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8 做活土地文章 助力农民增收——xx乡创新“132”模式激活土地推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9页
  • 卖家[上传人]:神***
  • 文档编号:122336116
  • 上传时间:2020-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做活土地文章 助力农民增收*市*乡创新“132”模式激活土地推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目前,全国局部偏远乡镇,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或就近市县务工,村里剩余人员多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居多,生产能力大大减弱。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缺少有技术、有能力、有目标的青壮年来引领。*乡就是这样一个农业大乡,是一处偏远的山区乡镇,地形以30度角以上的丘陵为主,气候干旱,年降雨量少,基本都是靠天等雨。农业以百姓分散种植黄烟、丹参、黄芩、桑蚕为主,多成散乱、零星状态,形成了条不长、块不大、不成规模、效益不高的状态。是省级扶贫工作重点乡镇,共有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25个,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4346户10146人。为了破解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难题,做活土地大文章,*乡立足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对接市土地发展集团,强化以亩均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的新理念新思路,聚力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易地搬迁和土地增减挂钩“三大板块”并驾齐驱,突出做活土地文章,积极探

      2、索土地大流转,推行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现代农业运营模式,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关键词】土地整治 合作社经营 乡村振兴 一、背景情况*乡丘陵起伏,人少地多,全乡对空面积1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1万口人,人均耕地2.8亩。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增多,留守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导致大量土地抛荒撂荒,而且土地大多分散在农户手里,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多由一个农户流转到另一个农户手里,规模小而且分散,规模化集中经营得不到实施,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了全乡脱贫攻坚和现代农业发展。二、主要做法土地活、全盘活。*乡挖掘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对接市土地发展集团,把土地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132”模式,做活土地大文章,整出了发展空间,治出了美丽环境,改出了蓬勃发展的乡村新风貌。(一)“1”就是一个机构,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做保障。该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国土所、派出所、综合执法、交管所等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做活土地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土地发展集团制定实施方案,对责任领导、具体

      3、任务、参与部门逐项进行明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实施。将土地工作列入全乡重点工作督查范围,由乡党政办、考核办开展全程督导、一线督导,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制度,严格督查,公正考评,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亮身份、表态度、见行动”,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沿,不畏艰辛,担当作为,加班加点抢进度抢节点,带动全乡上下形成了苦干实干、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为项目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二)“3”就是三大板块,化零为整,盘活土地资源。聚焦土地效益低、碎片化的现状,立足各村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易地搬迁、增加挂钩“三大板块”,化零为整,盘活土地资源,增加土地附加值。第一,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向耕地要效益,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一方面,针对丘陵地形,结合各村的实际,探索“土地整治+精准扶贫”、“土地整治+乡村底蕴”、“土地整治+山水林田湖草”三种模式,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造荒山荒滩、中低产田,改良土壤,建成集中连片、高质量、高标准基本农田。累计完成3万余亩土地综合整治,惠及37个村

      4、,新增耕地面积5400亩,村集体平均增收4.5万元。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开荒护坡、增设灌排、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先后完成硬化道路20336米,极大方便了农民耕种;建设泵房11座、蓄水池9个,铺设管道9922米,水库清淤7座,砌块垒砌115.5万块,架设电路7925米,水利设施实现全覆盖,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等雨的局面。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地形复杂、耕地细碎化和田坎系数大等突出问题,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集中连片的整治效果,为规模化发展中药材、黄烟、桑蚕、果蔬等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扎实开展易地搬迁,开启精准脱贫“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一方面,科学规划,精准落实“搬迁谁”。针对部分村庄多年未进行规划,村子小、乱、落后,房屋低矮,道路泥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通过召开乡、村两级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仔细讨论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出严格详细的搬迁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通过公开宣讲政策,公开评议对象,公示评议结果,把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在搬迁对象识别上下足“绣花”功夫。最终确定把小*、*和大*三个省

      5、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整村搬迁至乡驻地。先后完成总投资1.9亿元,涉及964户、约2300口人,共建设青年二层安置房801套,老年房144套,圆了贫困村老百姓几代人都没有实现的住楼梦,彻底转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突出产业支撑,激活提升“造血力”。村民搬迁后,对原村旧址进行拆迁,在增加耕地指标的同时对腾出的土地进行整理复垦,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形成了以桑蚕、中药材、黄烟和林果为代表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擦亮“中药材之乡”品牌,发展特色医养结合项目,变“输血”为“造血”,为壮村富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拓宽了精准扶贫的路子。第三,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把闲置资源变资金,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一是选准试点,强力推进。在全面分析研判乡村实际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选择地处乡村结合部、班子强、有强烈发展愿望的*山、*、*、*四个村为试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完成拆旧房屋5453间,涉及1183户3645人。二是公平公正,让利于民。

