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 考前三个月复习冲刺 专题1 第2练 用好逻辑用语、突破充要条件课件 理.ppt
57页专题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练 用好逻辑用语,突破充要条件题型分析·高考展望逻辑用语是高考常考内容,充分、必要条件是重点考查内容,题型基本都是选择题、填空题,题目难度以低、中档为主.在二轮复习中,本部分应该重点掌握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区别、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求法、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与应用.这些知识被考查的概率都较高,特别是充分、必要条件几乎每年都有考查.常考题型精析高考题型精练题型一 命题及其真假判断题型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题型三 与命题有关的综合问题常考题型精析题型一 命题及其真假判断常用结论:(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同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等价;(2)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偶数;(3)只有p、q都假,p∨q假,否则为真,只有p、q都真,p∧q真,否则为假; (4)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一个命题与其否定不会同真假.例1 (1)(2015·安徽)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解析 对于A,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α,β关系不确定,A错;对于B,m,n平行于同一平面,m,n关系不确定,可平行、相交、异面,故B错;对于C,α,β不平行,但α内能找出平行于β的直线,如α中平行于α,β交线的直线平行于β,故C错;对于D,若假设m,n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n,其逆否命题即为D选项,故D正确.答案 D (2)(2014·湖南)已知命题p:若x>y,则-x<-y;命题q:若 x>y, 则 x2>y2.在 命 题 ①p∧q; ②p∨q; ③p∧(綈 q); ④(綈p)∨q中,真命题是(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当x>y时,-x<-y,故命题p为真命题,从而綈p为假命题.当x>y时,x2>y2不一定成立,故命题q为假命题,从而綈q为真命题.由真值表知,①p∧q为假命题;②p∨q为真命题;③p∧(綈q)为真命题;④(綈p)∨q为假命题.故选C.答案 C点评 利用等价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是判断命题真假快捷有效的方法.在解答时要有意识地去练习.变式训练1 (2014·重庆)已知命题:p:对任意x∈R,总有2x>0;q:“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p∧q B.(綈p)∧(綈q)C.(綈p)∧q D.p∧(綈q)解析 因为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所以对任意x∈R,y=2x>0恒成立,故p为真命题;因为当x>1时,x>2不一定成 立 , 反 之 当 x>2时 , 一 定 有 x>1成 立 , 故 “x>1”是“x>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q为假命题,则p∧q、綈p为假命题, 綈q为真命题,(綈p)∧(綈q)、(綈p)∧q为假命题,p∧(綈q)为真命题,故选D.答案 D题型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例2 (1)(2015·北京)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则“m∥β”是“α∥β”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m⊂α,m∥β α∥β,但m⊂α,α∥β⇒m∥β,所以m∥β是α∥β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答案 B(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则 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②a=b的充要条件是|a|=|b|且a∥b;③在△ABC中,sin A>sin B的充要条件为A>B;④在△ABC中,设命题p:△ABC是等边三角形,命题q:a∶b∶c=sin B∶sin C∶sin A,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又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反之,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②不正确.当a∥∥b且方向相反时,即使|a|=|b|,也不能得到a=b,故|a|=|b|且a∥b不是a=b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当A>B时,则有a>b,则sin A>sin B,故命题正确.④不正确.若△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b=c,sin B=sin C=sin A,即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条件;即c2=ab,同理得a2=bc,b2=ac,所以c=a=b,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命题p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答案 ①③点评 判断充分、必要条件时应注意的问题(1)先后顺序:“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能推出A,且A不能推出B;而“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是指A能推出B,且B不能推出A.(2)举出反例:如果从正面判断或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或错误不易进行时,可以通过举出恰当的反例来说明.(3)准确转化:若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綈p是綈q的充要条件,那么p是q的充要条件.变式训练2 (2015·湖北)设a1,a2,…,an∈R,n≥3.若p:a1,a2,…,an成等比数列;=(a1a2+a2a3+…+an-1an)2,则( )A.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B.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解析 若p成立,设a1,a2,…,an的公比为q,故q成立,故p是q的充分条件.取a1=a2=…=an=0,则q成立,而p不成立,故p不是q的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 B题型三 与命题有关的综合问题例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命题:∃x∈R,使x3+sin x+2<0的否定为:∀x∈R,均有x3+sin x+2<0B.命题:“若x2=1,则x=1或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或x≠-1,则x2≠1C.已知n∈N,则幂函数y=x3n-7为偶函数,且在x∈(0,+∞)上单调递减的充分必要条件为n=1D.函数y=log2 的图象关于点(1,0)中心对称的充分必要条件为m=±1解析 A:命题:∃x∈R,使x3+sin x+2<0的否定为:∀x∈R,均有x3+sin x+2≥0,故A错误;B:命题:若x2=1,则x=1或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且x≠-1,则x2≠1,故B错误;C:因为幂函数y=x3n-7在x∈(0,+∞)上单调递减,所以3n-7<0,解得n< ,又n∈N,所以n=0,1或2;又y=x3n-7为偶函数,所以,n=1,即幂函数y=x3n-7为偶函数,且在x∈(0,+∞)上单调递减的充分必要条件为n=1,C正确;整理得:m2+2m-3=0,解得m=1或m=-3,故m=1.所以,函数y=log2 图象关于点(1,0)中心对称的充分必要条件为m=1,D错误.答案 C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每一个命题逐一作出判断,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破解此类问题的前提条件.若需证明某命题为真,需要根据有关知识作出逻辑证明,但若需要证明某命题为假,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因此,“找反例”是破解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变式训练3 (2014·江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b,c∈R,则“ax2+bx+c≥0”的充分条件是“b2-4ac≤0”B.若a,b,c∈R,则“ab2≥cb2”的充要条件是“a>c”C.命题“对任意x∈R,有x2≥0”的否定是“存在x∈R,有x2≥0”D.l是一条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若l⊥α,l⊥β,则α∥β解析 由于“若b2-4ac≤0,则ax2+bx+c≥0”是假命题,所以“ax2+bx+c≥0”的充分条件不是“b2-4ac≤0”,A错;∵ab2>cb2,且b2>0,∴a>c.而a>c时,若b2=0,则ab2>cb2不成立,由此知“ab2>cb2”是“a>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错;“对任意x∈R,有x2≥0”的否定是“存在x∈R,有x2<0”,C错;由l⊥α,l⊥β,可得α∥β,理由是: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正确.答案 D高考题型精练1.(2015·课标全国Ⅰ)设命题p:∃n∈N,n2>2n,则綈p为( )A.∀n∈N,n2>2n B.∃n∈N,n2≤2nC.∀n∈N,n2≤2n D.∃n∈N,n2=2n解析 将命题p的量词“∃”改为“∀”,“n2>2n”改为“n2≤2n”.123456789101112C2.(2014·课标全国Ⅱ)函数f(x)在x=x0处导数存在.若p:f′(x0)=0;q:x=x0是f(x)的极值点,则( )A.p是q是充分必要条件B.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C.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高考题型精练123456789101112解析 当f′(x0)=0时,x=x0不一定是f(x)的极值点,比如,y=x3在x=0时,f′(0)=0,但在x=0的左右两侧f′(x)的符号相同,因而x=0不是y=x3的极值点.由极值的定义知,x=x0是f(x)的极值点必有f′(x0)=0.综上知,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答案 C高考题型精练123456789101112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x∈R,x2>0 B.∀x∈R,-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