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遍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根据P=U2/R假设U减小为原来的1/n 如:U实=12U额P实=14P额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猛烈) 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 当U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猛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U实>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对比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修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修长”(U额一致)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U额一致)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习题 1.有一灯,其规格分别为“8V 4W”,求: (1) 正常工作10分钟,消耗多少电能; (2) 正常工作时电流大小; (3) 电阻; (4) 接在12V电源上,要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5) 接在4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多大; (6)假设实际功率为2W,那么实际电压(电流)多大 5.标有“36V 40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多大?灯丝的电阻多大?若接到40V的电路上时,实际功率多大? 7.如图5电源电压为24V,灯L标有“12V 10W”1)要使灯正常发光,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应为多大?(2)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25.6Ω时,灯L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8.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灯L标有“6V 3W”的字样当开关闭合滑动变 图5 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灯正常发光;当滑片滑到b点时,灯消耗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4,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此时变阻器消耗多大的功率? 图3 9.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Ll、L2分别标有“6V 3W”和“6V 6W”的字样,L3额定电压的字样看不清,而额定功率为4W可见。
(1)求L1、L2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R2; (2)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恰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大? (3)当开关S2断开、S1闭合时,若发光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那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灯L3的额定电压是多大? 图16 10.如图电路中,已知R1的阻值是12Ω,当闭合S2,断开S1和S3时,电流表示数是0.5A,灯L的实际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1/4当断开S2,闭合S1、S3时,灯L刚好能正常发光求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灯的电阻值保持不变) SS 3 A 2 S 1 L R1 P ab 5. 如下图,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汽车速度为υ,且保持恒定水的密度为ρ0,铁的密度为ρ1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请完成以下有关分析和计算 (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 (2)推导出自铁块上外观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外观与水面相平日开头计时) (3)在右图中,定性画出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
物态变化习题 熔化和凝固 1、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那么可能展现的现象是( ) A.盆中一片面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2. 图1是某种物质熔化图像,它的熔点是℃,该物质从开头熔化到全体晶体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min,这一过程是______热过 汽化与液化 3. 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边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 ) A.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液滴 C.空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4. 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由于( )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才能比水差 D.油层笼罩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升华与凝华 5. 以下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初春,早晨展现浓雾 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6. 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 ,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 ,使周边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物态变化习题答案 1. 分析:室外冻得冰冷冻梨的温度是较低的,假设是——15℃,浸没在冷水盆中,冷水的温度假设为0℃,这样冻梨与水之间就存在温度差,它们要发生热传递,冷水要向梨传热,使梨的温度升高,水要结冰,所以理应选A 该题易错选为B,认为水结冰、冰熔化成水时温度都是不变的,但该题的冻梨是在北方寒冷冬季的室外,其本身的温度远远低于0℃,它吸热,温度自然会升高,但它不会超过0℃ 2. 分析:在熔化图像中,平直的那段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晶体开头熔化的时刻为10min,完全熔化的时刻为25min,其间持续了15min;这一过程是吸热过程 该题的其次空易填35min,认为图像所对应的全体时间才是晶体熔化时间,其实图像中倾斜的曲线分别代表固态和液态,它们不属于熔化过程,平直的那段才是熔化过程 3. 分析:首先我们要熟悉到这些“白气”是小液滴而不是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而这些“白气”却是能被我们看到的然后还要弄明白这些“白气”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在冰棒周边形成的,所以是冰棒将周边空气的温度降低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应选D 该题易错选为A或C,老是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或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我们知道,空气是很不轻易被液化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4. 分析:一碗水,假设其外观没有油层,它的温度主要靠水的蒸发来降低,大家都有边向水面吹气边喝热水的阅历,这也是靠增加空气的滚动来提高水蒸发的实例所以应选D 该题易错选为C,认为是油阻碍了水的导热,其实油层很薄,油层上、下的温度没什么识别 5.分析:凝华是指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结果要有固态这种上物质A、C选项都是“不见了”,这明变成了气态;B的“浓雾”是指小液滴,也不是固态,而D的“霜”是固态的冰,它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应选D 该题易错选为A,将凝华与升华混为一谈,这可以通过结果结果的状态来判断 6.分析: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理应叫升华,它是个吸热过程,干冰的升华会使其周边的温度降低,使周边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小液滴,这就是舞台上由干冰所产生的\白雾\ 该题环环相扣,只要前后相互搭配,不易使人产生错解但其次空易填错,认为这些\白雾\就是干冰升华后的CO2 物态变化学识点总结 1.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2.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而非晶体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