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必修2

1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0496297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2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掌握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对比中苏两国在20世纪末所进行的改革实践,探究苏联改革的失败给我国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内外政策。2内容农业工业(1)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2)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3)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4)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1)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2)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3)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评价(1)意义: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2)局限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提出的“20年建成

      2、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混易错赫鲁晓夫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只是局部调整。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2内容工业农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采取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3.评价(1)意义:收到了一定效果。(2)局限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4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图解识记图示法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易混易错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但最终使苏联陷入危机边缘。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2措施(1)从根本上触动经济体制。(2)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3)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3弊端(1)提出了“

      3、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2)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行。4结果:改革失败,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思维点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易混易错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主题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的改革材料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张建华俄国史这段材料用赫鲁晓夫的墓碑及其解读,准确地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划线部分指出了改革的意义,指出了改革的局限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提示进步的因素: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反动的因素:改革

      4、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材料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材料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为“8.4%”“7.1%”“2.8%”。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停滞。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提示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材料“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

      5、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材料中划线句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据材料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提示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异侧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结果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失败原因未改变原有经济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同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一、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进展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2经

      6、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1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

      7、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答案C解析通过“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可知,此举实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2(2018漳州高一检测)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取消粮食及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推行小组包工奖励办法。这些举措()A改变了苏联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状态B成为苏联经济体制变革的开端C一定程度上提升苏联农业生产能力D借助市场关系推动农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措施主要涉及农业领域,无法体现改变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故A错误;苏联经济体制变革是从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开始,故B错误;材料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斯大林模式给农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正确;材料中措施没有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故D项错误。3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

      8、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故选C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对旧体制的改革,但成效如何不得而知,故A项表述不当。B项中的“行政手段”表述不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经济手段,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企业是否“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排除D。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0社会总产值4.23.31.82国民收入4.33.21.04劳动生产率3.33.13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答案D解析A项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发生在19531964年,C项发生在1991年,时间不符;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

      9、夫上台并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见成效,故选D项。5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家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三个标题的特点,回顾选项中各位领导人的改革措施,可判断出这一时期是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重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全面,涉及经济、政治、思想、外交等方面;普京执政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根据“使苏联实行改造”和“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等信息可知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夕。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岳麓版必修2》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