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doc
6页教科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3分)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长 ___________ ________ . (2)用激光打出的小孔直径 _______ ___________ . (3)黑板的面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 mm、25.2mm、25.1 mm、27.2 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的错误的,它是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_______ 3.10月31日晚,江西省运动会女子甲组4×100米接力比赛,赣州市代表队以47.51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目的省运会纪录获得冠军运动员要顺利交接棒,接棒时两运动员应该保持相对______观众是根据_______________来判断运动员快慢的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 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 小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 是______________。
5.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________某飞机的速度是2倍音速,则这架飞机5秒内飞行的距离是___________ (声速取340m/s)图3图26.图2所示的是专门用来监测公共场所噪声强弱的工具噪声监测仪.此时仪表上的示数为 50.5________,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7 .身高1 .7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 .5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 .5m时,他在镜子中的像到镜的距离是 m,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8.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 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 米9. 图3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这一情景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二、选择题(共23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0~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 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 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0.下列错误的是( ) A.没有零刻度线刻度尺也能用来测量长度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11.一个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 ,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12.运动会上,l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 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3.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8.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白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14.在“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中,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大乐队里,竟然没被齐宣王发现.因为南郭先生在乐队演奏时 ( )A.提高音调 B.降低音调C.增大响度 D.减小响度1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三、作图与计算题(共28分,第17每小题各6分,第18.19.小题8分)17.(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A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 (2)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18..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
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 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l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 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七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19..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四. 实验与探究题共26分,20.21每空2分,22(1),(3)小题每题4分,(2)小题每题4分)20: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9所示的实验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甲 乙21.:用右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 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 (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2) 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 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 “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 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____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曰的速度是 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 3) 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教科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答题卡一. 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1)____ _____(2) ___ _____(3) ___ ___ 2. _____ ___________ 3._____ ___________ 4.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_______ ___________7.___________ ___________8.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9.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3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0~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 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 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0111213141516三.作图与计算(共28分,第17每小题各6分,第18.19.小题8分)17.18.19.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6分,20.21每空2分,22(1),(3)小题每题4分,(2)小题每题4分)20. _____ ___________21.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2.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