同的时代色彩回答20-23题20.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B. 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D. 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21. 下列选项中,带有反抗民族压迫色彩的农民起义是A. 秦末农民起义B. 隋末农民起义C. 元末农民起义D. 明末农民起义22.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A.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C. 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D. 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23. 北伐战争期间,湖南农民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实行统一的土地改革政策B. 联合开明士绅支持国民革命C. 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D. 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列强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回答24-26题24.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达到11.67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B. 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C.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2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1)待售商品的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4)居民货币持有量A. (1)(2)(3)B. (1)(3)(4)C. (1)(2)(4)D. (2)(3)(4)26. 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7亿美元,2003年已达到4033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的事实表明我国A. 出口商品竞争能力增强B. 进口商品数量明显下降C. 已经成为主要的债权国D. 对外支付能力越来越小2002年我国罐头总产量约为310万吨,消耗农产品原料800万吨,罐头生产的龙头企业带领1000多万从事原料种植养殖的农民闯市场,创造产值150亿元,加快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步伐回答27-28题27. 上述材料中农民靠小罐头致富,得益于A.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B. 国家对农业生产加大投入C. 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D. 农业的产业化经营28. 发挥本地优势,利用当地特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必须把握的前提是A. 大干快上,充分发挥能动性B. 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C. 认清主流,坚持矛盾分析法D. 依靠外援,外因起主要作用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
回答29-30题29.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原来区域性的传染病成为全球性灾难的风险大大提高这说明A.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 矛盾具有对抗性,防止传染病就要遏制全球化C. 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区分内因与外因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30. 2004年3月2日中国与东盟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特别会议中国及有关国家为控制禽流感蔓延而合作的事实说明(1)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2)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成为威胁各国安全的主要因素(3)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可根据情况采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合作的模式(4)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多边外交的基础A. (1)(2)(3)B. (2)(3)(4)C. (1)(3)(4)D. (1)(2)(4)31.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以下选项中符合中国情况的是(1)国家主席由最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2)国家主席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3)国家主席不领导行政体系(4)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A. (1)(2)(3)B. (2)(3)(4)C. (1)(2)(4)D. (1)(3)(4)32.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33. 朝核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也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为了和平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成功主办了朝核问题两轮会谈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1)中国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2)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已经终结(3)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政治冲突问题(4)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A. (1)(2)(3)B. (1)(2)(4)C. (2)(3)(4)D. (1)(3)(4)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回答34-35题34. 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需要(1)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迎接挑战(2)有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3)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4)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A. (1)(2)(3)B. (1)(2)(4)C. (1)(3)(4)D. (2)(3)(4)35. 挫折既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又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这种看法A. 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B. 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说明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D. 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36. (15分)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1>、<2>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分)(2)<1>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中)(3分)A. 广东 B. 吉林C. 新疆 D. 陕西(3)说明<1><2>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8分)37. (21分)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___,说明其原因6分)(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________,并简述其原因7分)(3)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38. (3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15分)(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12分)39. (3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3年1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提出3年内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