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问题分析.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217490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6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儿科临床护理带教问题分析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必要环节儿科护理具有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家属多、工作繁重、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1】,对儿科护理学生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笔者对儿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1儿科护理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1.1带教老师方面1.1.1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带教能力有待提高一般医院会选择临床经验丰盛、有一定带教能力的老师带教,但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如老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再加上带教老师多未接受过教学理论培训,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无法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灵活多样、因人施教发展启发式教学和激励护生参与【2】,使护生被动接受知识,其发明能力和个性很难得到开展1.1.2教学时间与精力缺乏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护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儿科护理人员配备缺乏,同时由于儿科自身特点,如护理工作繁琐,护理工作随机性较高,较难掌握与患儿沟通技巧,且儿科患者住院天数相对较短,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快,工作量相对较大,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加班加点是常事,有时上完夜班碰到紧急情况也要继续工作。

      而带教老师很难抽出时间耐心讲解护理操作办法等知识,致使护生无法很快进入临床角色1.2护生方面1.2.1主观能动性差,不足工作热情现在很多护生都是独生子女,不足吃苦耐劳及贡献精神,实习时积极性不高,有的还抱着“毕业后我不会去儿科〞的心态另外中专护生年龄小,没有意识到工作压力,更有受当前医患矛盾影响,思想压力大,准备放弃护理专业,工作时往往比拟懈怠1.2.2专科理论知识不足,进入临床角色慢护生在学校理论学习时不重视儿科理论学习,而入科实习前又没有系统复习儿科理论知识,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不足认识;真正接触患者后往往不知所措,不能及时进入角色,或刚进入角色后又要到其他科室实习1.2.3临床操作不熟练由于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操作时往往有家长在旁边,护生在操作时往往有很大心理压力,显得紧张、害怕,很多家长怕操作失误拒绝护生操作,从而使护生失去很多锻炼时机同时,新仪器、新办法、新技术不断更新,护生学习这些新的操作理论知识又要有个过程,更不要说去具体操作了1.3社会因素方面现在的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是一个患儿几个家属,对护理的要求很高,对护生不足信任感,有的甚至会主动选择效劳对象而现在医疗纠纷很多,医患矛盾很突出,医院放手的积极性也不高,使实得护生在学习期间动手操作的时机更少。

      2对策2.1加强带教老师选拔、考核工作,强化其表率作用优化带教老师的选拔程序、选拔规范,选择学历高、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盛、教学能力和语言叙述能力强、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对选拔的老师医院内进行定期培训,除了教学目的、内容、讲课办法技巧等的培训外,还要注重心理学知识培训;同时,激励其外出加入各种护理培训班,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带教水平要加强对其的考核力度,新业务、新知识更新情况,教案质量情况,对考核优秀者优先评优评先等2.2加强对护生岗前培训,增强其责任心、使命感对刚入科的护生,前几天重点让其了解儿科环境,熟悉病房护理工作流程、责任划分,熟悉儿科规章制度、工作纪律,强调爱岗敬业精神等结合儿科情况让其先系统复习儿科护理学理论局部随着社会的开展,效劳意识的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效劳要求提高了,医患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2.3以护生为本,提倡更加人性化的带教模式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改变为教而教的旧模式,而要多与护生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关怀和保护护生,对护生从业态度有正确引导【3】在带教过程中,始终带领问题,启发护生去学习,查房时,结合具体病例,有针对性地讲解。

      尽可能发明动手操作的时机,先让其把操作过程说一遍,不对的地方及时更正,充沛理解操作要领和操作细节,操作时做到放手不放眼,必要时在旁进行协助,及时指出问题所在,及时改过,而不是把护生当作工具使唤为解决其理论知识缺乏的缺陷,每周定期开办知识讲座,同时讲座要有情景性,设置各种护理工作中情景,如何处理,如何应对,提高应变能力,学会与患者及其家长沟通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总之,护理临床带教是将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转化的重要过程,带教老师要不断改良带教办法,创新带教模式,从心理上多与护生沟通,提高其职业光彩感、使命感,提高其学习和理论操作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护生专业水平,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护理人才参考文献【1】伍小庆,吴利平.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中国医药指南,2008,9〔18〕:155.【2】陈利涛,蒲小红,甘秀妮,等.影响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带教因素分析及改革效果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8,22〔4〕:324-326.【3】罗泽玲,杜春萍,周钰.护理临床教学中教师角色模式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8,19〔1〕:40-4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