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曹刿论战》比较阅读.docx
2页《曹刿论战》比较阅读【甲】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飞将军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之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注】①络:用绳子编织成的网状物 ②暂:突然5.甲文选自《 》,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 体史书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单于素闻广贤( ) (2)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8.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发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去抓他。
B 发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回去C 抓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送过来 D 抓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送过来9.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填空所叙之事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甲文(1)军事才能卓越乙文李广被生擒后伺机逃脱(2)10.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生动展现了古代悲壮的战争场面B 甲文略写战争经过是因为文章重在“论战”C 乙文李广逃脱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残余的军队D 甲乙两文都借助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特点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在对方辙乱旗靡时乘胜追击,李广“ ”,见“旁有胡儿骑善马”便马上行动,甲乙两文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5.(2分)《左传》 编年 6.(4分)(1)一向,向来,平素 (2)好7.(3分)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之 乘 状语后置)8.(3分)D 9.(2+2分)(1)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战后曹刿论取胜原因 (2)沉着机智,骁勇善战 10.(3分) B 11.(1+4分)佯死 做任何事情,要善于观察(2分),并抓住最好时机及时行动(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