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片断质量守恒定律.doc
4页教学片断 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起来回答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有时还会有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等现象通过复习的方式引入新的问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生锈的铁钉质量比未生锈时的质量大……然后让学生开始分组讨论上述问题,结果他们讨论的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就是火柴和酒精燃烧后质量变轻了,铁生锈后质量变大了,不过有细心的同学认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我并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视频播放两个实验(当时没有条件做实验),通过观看,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3)、“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4)、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 各种物质,如气体等。
3)与(4)都通过视频播放的,这样更直观些然后又从微观的角度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通过在黑板上画模型图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试着找出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最后,让学生总结: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五个不变:宏观:(1)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微观:(1)原子种类不变2)原子数目不变(3)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宏观:物质种类变 微观:分子种类变一个可能变:分子总数可能变最后,虽然提倡新课标的要求:自主、合作与探究,但由于条件有限,所以探究方面就不能进行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学生不能自己动手做实验,就不能更直观的得到答案,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这是本人09年刚开始工作的第一次公开讲课,虽然课前已经充分准备,但上过后仍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以后继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