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病理学总结

1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58162160
  • 上传时间:2023-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一.动脉粥样硬化(AS)1.发病机制(1)各种机制导致的血脂异常是发病的始动性生物化学变化;(2)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是脂质进入动脉壁内皮下的最早病理变化;(3)进入内膜的脂蛋白发生修饰,主要是氧化修饰;(4)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导致动脉内膜脂纹和纤维斑块的出现;(5)修饰的脂质具有细胞毒性,使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局部出现脂质池和分解的脂质产物。这些物质与局部的载脂蛋白等共同形成粥样物,从而出现粥样斑块并诱发局部炎症反应。2.病理变化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顺序。(1)脂纹的形成:由于受到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有害因子的影响,造成血管内皮损伤,LDL被内皮细胞摄取,并被氧自由基氧化生成氧化LDL。单核细胞受多种趋化因子的影响进入血管内皮下间隙并转化为巨噬细胞。氧化的LDL能被巨噬细胞摄取,巨噬细胞摄入的脂质愈来愈多就形成了泡沫细胞,泡沫细胞聚集形成脂纹。除了巨噬细胞吞噬氧化LDL形成泡沫细胞以外,另外中膜平滑肌细胞(SMC)也发生增生和迁移等变化,并摄取脂质也可形成泡沫细胞,这是肌源性泡沫细胞。脂纹的构成主要是这两种泡沫细胞组成。(2)纤维

      2、斑块的形成:由SMC大量增生,穿插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之间,加上大量胶原纤维、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其下方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SMC、细胞外脂质及炎细胞等。纤维斑块的特点是:肉眼观为灰黄色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斑块呈瓷白色。(3)粥样斑块的形成:是在纤维斑块的基础上形成的。泡沫细胞坏死崩解,释放出许多溶酶体酶,促进其他细胞坏死崩解,逐渐演变成粥样斑块。粥样斑块的特点:肉眼观,动脉内膜面见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表层的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多量黄色粥糜样物质。镜检:胶原纤维玻璃样变,SMC埋藏在细胞外基质中。深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其内富含细胞外脂质,并有胆固醇结晶、钙盐等。(4)复合性病变:在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可继发以下病变:1)斑块内出血:斑块内新生的血管破裂,形成斑块内血肿,可致斑块突然肿大,甚至使管径较小的动脉完全闭塞,导致急性供血中断。2)斑块破裂:纤维帽破裂,粥样物自裂口溢入血流,遗留粥瘤性溃疡,入血的粥样物成为栓子可导致栓塞。3)形成血栓:病灶处的内皮损伤和粥瘤性溃疡,使动脉壁内的胶原纤维暴露,

      3、血小板在局部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可加重血管腔阻塞,导致梗死;如脱落,可致栓塞;血栓亦可发生机化再通。4)钙化:钙盐沉着于纤维帽及粥瘤灶内,严重者,其硬如石。5)动脉瘤形成:严重的粥样斑块引起相应局部中膜的萎缩和弹性下降,在血管内压力作用下,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张,称为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可致大出血。3.主要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于动脉分叉、分支开口及血管弯曲的凸面。(1)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病变多发生于主动脉后壁和其分支开口处。发生在腹主动脉的病变最严重,其次是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再次是升主动脉。可以引起粥瘤性溃疡并发生附壁血栓,也可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瘤主要见于腹主动脉,破裂后,可导致致命性大出血。(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AS中对人类构成威胁最大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伴发冠状动脉痉挛,后者可使原有的管腔狭窄程度加剧,甚至导致供血的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及相应的心脏病变的心脏病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3)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动脉

      4、瘤多见于Willis环。后果:脑萎缩;脑梗死(脑软化);形成动脉瘤,小的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脑出血及相应临床表现。(4)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常累及肾动脉开口处或其主干近侧端。后果:肾血管性高血压;肾梗死。梗死机化后肾收缩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缺血性梗死,甚至坏疽。 二. 高血压1.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1)病变分三期:1)机能紊乱期基本改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可伴有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无血管及心、脑 、肾、眼底等器质性改变。2)动脉病变期细动脉硬化,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可累及全身细动脉,具有诊断意义的是肾的入球动脉和视网膜动脉。最早可在眼底检查中被发现,表现为视网膜动脉反光增强,或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小动脉硬化主要累及肌型小动脉。内膜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增生,内弹力膜分裂。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伴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力肌型及弹力型动脉。大动脉无明显病变或伴发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表现血压进一步升高持续于较高水平,失去波动性。ECG显示左心室轻度肥大,尿中可有少许蛋白。3)内脏病变期心脏:左心室因压力性负荷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

