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当山导游词15篇(多篇汇编).doc
59页武当山导游词15篇 武当山导游词1(3057字)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代表飞扬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小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在我旁边的是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的车技相当娴熟,坐他的车请大家放心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你的放心、开心和舒心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武当山,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吧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古名太和山相传道教所尊奉的真武大帝曾在此得道飞升,所以改名武当山,意思是“非真武不得当之”它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传说武当山金顶原来被无量佛占着,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真武大帝相中了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 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三十三个大型建筑群落建筑线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顶,连绵四十华里,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米,宫观庵堂两万余间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护他这个北方起兵夺位的皇帝据说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批发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皇家的大力推崇使武当山名声大震,成为我国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游人香客到处观光朝拜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
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名带著名道士张三丰,这点我想喜欢武侠的朋友可能通过小说了解了一些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说了怎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是武当山大门,这是进入武当山景区的第一道门建于1988年,为六柱五孔仿古石雕牌坊,由136个构件卯榫建成高11.9米,宽21.6米,栏柱为八角形,底座前后嵌有抱鼓额坊刻有“武当山”三个遒劲大字,录自玉虚宫明永乐年间《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碑上相传,为明成祖朱棣亲书栏板、檐、椽刻卷云图案,气势雄伟壮观,是游人留影纪念的理想之地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照相,一会大家到游客中心门口集合好了,大家请随我转乘景区环保车,开始我们的武当朝圣之旅…… 磨针井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磨针井停车场磨针井,也叫纯阳宫,是一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道院,周围峰峦拱拥,翠林环绕,竹铺凉云,梅送暗香,被誉为:“竹月梅风巧相映”的胜境是以武当道教关于真武修仙故事为主体内容修建的 磨针井,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咸丰二年(1852)重建;1981年湖北省政府拨款修葺,恢复了原貌。
磨针井占地5000平方米,庙房52间,建筑面积1543平方米中国有句名言“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说的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事在磨针井,讲的确是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的故事磨针井里的铁杵、井以及供奉的神像,壁画都是围绕“铁杵磨针”的故事建造的 那么,道教又为什么要修此庙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希望大家在参观完武当山风景区后能够得到答案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磨针井道院,大家请看祖师殿前埋着两根碗口粗、半米高的铁针,乌黑发亮相传,净乐国太子(真武大帝幼年)得到玉清元祖紫气元君(女神仙)的指点,到武当山学道,因感年久不成,欲出山还家,紫气元君为启发他再坚信心,就变为一位老妇,坐在溪涧边磨铁杵,太子问:“干什么”?老妇说:“磨针”太子说:“这要磨到什么时候”?老妇说:“功到自然成”太子悟到了这个道理,返身回山修炼,终于得道飞升相传,净乐国太子入武当山学道修炼,意志不坚,欲出山还俗走到这里,其师紫气元君化为姥姆以“铁杵磨针”点化后,复回山中修炼,终于得道升天,成为北方的真武大帝殿前这两根大铁杵象征着老妇所磨的铁杵,这个宗教故事表现了中国人对事业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精神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
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冈峦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意指这里是人间的仙境,是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相信大家来此一游定会福寿安康、财源广进、而不虚此行殿内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时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几丈长的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至于它为什么要飞来这里,我想可能也是为这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石梁悬空深出2.9米,宽只有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由于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的人要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然后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毫无疑问,龙头香自从明朝建立以来,从上面摔下来的人不计其数,其情形惨不忍睹。
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焚烧龙头香,并立碑告诫大家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是对神的崇敬所以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象是浑然一体的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武当山导游词2(1834字) 游客朋友们: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转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饰栏崇台,层层叠砌登上崇台,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王光德主编《仙山武当》“紫霄岩”) [编辑本段] 景点集萃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
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其梁柱、檐椽、斗拱、门窗、瓦面、匾额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装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殿体坚固壮实,斗拱雄大,而门窗纹饰则刻工精细,技艺高超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因此,可以说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两仪殿,位于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琉璃瓦屋面殿后依岩为神龛,正面为棱花格扇门,安在前金柱上,与檐柱形成内廊,直通石殿面阔3间10.03米,进深3.9米,通高7.29米,殿前为著名的龙首石,俗称“龙头香”龙首石悬挑于绝壁外,前临万丈深渊 南岩宫整体布局是人工与自然巧妙融合的杰作古代画家笔下的“仙山琼阁”、“丹台晓晴”等意境,在南岩得到了真实的体现1996年,南岩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岩宫属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道教著名宫观,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的南岩上南岩之上林木森翠,山色秀美,其上接碧霄,下临绝涧,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风景最美的一岩据《太和山志》记载,唐宋时就有道士在此修炼,元代道士在此创建道观,至大元年(1308)“天乙真庆万寿宫”,元末建筑毁于大火,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时有大小殿宇六百四十余间,赐额“大圣南岩宫”,清末大部分建筑复毁。
现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原元君殿旧址上尚存玉皇大帝神像一尊,峨冠华衣,形态逼真宫外岩北有老虎口,岩南峰峦之上有梳妆台、飞升台等古迹 从紫霄宫行驶25公里至终点站乌鸦岭,经南天门,即达南岩胜境南岩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是武当山36岩中最美的一处唐宋以来就有道人在此修炼元代在此建有道观,明永乐十一年(14)在此营建殿宇640余间,清末被毁现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殿、圆光殿等遗迹从南天门入小天门,穿过碑亭,便是俗称脚蹬老虎岩的崇福岩远眺是圆光殿、南熏亭、近观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观、五师殿、方丈室、斋堂等遗迹龙虎殿是南岩著名的一景出龙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饰石栏的水井井水清香洌甜,犹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当最好的泉水之一从院落登上层层丹墀饰栏崇岩,是元君殿即大圣南岩宫遗址南岩周围还有滴水岩、仙侣岩、黑虎岩、红军洞、雷神洞、龙潭等,都是下临绝涧、峭壁千仞的景致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等建筑物。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转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饰栏崇台,层层叠砌登上崇台,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其梁柱、檐椽、斗拱、门窗、瓦面、匾额等,均用青石雕琢,榫卯拼装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殿体坚固壮实,斗拱雄大,而门窗纹饰则刻工精细,技艺高超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因此,可以说南岩石殿的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两仪殿位于石殿右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壑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琉璃瓦屋面武当山导游词3(1949字) 游客朋友: 太子坡,亦名复真观,位于武当山城区南17.5公里,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壑,左临天池,雨时飞瀑千丈,晴时郁郁葱葱走过复真桥是一条光明大道,直通太子坡山门,寓意只要真心修炼,你的光明就是眼前穿过四道门就是下十八盘,故道如带,此建筑充分利用陡险岩下一片狭窄的坡地,纵横序列布局,使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是武当山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大观之一。
我们一起登石级、过石桥,顺古神道而行,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