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能源公司动力部3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规程.doc
42页久泰能源﹙内蒙古﹚公司 动力部 3×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规程第一章 锅炉本体结构简述1 锅筒锅筒内径为1600mm,壁厚为100 mm,筒体全长12564 mm筒身由P355GH钢板卷焊而成,封头采用同种材质钢板冲压而成锅筒内部装置由旋风分离器、水清洗装置、顶部均流板分离器、连续排污管、加药管等组成旋风分离器直径为ф315,共36只由旋风分离器出来的蒸汽经过水清洗装置穿过锅筒顶部的均流板分离器,然后由饱和和蒸汽引出管引入过热器系统在集中下降管进口布置了十字挡板,用以改善下降管带汽及抽空现象锅筒上除布置必须的管座外,还布置了再循环管座,吹灰管座,备用管座为防止低温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锅筒筒子壁直接接触,在管子与锅筒筒壁的连接处装有套接头,给水进入锅筒之后,一部分分配到水清洗装置,另一部分进入水容积中,给水沿锅筒纵向均匀分布锅筒内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下180 mm处,最高最低安全距离正常水位为上下各50 mm,锅筒上装有两只就地水位表及两只电接点水位表及平衡容器4套,可把锅筒水位显示在操纵盘上并具有报警的功能另外,锅筒还配有备用水位管座,可用于装设水位记录仪表,与电接点水位计共同监测水位。
为保障蒸汽的品质,降低炉水的含盐浓度,锅筒上装有连续排污管和炉内水处理用的加药管,排污率为1%所有取样点均为焊接并提供一次门、水位平衡容器等锅筒通过两套悬吊装置悬挂于炉顶钢架上,可沿轴向自由胀缩2 水冷系统水冷壁、炉顶均由膜式壁组成,通过水冷上集箱上的吊杆悬挂于钢架上,炉膛横截面为5280×10240 mm2;炉顶标高为37740 mm,膜式水冷壁由ф60×5和6×20.5 mm扁钢焊接而成燃烧室为ф60×5的膜式壁管组成,其上焊有固定耐火材料用的销钉,燃烧室上部与炉膛膜式水冷壁相接,下部与水冷风室及水冷布风板相接水冷风室由膜式水冷壁钢管组成,内焊销钉,以固定耐火材料,水冷布风板由ф60×5钢管及6×101扁钢组焊而成在扁钢上开有小孔与风帽相接炉膛部分分成左、右、前、后四个水循环回路,引汽管由ф159×12及ф219×16的钢管组成,5根ф325×25的下降管由锅筒引出后布置在炉前,再由ф159和ф133管子引入各下集箱在炉膛中上部处,布置有三片翼片水冷壁,各屏弯头部位敷设浇注料以防磨以上所用管材均为20G(GB5310-1995)无缝钢管 3 过热器本锅炉过热器分三级布置,分别由顶棚管过热器、低温蛇形管系、屏式过热器、高温蛇形管系组成,饱和蒸汽由锅筒上的饱和蒸汽连接管引入顶棚管、再进入悬吊管进口集箱,由悬吊管引入低温过热器;经过第一级喷水减温器减温引入炉膛中上部的屏式过热器,再引入高温过热器低温段,加热后经第二级减温进入高温过热器高温段,最后进入高过出口集箱。
过热器蒸汽由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引入炉顶集汽集箱,经主汽阀送往汽轮机低温蛇形管系、高温蛇形管系均由ф38的管子组成,为降低磨损均采用顺列布置过热器系统采用喷水减温减温器置于屏式过热器之前及高温过热器的高温段和低温段之间,这样既可保证汽轮机获得合乎要求的过热蒸汽,又能保证过热器管不致于因工作条件恶化而烧坏为保证安全运行,低温过热器采用20G和15CrMoG(GB5310-1995)的无缝钢管,屏式过热器采用12Cr1MoVG(GB5310-1995)无缝钢管,高温过热器高