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体滑坡事故案例分享.ppt
17页1山体滑坡事故安全案例分山体滑坡事故安全案例分享享2目 录听 到 想 到做 到 12332018年7月27日,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保安镇杨畔村民委员会、老庄湾村民小组,背水沟附近,延长气田采气三厂的气井井场扩建时(已完钻2口井,正在钻进第三口井)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钻井队人员一死一伤,井场内井房冲至沟底,井场泥浆池垮塌,泥浆顺势流入干沟内,大量泥浆被土挤压至沟底,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目前事故正在调查中一、听 到4一、听 到5一、听 到6一、听 到7目 录听 到 想 到做 到 1238 一、为什么会发生山体滑坡?1、6-7月连续降雨(主要为阵雨、连阴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或其中软弱面,形成空隙水压力而诱发崩塌;7月份为当地集中降雨期志丹县全年平均降水量 2、开挖坡脚人工开挖边坡破坏自然斜坡力学平衡,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导致山体滑坡二、想 到9 一、为什么会发生山体滑坡?3、井场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湿陷性黄土,同时山体存在开裂等本质缺陷,属于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4、井场选择、扩推时未进行风险辨识与地质灾害勘查,对于崖坡未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造成山体“抗滑能力较弱”二、想 到10 二、为什么会发生泥浆泄露?1、为避免泥浆池泄露,钻井队将泥浆池开挖在井场崖边下,发生山体滑坡时,大量土方涌入泥浆池内,导致大量泥浆池与上清液外溢。
2、井场已实施2口气井、正在钻进第三口气井,预估现场泥浆量与上清液为1300方,在加上连续降雨使泥浆池液面上升,造成泥浆池抗冲击能力与承载能力下降,导致外溢3、滑坡山体角度约为70度,山体滑坡时突然释放大量能量,也是造成泥浆池外溢的主要原因二、想 到11 三、为什么会发生人员伤亡?1、现场山体滑坡,意外释放大量能量,造成在泥浆池附近作业人员伤亡2、钻井队住人房屋摆放在井场边坡,并位于泥浆池外溢路线上,泥浆与上清液流动时降低了房屋的摩擦力,产生巨大推力与浮力,将井场值班房冲入沟底,造成人员伤亡3、井场边坡多为虚方,在外溢泥浆与上清液冲击和渗透下导致边坡塌方4、钻井队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自然灾害辨识不到位,认识不足二、想 到12 四、为什么安全意识淡薄,未进行施工前的风险辨识?1、以往泥浆池在边坡发生垮塌或出现山体滑坡事故较多,但由于山体滑坡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与亡人事故较少,管理人员与钻井队存在经验主义与侥幸心理,认为连续降雨期间未发生事故,从心理上降低了对安全的警惕,只顾盲目赶进度,未对工作环境进行有效评估;2、日常监管未有效履行安全管理人员对钻前施工监管力度不足,重点对新推井场质量进行验收,未对特定季节和特定施工环境进行风险辨识 二、想 到13目 录听 到 想 到做 到 123 一、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严防类似事件发生 我们要深刻吸取此次事件经验教训,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培训,严肃剖析类似问题,并举一反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防控流程和承包商安全环保管理,强化安全环保责任落实。
二、加强风险隐患辨识,落实关键环节管控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风险辨识,不能因为同类施工只进行一次风险辨识,要根据不同外部环境、施工人员进行差异性评价要使用相关的HSE工具(LEC、JSA)进行专业的风险辨识,在辨识出的重点隐患要制定本安型安全措施,避免出现人员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质量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重点对易滑坡山体、泥浆池、人员住宿房屋进行安全评价三、做 到 三、建立汛期天气预警制度,做到精准防控每天八点发布一次天气预报信息,掌握汛情发展趋势,落实管控措施目前已安装上钻井场视频监控系统42个,场站3个在暴雨期间,基于风险辨识,准确判断,精准防控,对于存在潜在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引发较大生产安全环保事故(事件)的地方,提前做好停止作业、关井撤人保障措施四、“抢先抓早、抓早抓小”,提前开展汛前加固工作提高施工现场开工验收标准钻前井场完工后,安排钻井、安全、监督、外协及钻井队共同验收,确保井场崖坡坡比符合要求,从源头消除滑坡隐患同时要求井场周围、泥浆池等周围设置围堰,施工现场、营地设置合理排水渠,及时回填水冲暗洞,防止小洞不补成大洞,小问题不处置成大问题三、做 到 五、加强汛期交通安全管理。
严格汛期车辆交通管理,落实特殊天气交通管制制度,将承包商交通纳入管理范围,确因生产所需或应急出车,按要求办理特殊天气行车审批路单,落实管控措施,确保交通安全六、加强汛期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分区域选取实力强施工队伍签订应急抢险合同,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储备、更新防洪防汛应急物资,加强物资管理,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调拨有序、保障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三、做 到17案例分享结束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