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周书宇文护传》原文及翻译 (1).doc
2页《周书宇文护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晋荡公护,字萨保,太祖之兄邵惠公颢之少子也幼方正有志度,特为德皇帝所爱年十一,惠公薨,随诸父在葛荣军中太祖之入关也,护以年小不从普泰初,自晋阳至平凉,时年十七太祖诸子并幼,遂委护以家务,内外不严而肃太祖尝叹曰:“此儿志度类我大统初,加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邙山之役,护率众先锋,为敌人所围,都督侯伏侯龙恩挺身捍御,方得免护坐免官,寻复本位十五年,出镇河东,迁大将军与于谨征江陵,护率轻骑为先锋,昼夜兼行,乃遣裨将攻梁临边城镇,并拔之并擒其候骑,进兵径至江陵城下城中不意兵至,惶窘失图护又遣骑二千断江津,收舟舰以待大军之至,围而克之太祖西巡至牵屯山,遇疾,驰驿召护护至泾州见太祖,而太祖疾已绵笃谓护曰:“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济诸子幼小,寇贼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护涕泣奉命行至云阳而太祖崩护秘之,至长安乃发丧时嗣子冲弱,强寇在近,人情不安护纲纪内外,抚循文武,于是众心乃定先是,太祖常云“我得胡力”当时莫晓其旨,至是,人以护字当之寻拜柱国太祖山陵毕,护以天命有归,遣人讽魏帝,遂行禅代之事自太祖为丞相,立左右十二军,总属相府太祖崩后,皆受护处分,凡所征发,非护书不行。
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护问稍伯大夫庚季才曰:“比日天道何如?”季才对曰:“荷恩深厚,敢不尽言顷上台有变,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此则享期颐之寿,受旦、召之美,子孙常为藩屏不然,非复所知护沈吟久之,曰:“吾本志如此,但辞未获免耳公既为王官,可依朝例,无烦别参寡人也自是疏之1-5节选自《周书宇文护传》,6节选自《资治通鉴》)译文:晋荡公宇文护字萨保,是太祖的哥哥邵惠公宇文颢的幼子他年幼时正直有气度,特别受到德皇帝的喜爱十一岁时,邵惠公去世,他随同各位叔伯父在葛荣的军队中太祖入关之时,宇文护因为年幼没有跟随普泰初年,他从晋阳来到平凉,当时十七岁太祖的儿子们都还年幼,于是就把家中的事务委托给宇文护(掌管),全家上下不需严格整治就庄敬和睦太祖曾感叹道:“这个孩子的志向气度像我大统初年,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在邙山战役中,宇文护率领军队作为先锋,被敌军包围,都督侯伏侯龙恩挺身抵御,才幸免于难宇文护因罪免除了官职,不久又恢复了原来的官位大统十五年,外出镇守河东,升任大将军与于谨一起征伐江陵,宇文护率领轻装骑兵为先锋,日夜赶路,又派裨将进攻梁国周边城镇,全都攻下,并活捉了梁国巡逻侦察的骑兵,军队一直进逼江陵城下。
城中守军没有料到大军已到,惊惶失措宇文护又派二千骑兵切断长江渡口,收缴船只以待大军大军到达之后,包围了江陵,并将其攻占太祖西行巡视到牵屯山,得了病,通过驿站急召宇文护宇文护到泾州会见太祖时,太祖已经病危太祖对宇文护说:“我的身体已到了这种地步,一定是无法治好了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敌寇尚未平定,天下的大事,托付给你,你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泪流满面,接受了命令行至云阳,太祖驾崩宇文护隐瞒了太祖去世的消息,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当时太祖嫡长子年纪尚幼,强敌就在附近,人心不安宇文护治理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于是人心才安定下来从前,太祖常说“我有胡人相助”,当时没有人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到了这时候,人们以宇文护的字来解释它不久授官柱国大将军太祖安葬完毕,宇文护认为天命有了归属,派人劝说魏帝,于是发生了禅让的事情从太祖担任丞相开始,就设立了左右十二军,全部隶属相府太祖死后,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调度,凡是征发调动,不是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施行宇文护府第驻守的禁卫部队,人数超过宫廷,事情不论大小,都由宇文护先决定后再奏闻皇上宇文护问稍伯大夫庚季才说:“近日来天文星象怎么样?”季才回答说:“受到您深厚的恩泽,怎敢知无不言。
刚才上台星有变化,晋公您应该归政给天子,请求回家养老这样就能享年高寿,受到周公旦、召公的美名,子子孙孙常为国家重臣不然,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宇文护沈吟很久,说:“我本来的志向就是这样,但是经过推辞没有得到同意你既然是天子的官员,可以按照朝廷的规定,不用麻烦你特意来见寡人了从此以后对他疏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