温段采用12Cr2MoWVTiB(GB5310-1995)的低合金无缝钢管4省煤器省煤器系三级布置,均为ф32×4的20G(GB5310-1995)无缝钢弯制的蛇形管组成,给水沿蛇形管自下而上,与烟气成逆向流动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采用立管式两级布置,上面一级为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下级为一次风空气预热器,空气分别由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送入,两级空气预热器均用ф50×1.5的焊接钢管制成烟气在管内自上而下流动,空气在管外横向冲刷,二次风经过两个行程后进入二次风管;一次风经三个行程,为便于更换和维修,分两组布置,上面一组两个行程,下面一组一个行程,一、二次风预热温度分别达到155/185℃,为使管箱在热状态下能自由膨胀,在管箱上部装置有膨胀节。
空气预热器设置安装露点测量装置的预留位置,空气预热器下部烟风接口距地面有足够的净空,供烟风道及除灰设备的布置考虑冬季气温-20℃时,排烟温度低不会对锅炉尾部受热面造成腐蚀空预器末级采用考登钢(10CuPCrNi-A)材质6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室、炉膛、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器组成,炉膛下部是密相料层,最低部为水冷布风板、布风板截面上均匀布置了风帽,经过预热的一次风由风室经过这些风帽均匀进入炉膛燃煤经设在炉前的4台给煤机送入燃烧室落煤口上方设置了播煤风二次风约占总空气量的45% ,经喷咀进入炉膛,喷咀分上、下两层布置,以利于燃烧调整和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整个燃烧过程是在较高流化风速进行的,炉温控制在800-900℃之间,含灰烟气在炉膛出口处分为左右两股,分别进入二个旋风分离器,被分离的细颗粒经过返料器返回炉膛循环燃烧,离开旋风分离器的烟气经过热器进入尾部烟道,随烟气排走的微细颗粒可由锅炉后部的除尘器收集,旋风分离器采用切向进气方式 ,可保证分离效率≥99%,由于分离效率高,保证了炉膛有足够的循环灰量,能减少尾部烟气含灰量,有利于尾部受热面的防磨为了降低返料温度,缩短起炉时间,增加密封性及运行的可靠性,在旋风分离器下部设置了两个水冷套。
每个水冷套由钢管和上下两个环形集箱焊接而成,管子上焊有销钉用来敷设高强浇注料,整个水冷套由下集箱支撑在返料器耐火材料上,整体向上膨胀,上集箱与锥形体固定耐火材料处设有膨胀缝,上集箱引出管与护板设有膨胀节以保证密封旋风分离器下端回料立管结构合理,确保分离效果,并避免噎塞或气流振动影响分离效果旋风分离器上部烟气出口管道即中心筒采用耐磨耐高温材料制造,出口管延长进入旋风分离器筒体一定长度以阻止烟气短路燃烧后的灰渣,较大颗粒的部分,可经炉底4个ф159的冷灰管排走,排渣口高度为1.8m并配备手动闸板门而较小颗粒的炉灰可以从旋风分离器下的返料器的细灰管排出,本炉为床上、床下动态点火,在风室后侧布置2个主点火器(每个800KG/H),床上布置4个辅助油枪(每个400KG/H),点火油为0#轻柴油,油压为2.45Mpa7构架和平台扶梯本炉构架全部为钢结构,可在地震烈度七度以下的地区安全运行,当安装在地震烈度七度以上的地区时,应考虑加斜撑的办法加固,钢架散装出厂,在现场拼装锅炉在炉顶和集箱、入孔、检查孔等部位布置了平台 ,以便观察,操作和检修,各平台之间有扶梯相接,为使上下扶梯方便,扶梯倾角均采用45°。
