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学设计.pdf
11页1 / 11 麻雀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是生活主题的第二篇课文, 选择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 叙述了“我”打猎途中碰到的一个意外一只小麻雀被风吹落,猎狗欲吃小麻 雀,老麻雀飞下来想拯救自己的孩子, 最终“我”唤回猎狗离开作者通过神态、 动作描写,表现了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中, 要紧扣文章重点 (第 4、5 自然段),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 体会老麻雀“勇敢”与“胆怯”交织的双重性格同时要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 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庞然 大物的思想感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适当地放开手, 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嗅、奈、拯”等 6 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 13个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 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抓住描写老麻雀和猎狗动作的词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2.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 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 2 课时 2 / 11 1. 认识本课“嗅、奈、拯”等 6 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 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打猎、无可奈何”等词语 2. 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举动 1. 读写、积累并运用生字新词 2. 交流、学习、掌握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麻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体型,获得视觉上的观感 导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 吃草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早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 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哦 (生答麻雀)没错,说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鸟 麻雀请大家看看图中的这只麻雀,再回忆一下你们见过的麻雀,说说它们给你 的印象是什么吧!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它们又活泼,又机灵,又胆小,外貌非 常普通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认识一只特别的麻雀哦 2. 出示课题,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屠格涅夫 (18181883)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的创作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 主题鲜明, 结构 紧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代 表作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罗亭等猎人笔记描写了 俄国农奴制度下农奴的悲惨生活,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的黑暗和残酷,在俄国文 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节选自猎人笔记 2. 听音频朗读, 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 方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3 / 11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嗅(xi )到呆(d i )呆无可奈(n i )何巢(ch o)里牙 齿(ch )身躯(q )掩(y n)护( h )幼(y u)儿搏(b )斗庞 (p n )大力量( li n )愣(l n )住 会认的字:拯( zh n )救嘶(s )哑( y ) (2)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扌:掩(掩盖)护(保护)搏(搏击)打(敲打) 口:嗅(嗅觉)嘶(嘶哑)喊(喊叫)唯(唯一)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奈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大”撇、捺伸展盖下,“示”两点呼应 齿 上下结构止”两竖宜短,末笔横长,写在横中线上,下部略小 庞 半包围结构广”撇往左下长伸,“龙”右部整体略出“广” 易错提示: 嗅 右下部是“犬”不是“大”,不要漏写一点 巢 上部不要多写或少写,方向不要写反 齿 下部不要写成“凶” 庞 被包围部分是“龙”,不要写成“尤” (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 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预设:先出示狂风吹动树木的图片或视频, 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 “摇撼”, 再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可以理解成“摇动”的意思在阐述词 义的过程中要强调词语的适用范围,以免学生误用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预设:出示猎狗的图片,最好能突出它锋利的牙齿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 4 / 11 出对猎狗牙齿的主观感受, 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猎狗的牙齿在捕杀猎物时所起的 作用,从而体会句中“锋利”一词的准确性在学生明白“锋利”指兵器、工具 等尖而薄的基础上发问: 为什么人们也会用 “锋利”来形容某篇文章的语言?由 此发散到“锋利”的另一个释义,即抽象意义上的“尖锐”感受。
(3)可是因为紧张, 它浑身发抖, 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预设: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嘶哑”的嗓音是什么样的,如老师长时间讲课后 的声音或学生嗓子不舒服时的声音, 还可以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歌手的歌唱片段, 让学生重点体会它是一种“沙哑”的嗓音状态,一般出现在人或动物疲累、紧张 的情况下 (4)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预设:教师先展示猎狗和麻雀体型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庞大”的意 思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什么东西给大家带来“庞大”的感觉,教师 可适当进行提点,如高楼、高山、大树、长得很高的人,等等最后可以采用造 句的方式进行巩固 小结:这一次,我们又学到了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当然,理解词语的方法 并不仅限于这几种, 大家要从词语本身出发,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适合自己 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大家多多挖掘自己在学字识词方面的才能,争取找到自己独 特的小妙招 3. 指导词语归类 AAB式:悄悄地呆呆地慢慢地 4.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A.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我”、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B.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事情发展的顺序 C.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 保护小麻雀,并吓退了猎狗的故事。
预设: 引导学生抓住核心角色“老麻雀”,围绕它的举动进行总结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交代事情的 起因(“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被风吹落在地的小麻雀),接着叙述事情的 5 / 11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吓得猎狗慢慢后退) , 最后交代事情的结果(“我”带着猎狗走开了)老麻雀的举动让我们感受 到了(母爱的伟大) 预设: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借机总结规律, 凡是按 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文章, 只要抓住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进行概括, 再将 其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合作与交流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 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次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先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描述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 再进行层 次的划分和段意的总结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 不急于确认答案的正误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3自然段):讲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 下来一只小麻雀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 46自然段):讲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 掩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 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讲猎狗被“我”带走,小麻雀得救了。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弱小的老麻雀竟然逼退了庞大的猎狗,这场面多么令人震惊啊! 我们 都知道本文节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其实作者在这篇文章后面还写道: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 虔敬之情的鸟儿的英勇表现在哪里?“它的爱的激情”又是指什么?作者是 如何表达自己的虔敬之情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上解决 小结: 这节课上,我们共同学习了本课中的生字难词, 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 并且受到了一定的情感熏陶看到大家在课堂上的活跃表现,老师非常开心, (示例:同学这次在识字写字环节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让老师感到很惊 喜,希望你以后也能多多参与,主动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同学对词义的 理解真是太有一套啦, 你的很多想法给老师也带来了不少启发;和的朗 读既流利, 又充满感情, 老师和同学们都被你们的朗诵感动了呢同学划分 6 / 11 段落、概括段意做得非常准确, 是在课前做了预习准备吧?希望大家多向这些同 学学习,开动脑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学到的不仅有知识,还有方法 和思维,而这些才是获得知识的诀窍。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 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 强大力量 3. 理解作者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强大的思想感情 1. 品析句子,体会老麻雀动作的果断和其中蕴含的力量 2. 分析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听写生字新词,小组内互相纠正,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嗅到呆呆无可奈何巢里牙齿身躯 掩护幼儿搏斗庞大力量愣住 2. 指名串讲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其母爱永远是让人感动,令人敬佩的老麻 雀飞落下来的举动, 仿佛是一个母亲在向世界宣布: “我愿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我 的孩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老麻雀的内心深处,一起体会它的一片真心 7 / 11 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 自主交流,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无助的句子 B.找出文中描写老麻雀无畏的句子。
C.找出文中描写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仔细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语句,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了人物的心情? 2. 汇报展示,品析句子 (1)学生汇报圈画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品析重要语句讲重点) A.我顺着林荫路望去, 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 小翅膀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呆呆” “无可奈何”二词,体会作者对小麻雀神态描 写的准确和生动理解“无可奈何”在句中的意思,感悟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的 无助和可怜, 由此激发学生对小麻雀命运的担忧那么幼小的麻雀,却撞上了 “我”的猎狗,它会怎么样呢? 方法拓展: 神态描写就是对面部表情进行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 神态 的词语 神态描写的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它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 如: 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 子神态描写)爷爷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似的眼睛,尖尖的下巴 上飘着一缕银白的山羊胡须外貌描写) B.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 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猎狗的什么特点?读着这句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氛围?) 预设:抓住“大嘴”和“锋利”这两个词语,借助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 想象,感悟猎狗的凶狠, 进而体验文中的小麻雀面对猎狗时的紧张。
教师可用形 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表述,教师相机引导补充 8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