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镇御驾泉尾矿坝勘察报告.doc

4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39707883
  • 上传时间:2022-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7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镇御驾泉尾矿坝勘察报告目录第1章 勘察工作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勘察依据、目的及任务 21.3 勘察工作的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3第2章 自然地理与气候气象 102.1 自然地理 102.2 气候气象 10第3章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113.1 地形地貌 113.2 地质构造 11第4章 坝区岩土工程条件 134.1 坝体的材料组成及其一般沉积规律 134.2 坝体碎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44.3 坝体尾矿的物理力学性质 154.4 坝体尾矿的动力性质 214.5 坝底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54.6 地震效应 26第5章 坝体浸润线条件 315.1 影响坝体地下水水位的因素 315.2 坝体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 315.3 坝体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 325.4 坝体地下水类型及坝体材料的透水性 325.5 坝体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335.6 勘察期间的浸润线位置 335.7 浸润线长期观测系统设置 34第6章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356.1 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评价 356.2 岩土参数统计与选用 37第7章 坝体尾矿固结历史特征分析 407.1 物理特征 407.2 力学特征 42第8章 结论与建议 448.1 结论 448.2 建议 45参考文献: 461第1章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1.1.1 场地位置泰御驾泉尾矿坝XX(御驾泉)尾矿坝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镇御驾泉村村北,距离张家洼镇约4公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有专用公路直通尾矿坝,交通方便。

      比例尺1:400000安市图片1 御驾泉尾矿坝交通位置图1.1.2 尾矿坝概况XX尾矿坝由设计,采用上游法筑坝,设计总坝高94m,总库容3590万m3,属大中型库(三级库,见本人所加下表)主要由初期坝、尾矿堆积坝及排水系统组成初期坝为滤水堆石坝(透水坝),高度29m,堆积坝高度65m,坝长1000m,最终堆积标高350m尾矿坝汇水面积1.93km2,坝内设7个周边多孔溢水塔,满足堆筑标高350m以下的排水、排洪要求1.1.3 尾矿坝现状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曾于1992年委托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对一、二、三期子坝(标高295m)进行了勘察现已堆筑至第十期子坝,标高316m(见图片2)由于原矿中含有大量红板岩,致使尾矿中矿泥含量大,放矿后形不成干滩,无法实现上游法筑坝随着坝体的增高和逐渐向库内延伸,坝体随之座落在尾砂和矿泥上面,为了保证安全筑坝,曾采用了碎石堆筑、旋流器沉砂护坡、土工布防渗等措施,虽然在碎石堆筑过程中有挤泥和固结作用,但对坝体的安全稳定仍构成较大威胁曾一度出现过坝体漏矿、滩面塌陷、外排水超标、子坝难以堆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坝体的安全和公司的生产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决定在316m水平改为中线法筑坝。

      为评价坝体的安全与稳定性,受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尾矿堆积坝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1.2 勘察依据、目的及任务1.2.1 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下列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标准进行:1、御驾泉尾矿坝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2、 《上游法尾矿堆积坝工程地质勘察规程》(YBJ11-86);3、《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7、《土工试验规程》(YBJ42-92)1.2.2 勘察目的及任务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尾矿坝加高至350m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提供依据和有关岩土工程参数根据上述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标准,本次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碎石、尾矿砂和尾矿土的厚度、性质、颗粒组成、密实程度、堆积规律及其分布,为稳定性分析提供地质岩性剖面;2、查明尾矿堆积物的密实程度和沉积规律,确定尾矿沉积层和碎石堆积层的状态和相应的物理力学及工程性质,提供稳定分析需要的岩性参数,为尾矿堆积坝继续加高的可行性及设计提供依据;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补排条件和变化规律,提供尾矿砂、尾矿土的渗透系数K等水文地质参数及勘察期间浸润线的位置;4、判定尾矿砂、尾矿土在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可能性;5、安装水平位移、沉降、浸润线观测设备,建立长期观测系统。

      1.3 勘察工作的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3.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考虑到尾矿坝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正常使用的后果,工程重要性等级按一级,考虑到尾矿坝坝体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场地复杂程度等级按一级,由于尾矿砂、尾矿土等特殊性土的存在,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二级,综合判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3.2 勘察工作的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根据委托任务书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本次勘察在广泛收集分析本场区及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取土、标准贯入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钻孔注水试验、波速测试、地脉动测试、室内试验分析(包括物理性质试验、固结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动三轴试验和共振柱试验)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并设置了长期观测系统1、勘察点布置根据“御驾泉尾矿坝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及现行规范、规程规定,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垂直于坝轴线布置3条勘探线,勘探线间距80~140m,勘探点由初期坝向第十期子坝方向按勘探线布置,共布置勘探点18个,其中钻孔13个,钻孔间距10~30m,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对比孔3个(距相应钻孔1.00m),十字板剪切试验孔2个(距相应钻孔1.00m)。