      6、成立30人评估小组,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评估、让利于民的原则,坚持一把尺子卡到底,对项目区内房屋结构、性质面积、树木种类规格等地上附属物,统一摸底丈量登记,接受监督,打消村民的顾虑。通过“四议两公开”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要求。三是四个结合,合理开发。探索把增减挂钩工作与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增加村集体收入相结合、与农村宅基地专项清理整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219名党员干部实行包人包户,做好具体工作,现场有了“主心骨”,激发了群众“推倒残破旧房子、腾出良田兴产业”的积极性,新增720亩建设用地指标,价值1.8亿元,为破解*建设用地土地瓶颈问题,贡献*力量。以“造地增粮富民”为重点对新增耕地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助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准了突破口,为实现“清零”“倍增”找到了切入点,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长期受益。(三)“2”就是两种模式,内外兼修,推动产业发展。有了成片的土地后,如何发挥效益、推动富民强村成了下一步工作的关键。*乡聚焦土地规模经营,坚持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并重,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

      7、的“*模式”。第一种模式,就是借助外力,争引工商资本注入,实现土地与资本牵手。一方面,以*村为样本,实施“工商资本+合作社”模式运营。该村与*志强石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种植合作社、农民工协会,并与企业签订兜底协议,企业控股80%,村集体与村民占股20%,整村流转土地和荒山2300亩栽植桃树。以三年(盛果期)为界,盛果期前,企业每年给村集体30万元、进行效益兜底。盛果期后,村民、村集体与企业按比例进行分红。同时,村民身份转变为企业股东和雇工,*村企业与农户成立合作社的种植模式,通过发展果品种植、乡村采摘旅游,走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既解决传统农业中资金不足、品种不良和产品出口不畅的问题,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流转前亩均收入900余元,现在最高亩收入达到过去的近六倍。另一方面,以解家河为样本,实施“工商资本+产业园”模式运营。由志强石业有限公司出资整建制流转土地3200亩,建成解家河特色产业四季生态采摘园,由企业成片管理农村土地,缩小土地管理单元格,用工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管理农业,对土地、基础设施、品种、技术、投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真正实现土地规

      8、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有机化种植管理。改良农村土地,改革原有的传统型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种植,走上有机生态农业之路。企业每年支付村集体6.5万元作为村集体的保底收益,用于村贫困户脱贫,贫困户优先获得打工的权利,不用背井离乡就能领取股金+工资的双分子钱,村民土地产出效益猛增,平均亩增加收入4000余元,开辟了产业扶贫新路径。第二种模式,就是激发内力,集体引领群众参与,铸就产业振兴“*模式”。*村现有196户,600口人,与全乡大多数村一样,该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占青壮劳力的40%以上,在家人员基本都是“386199”(妇女、儿童、老人),半数以上的农户因老人年迈体衰难以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作任务,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田撂荒抛荒。村党支部针对这些苗头性问题,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逐户进行走访统计,逐人进行征求意见,了解群众真实意愿,做细做实基础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起全村人的意志和力量,顺理成章的推出并实施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整村大流转、成立三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新模式。尽管土地问题十分敏感,但是在该村整村土地大流转过程中完全尊重群众意愿,未出现一例群众上访事件

      9、。二是创新经营模式。党根据本村党员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水平较高,同时都是生产经营能手和大户的实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由员干部挑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成立了中药材、黄烟、桑蚕三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由有技术经营优势的三名党员干部出任合作社理事长,把全村群众统一纳入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让过去零星分散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初步实现了统一规划种植、统一生产经营、统一采收销售、统一收益分红的“四统一”模式,2018年,全村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18万元,同比降低生产成本60%,亩均增收800元。同时,通过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大力倡导使用有机肥,既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让农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建立轮作体系。*村对标乡党委政府实施的“三区一带”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发挥交通、水利等方面优势,将全村2020亩耕地进行了科学整合,重点打造四个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片区:桑园大片500亩,黄烟大片520亩,中药材大片700亩,杂粮种植片300亩。通过建立中药材、黄烟、桑蚕、杂粮四大区域科学轮作体系,有效克服了因多年重茬种植导致的中药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的难题,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土地的耕种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三、经验启示(一)做活土地,要转变思想。做活土地文章,助推乡村振兴,关键是思想要转变。当前农村贫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更主要的是思想上的贫困,思想观念的保守、滞后,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乡通过召开全乡动员大会、入村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政策,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做活土地文章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增加集体收入,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各项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做活土地,要为了群众。*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做活土地文章的始终,秉持一颗公心,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让群众真关注、真理解、真支持、真配合、真认可、真满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做活土地,要敢于创新。做活土地文章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乡聚焦农村发展中工商资本不敢投

      《8 做活土地文章 助力农民增收——xx乡创新“132”模式激活土地推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 做活土地文章 助力农民增收——xx乡创新“132”模式激活土地推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