锅炉给煤机接口要伸出钢架外8炉墙由于采用膜式水冷壁、炉膛部分采用敷管轻型炉墙,旋风分离器、斜烟道、炉顶和尾部烟道用耐火砖或耐火混凝土和保温层砌成,其重量分别通过钢架传到基础考虑到炉墙受热面后的膨胀,对于炉墙面积较大的部分及其接合处设有膨胀缝,为了保证炉墙安全运行,炉墙升温和降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100-150℃之间并预留出相应的吹灰孔及配置相关的平台并提供接口处的密封件9锅炉范围内的管路布置锅炉采用单母管给水,给水通过给水操纵台,然后进入水冷套进口集箱,经水冷套加热后汇集到水冷套出口混合集箱,再由混合集箱从锅炉两侧引入省煤器的进口集箱,给水从省煤器出口集箱出来后,由省煤器出水管引入锅筒给水操作台和减温水回路除主、副给水调节阀和减温水调节阀及配套的电动执行器不供货外,其他所有本体阀门及调节阀等均在供方供货范围内在锅筒和省煤器之间以及锅筒的水冷套之间装有不受热的再循环管,为保证锅炉点火启动和停炉冷却过程中省煤器内水的流动,在升火和停炉过程中,开启再循环管路的阀门,这时由于省煤器管内和水冷套内水温较高,而产生自然循环使管子得到冷却在锅筒上装有连续排污管,在各水冷壁下集箱上分别有定期排污管,在需要疏水的各部件还配有疏水用的阀门和管路。
10锅炉所配安全附件在锅筒上设有两只就地水位计,以便直接观察水位,另配电接点水位计两只及平衡容器4套,可在控制室操作台上监督水位 ,并可在其二次仪表电气系统中引入高低水位的报警系统在锅筒上设置两只安全阀,在过热器出口集箱上设置一只安全阀,在锅筒、过热器出口集箱上设置有压力表11关于锅炉脱硫当锅炉燃用含硫量较高的燃料时,其脱硫是通过炉前给煤机向炉内添加0~2毫米的细粒石灰石来实现的,锅炉在满足其额定蒸发量的前提下要保证锅炉参数中规定的脱硫效率90%煤中所含硫分在燃烧后被固化在炉渣中,随炉渣排出12 锅炉形式及参数序号名称形式及参数1锅炉型号YG-240/9.8-M52额定蒸发量240t/h3锅筒工作压力11.4MPa4额定蒸汽压力9.8MPa5额定蒸汽温度540℃6给水温度205℃7热风温度184/155℃8炉膛出口温度890℃9排烟温度136℃10排渣温度≤100℃11锅炉效率91.5%12锅炉容积热负荷(BMCR)104.5KW/m313锅炉断面热负荷(BMCR)3410.5KW/m314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30%额定负荷15锅炉宽度(包括平台)21200 mm(含副钢架)锅炉深度(包括平台)26780 mm(含副钢架)锅筒中心线标高41400 mm锅炉本体最高点标高50380 mm16运转层标高8 m17汽包中心标高41.4 m18最大件重量67 T19点火方式床上、床下动态点火20减温方式喷水减温21除渣方式干式除渣22给水调节方式喷水减温23脱硫效率90%24脱硫剂掺烧钙硫比2.225空预器出口SO2浓度317.5mg/Nm326空预器出口NOX浓度248mg/Nm327空预器出口粉尘浓度7798 mg/Nm328地震烈度VI度第二章 锅炉本体检修第一节 锅炉参数及规格1、 锅炉设计参数项目单位设计值备注主蒸汽流量t/h240锅筒工作压力MPa11.4主蒸汽压力MPa9.8主蒸汽温度℃540给水温度205锅炉效率%91.5蒸汽温度汽包(饱和蒸汽)℃319顶棚管出口℃325悬吊管出口℃335低过出口℃416屏过进口℃405经I级喷水减温屏过出口℃442高过低温段出口℃509高过高温段进口℃498经Ⅱ级喷水减温高过高温段出口℃540风温空预器前℃常温一次风预热器后℃200二次风预热器后℃200总烟气流量Nm3/s烟气各段温度炉膛出口℃900高过前℃880高过后℃710低过后℃493省煤器后℃261.6二次风空预器后℃193.3一次风空预器后℃139.7项目单位工况备注烟道各段压力一次风预热器后压力Pa二次风预热器后压力Pa省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