      勘探点位置由建设单位专业测量人员测放,采用日本产TOPCON GTS-211D型电子全站仪,并立标桩为志,经建设单位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开钻施工勘探点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孔口标高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基准点高程由建设单位提供2、钻探、取土主要用于查明碎石、尾矿砂和尾矿土的厚度及其分布规律,采取合格土样供室内试验分析,配合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及钻孔注水试验工作勘探点由初期坝向第十期子坝方向按勘探线布置,共布置钻孔13个,其中一般性钻孔7个,控制性钻孔6个,所有钻孔均为取土孔,其中标准贯入试验法液化判定专用钻孔4个,控制性钻孔以达到原自然地面以下1.00m~2.00m作为终孔依据,一般性钻孔以达到原自然地面作为终孔依据本工程野外施工利用2台DPP-100-3E型汽车钻机(见图片3),采用筒状合金钻具回转钻进,对上部碎石段采用无水干钻,跟管钻进(见图片4),局部碎石段采用冲击钻进,对尾矿段采用泥浆护壁钻孔开孔直径不小于Φ146mm,终孔直径不小于Φ89mm,钻探回次进尺一般为1.00m~1.50m,钻孔垂直度 0.5~1%采用快速静力压入法取土,取土垂向间距按土层的均匀程度确定,一般1.00m~2.00m,取土器为上海金勘产TB80A型敞口薄壁取土器,废土管长度0.25m,样筒长0.50m,筒径(外径)80mm(见图片5)。

      本工程共完成钻探582.30m/18孔,取Ⅰ级土样86筒,取Ⅳ级土样25件3、标准贯入试验(SPT)主要用于评价尾矿砂、尾矿土的密实程度,判定地震作用下尾矿砂、尾矿土产生液化的可能性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法(见图片6)标准贯入试验的垂向间距为1.00~1.50m液化判定专用钻孔为K3、K5、K10、K11,对地面下20m深度内的尾粉细砂和尾粉土,从贯入器中采取Ⅳ级土样进行粘粒分析本工程于K3、K5、K10、K11钻孔中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55次4、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DPT)主要用于评价碎石的密实程度,判定碎石层的均匀性及其力学性质指标等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脱钩法(见图片7)试验时连续贯入本工程于K3、K4、K5、 K10、K11钻孔中共进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29.10m5、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主要用于配合钻孔对尾矿进行力学分层,确定从钻孔中采取原状土样的深度,测定尾矿砂、尾矿土的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和贯入时的超孔隙水压力u,为分析尾矿砂、尾矿土的均匀性、密实度等提供依据孔压静力触探试验与钻探对比施工,与相应钻孔间距控制在1.00m以内,对上部碎石段采用套管护壁,试验自碎石层底面开始,采用浙江温岭南光地质仪器厂生产的WSY型孔压静力触探仪(见图片8),锥头截面积10cm2,滤水器位于锥头后的圆柱面上(见图片9)。

      本工程于T1、T3、T5钻孔中共进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51.40m,孔压消散点16点6、十字板剪切试验(VST)主要用于现场测定并计算饱和尾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及土的灵敏度St等指标,绘制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和灵敏度St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判定饱和尾粘土的固结历史等十字板剪切试验与钻探对比施工,与相应钻孔间距控制在1.00m以内,对上部碎石段采用套管护壁,试验自碎石层底面开始,采用浙江温岭南光地质仪器厂生产的WS-K型贯入式电测十字板剪切仪,十字板为矩形,高径比为2,板厚2mm(见图片10),十字板剪切试验点的位置根据地层确定本工程于T2、T4钻孔中共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10点7、钻孔注水试验(IT)主要用于查明坝体尾矿砂、尾矿土的渗透性,测定尾矿砂、尾矿土的综合渗透系数K等水文地质参数注水试验在钻孔内进行在稳定时间段内,单孔稳定延续时间不小于4h本工程于K3、K5、K10钻孔中共进行钻孔注水试验3次8、波速测试主要用于测定场地土的纵波速Vp、横波速Vs,计算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动剪切模量Gd、动弹性模量Ed及动泊松比μd等,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提供用于抗震设计的地基土的动力参数。

      波速试验采用单孔检层法(见图片11),垂向试验点间距为2.00m,并提供各岩土层的纵横波速值Vp、Vs、相应的动力参数(动剪切模量Gd、动弹性模量Ed和动泊松比μd等)及相关图表本工程于K3、K9、K13钻孔中共进行波速测试45点次9、地脉动测试主要用于确定场地的脉动卓越周期,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测试点位在场地中均匀布置,测定 X、Y、Z三个方向的地面振动周期为减少噪音对测试数据的影响,地脉动测试安排在夜间11:00~1:00之间进行本工程于K1、K8、K11钻孔附近共进行地脉动测试3点次10、室内试验为了全面评价尾矿砂、尾矿土的工程性质,对尾矿砂试样提供颗粒分析、密度ρ、比重GS、天然含水量ω、饱和度Sr、孔隙比e、渗透系数K、休止角Φ(水上及水下)等指标;对尾矿土试样提供密度ρ、天然含水量ω、比重GS、饱和度Sr、孔隙比e、渗透系数K、液限ωl、塑限ω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直剪抗剪强度指标C、Φ(快剪和固结快剪)、三轴剪切试验指标C、Φ(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及固结排水剪)、固结系数Cv、先期固结压力Pc等指标按邓肯—张应力应变非线性弹性模型,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时,提供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

      本工程共计完成静三轴试验(包括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及固结排水)10组对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的土样,主要测定等效振动周次下潜在破坏面上的地震总应力抗剪强度与初始有效法向应力的关系,初始应力条件下轴向总应变与振次关系,最大动剪模量与平均有效主应力的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