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科期中复习篇子.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300831271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3.5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历史下1 11 课复习提纲(朝代接龙:隋唐五代十国辽、北宋、西夏并立南宋、金对峙)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兴亡史:1、建立 :581 年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2、统一 :589 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西晋以来300 年的分裂,南北重归统一,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3、鼎盛:隋文帝后期,历史上称为“ 开皇之治 ”原因:主观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客观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4、灭亡 (618 年)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 二、大运河1、开凿的直接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经济控制;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长安运输根本目的:巩固统治2、概况(见大运河地图)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评价大运河(1)积极方面:适应了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经济发展;沟通了南北交通2)消极方面: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三、赵州桥1、时间、设计者:隋朝、李春;2、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隋朝统治与秦朝类似的表现?(P2 引言)都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建立的各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都建有大型工程;不惜民力,大兴土木;短命,二世而亡。

      第 2 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 年 李渊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 统治期间)1、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客观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朝繁盛所奠定的基础主观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1)节用戒奢: 尽量节俭,克制自己的欲望,减轻百姓负担;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2)招贤用能:知人善任、不论资力、不计亲疏沿用隋朝的科举制选用人才:(P11)(3)虚心纳谏 :任用贤才,如魏徵(节用戒奢、招贤用能、虚心纳谏也体现了唐太宗的贤明)科举制: A 目的:培养和选拔更多的贤能之人(根本目的:巩固统治)B 作用:改变了产生了2、贞观之治的内容(表现):贞观年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富裕,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户口大增,社会治安很好,史称“ 贞观之治 ” 第 3 课大唐盛世一、女皇武则天:1、 称帝时间、国号、地位:690 年、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 武则天巩固统治地位的措施:(1)政治:选拔和任用人才;开创殿试制度,创设武举;任用酷吏,打击政敌;鼓励自我举荐、地方官举荐、试官等途径选拔人才2)经济: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3、评价:(1)巩固了贞观时期的统一和强盛-史称有“贞观遗风” ; (承前)(2)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 (启后)二、开元之治(唐朝鼎盛时期)1、时间: 唐玄宗开元年间及天宝前期2、开元之治形成的原因:(1)主观原因:唐玄宗的政治才干:善于用人和纳谏(与太宗、武则天同)裁减武则天以来的冗滥官员,整顿吏治把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8 次主持殿试,录取人才2)客观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为之奠定了基础3、开元之治内容(表现):人口千万户,钱粮富足,物价低廉,社会治安好,文化发达,中外交往频繁,国力强盛三、大都会长安: (全国性的大都市、世界性的大都会)四、 唐朝的衰落:标志是“安史之乱”温故知新】唐玄宗前后期用人的变化及对朝政得失的影响:前期:励精图治,注重选人、用人;影响:天下大治,出现 “ 开元之治 ” 后期:骄奢之心日益增长,早期的勤政纳谏作风逐渐退化,任用奸相,宠爱杨贵妃影响:导致 “ 安史之乱 ” , 唐朝由盛而衰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之所以取得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得贤者昌,失贤者亡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共同点:任用贤人,完善科举制;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都有盛世,推动历史发展启示: “ 得贤者昌,失贤者亡” 。

      第 4 课“和同为一家”1、唐代的民族政策开明、平等2、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方式及相关史实:一、唐与突厥:设机构管辖1、在厥:擒获颉利可汗,(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设置都督府2、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 北庭都护府3.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二、唐与吐蕃(藏族) :和亲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期,金城公主入藏1.松赞干布贡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城2.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促进了 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密切了 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 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三、唐与回鹘(维吾尔族):经济文化交流回鹘衣装回鹘马-”“ 回鹘衣装回鹘马” 说明:汉回鹘关系融洽、交往多;习俗和服装相互影响;唐朝民族政策开明四、唐与南诏(彝族、白族):会盟 -794 年点苍山会盟五、唐朝的民族关系给我们的历史感悟: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唐朝和各个少数民族关系和睦主要表现在:结亲、册封、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影响等等练习:太宗曰:“ 惟有魏征劝朕 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

      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回答:(P26 问题探究)1、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政策是什么?开明平等、重文治施仁政2、这种政策取得的成效?得到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敬仰;少数民族臣服大唐天子;汉与少数民族频繁交流、沟通,相互学习文化和相互影响3、魏征指出的“ 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接受魏征的观点,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政策,并赢得了拥戴4、“ 耀兵振武,慑服四夷” 与“ 偃革兴文,布德施惠” 有什么不同?前者:武力征服,强迫人归附后者:文治,开明政策,吸引人归附第 5 课 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一、玄奘西行1、时间:唐太宗年间;2、目的:去天竺求佛法3、学习他什么精神?勇敢、专心、勤奋、不图名利3、玄奘的贡献: ()为中国翻译了大量佛经;()把老子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作用)()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称为今天我们研究7 世纪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4)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4、评价:他是一位翻译家、探险家、佛学大师二、鉴真东渡1、时间:唐玄宗年间2、目的:去日本弘扬佛法3、鉴真的贡献: ()讲授佛经; ()把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知识传入日本;传授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技艺。

