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套【含板书及教学后记】.doc

68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211730265
  • 上传时间:2021-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6KB
  • / 6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课题: 第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北京人的发现以及北京人的特征难点:北京人的特征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课时安排本课共1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过程、小结、作业等)备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教学过程: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3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 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

      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两个远古居民的代表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及导学与训练 板书设计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3、打制石器和使用天然火二、北京人 4、北京人过群居生活1、北京人的发现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意义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教后记 指导学生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展望提高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么生活的?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课题: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 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教学方法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课时安排本课共1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过程、小结、作业等)备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一: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探究问题二:推测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听取意见、归纳出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再扩展到对两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响,从而向学生灌输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四)巩固小结 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及导学与训练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一、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二、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教后记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地望着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当这种挑战来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细心观察并发现了摇头的同学,使得这一环节更有意义,激活了学生思维 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总是考虑能否按课前准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需要、情感没有真正地被重视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到学生身上 我相信,对学生多一份关注,他会还你一个惊喜。

      展望提高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课题: 第3 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过程与方法通过看“祭祖活动”后交流相关传说、学生演绎原始部落首领的选举等活动,培养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炎帝和黄帝对人类的贡献难点:为什么说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课时安排本课共1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过程、小结、作业等)备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讲授新课一、炎黄联盟出示问题: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

      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分析第13页材料研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三、尧舜禹的“禅让”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 “人文之祖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及导学与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