      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4、日本人民对鉴真的称赞,除了鉴真本人的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唐文化在日本有深远的影响三、遣唐使(1) 、定义:政府派遣到唐朝交流的使节团2) 、目的: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文化(3) 、作用:把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绘画、建筑艺术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和社会及社会发展产生广泛影响也有利于唐朝吸收和借鉴外界文化,使大唐文化更加流光溢彩练习】1、 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1)都是唐朝的僧人(2) 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历经艰辛(3)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4) 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了重大贡献2、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1)唐朝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国力强盛,吸引各国商人、文化使者(主要原因)(2)唐社会安定;(3)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4)唐朝的交通畅通第 6 课流光溢彩的文学艺术一、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存 2 千多诗人的5 万多首诗 其中影响最大、 成就最高的是李白:被誉为“” , 诗的特点: 杜甫: 被誉为“”诗的特点:“” ,他的诗被称为“”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人合称“李杜” 二、书法和绘画“颜体”指的是,代表作:。

      书法有什么特点?“柳体”指的是,代表作:书法有什么特点?二人合称“颜筋柳骨”影响最大的画家是和“画圣” 各自的代表作是?各自绘画的特点?三、莫高窟:1、位于甘肃敦煌,石窟群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 艺术宝库 之一2、莫高窟为什么在唐朝兴盛?唐朝佛教盛行,统治者支持;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外交往频繁;敦煌是西域进入中原的门户;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该地3、莫高窟有什么价值?四、大唐乐舞:吸收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乐舞成分,乐舞结合,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特色分为软舞、健舞两种,霓裳羽衣曲为软舞的代表作第 8 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一、北宋的建立1、建立: 960 年,赵匡胤(宋太祖) 、汴京2、统一中原和南方;3、加强中央集权:“ 杯酒释兵权 ”二、宋辽“澶渊之盟”1、契丹(辽)的建立:916 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2、耶律阿保机巩固统治的措施:创立契丹文字,学习汉族文化,建孔子庙。

      3、宋辽关系:战-1004 年,辽攻宋,澶州之战,双方实力相当;和- 1005 年,达成“澶渊之盟”4、澶渊之盟的内容:5、澶渊之盟的影响(评价):积极双方停战,长期和平相处;在边境设贸易市场,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丰富了两族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促进了北部边境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统一;消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三、宋夏的和战1、西夏的建立:1038 年 党项族元昊2、元昊巩固统治的措施:仿照汉族的官制和法律,推行科举制,用汉人担任官职;创西夏文字3、西夏与宋的关系:战西夏攻打北宋,屡屡获胜,但伤亡很大和 1044 年,订立宋夏盟约宋夏盟约的内容:宋夏盟约的影响(同澶渊之盟的影响)【练习】辽和西夏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根据汉字创立本民族文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如生活习俗、制度、法律;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说明了:三个政权势均力敌;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虽然各民族之间有战争和矛盾,但矛盾依然可以调和,友好互助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彼此的交流始终未停止9、南宋与金的对峙一、金的建国1、建立: 1115 年 完颜阿骨打金2、金灭辽:是为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

      二、靖康之难1、背景:为了掠夺土地与财富,金发动对北宋的战争2、经过: 1127 年金俘虏宋徽宗、宋钦宗3、影响:标志着北宋灭亡4、导致靖康之难的主要原因:北宋统治阶级的怯懦三、岳飞抗金1、南宋建立:1127 年赵构宋高宗临安2、金发动对南宋的战争:金继续发动对南宋的战争,使金和南宋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因此是非正义的3、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1)抗击金军,屡建战功,也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2)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3)岳飞冤死得到人民怀念岳飞的根本目的:维护南宋的封建统治内容: ( 1); (2);(3)结果:确立了南宋与金南北对峙局面影响(同澶渊之盟的影响)1、 ()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结合课本记忆)第 11 课、宋朝的社会生活一、衣食住行1、衣:百姓:麻布的及腰短衫,颜色以黑色和白色为主;农村妇女穿青色裙子官员富商:丝质的垂地长衫,领口袖口有深色布镶边;女子穿薄的衫裙,紫色盖头(缠足的陋习已经出现,但还不普遍2、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喝的主要是米酒,葡萄酒只是供富裕人家饮用的奢侈品宋朝盛行喝茶3、住:都市平民,是沿街布局,一层商店、二层住宅的格局,突破了唐朝的坊制束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