      5、向心性肥大:左心室壁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大,甚至略缩小。离心性肥大:向心性肥大继续发展,肥大的心肌细胞与间质毛细血管供氧不相适应,加上可能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供血不足,心肌收缩力因而降低,发生失代偿,逐渐出现心腔扩张。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肾的病变: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病变。镜检:肾入球动脉发生玻璃样变,肾小球缺血可引起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健存的肾小球发生代偿性肥大,形成肉眼可见的无数红色细颗粒,称之为颗粒性固缩肾。随着病变的肾单位越来越多,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少数可进展为尿毒症。脑的病变:脑血管病变可出现一系列脑部变化。a.高血压脑病:由于脑血管病变及痉挛致血压骤升,引起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为高血压脑病。b.脑软化:细动脉病变可引起脑组织缺血,进一步发展成为脑软化。c.脑出血: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基底节、内囊等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亦常发生硬化。眼底检查特点:a呈银丝样改变,血管迂曲,颜色苍白,反光增强。b动静脉交叉处呈静脉受压现象。c严重者视乳头发生水

      6、肿。d视网膜渗出和出血,患者视物模糊。(2)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中青年,血压显著升高,尤以舒张压明显,常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较早出现肾衰竭。可继发于缓进型高血压,但常为原发型。特征性病变为: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累及肾。增生性小动脉硬化突出改变:内膜显著增厚,内弹力膜分裂,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胶原纤维增多,使血管壁呈同心圆层状增厚,如洋葱皮状,血管腔狭窄。坏死性细动脉炎:细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发生纤维素坏死,镜下呈深伊红染色并有折光感,可见核破裂及不等量的炎细胞浸润。肾的病变:肾表面平滑,可见多数斑点状微梗死灶,较早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并有血尿和管型尿,常于一年内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引起死亡。该类病变亦可见于脑和视网膜。3.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1)各种机制引起Na+潴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致心排血量增高;小动脉壁含水量增高,致外周阻力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Ca2+的浓度增加,致动脉壁的SMC收缩增强。(2)功能性的收缩。凡能引起血管收缩物质(肾素、茶酚胺、内皮素等)增多的因素,都可通过这种途径引起血压升高,如:长期精神不良刺激,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

      7、制平衡失调,皮层下血管中枢收缩冲动占优势。交感神经兴奋收缩血管作用可致肾缺血,从而刺激球旁的细胞分泌肾素。肾素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后者在经过肺肾时,形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直接引起细小动脉强烈收缩,外周阻力升高,同时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终致血压升高。(3)多种基因变化,影响肾钠的排出、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对收缩性刺激的反应性等等,参与发病环节。三.风湿病风湿病发病机制:倾向于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即链球菌细胞壁的C抗原(糖蛋白)引起的抗体可与结缔组织(如心脏瓣膜及关节等)发生交叉反应;链球菌壁的M抗原(蛋白质)的抗体引起心肌及血管平滑肌交叉反应。1基本病变风湿病主要是结缔组织发生的炎症。根据是否发生肉芽肿,可表现为:(1)非特异性炎。急性期后,可不遗留任何病理状态,也可因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而导致纤维化及纤维性粘连。(2)肉芽肿性炎。典型病变分为三期:1)变质渗出期:病变部位结缔组织发生粘液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同时有充血、浆液、纤维素渗出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局部可查到少量免疫球蛋白

      8、。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病灶部位的心脏组织细胞聚集、增生。当它们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后,转变成为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Aschoff cell)。此期约持续23个月。风湿小体,即Aschoff body,阿少夫小体,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共同构成的特征性肉芽肿。为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3)纤维化期或愈合期:肉芽肿中的纤维素样坏死物被溶解吸收,风湿细胞转变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细胞间出现胶原纤维,使原来的风湿小体逐渐纤维化,最终成为梭形小瘢痕。此期约持续23个月。2各器官的病变特点(1)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病最有危害性的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又以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最多见,常引起慢性瓣膜病并影响心脏功能。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心瓣膜。又以二尖瓣最常累及,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受累。肺动脉瓣一般不被累及。侵犯的瓣膜一般都在左心室,而右心室一般不侵犯,左心室又以二尖瓣为主。病变早期为浆液性心内膜炎,严重者可有Aschoff小体形成,并可形成疣状赘生物,常成串珠状单行排列于瓣膜闭锁缘,与瓣膜粘连紧密,故这种心内膜炎又称为疣状心内膜炎。疣赘物的特点

      9、:肉眼观呈灰白色半透明,一般不易脱落。镜下为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的白色血栓。部位:主要生于二尖瓣的心房面和主动脉瓣的心室面的闭锁缘上。病变后期:疣赘物可发生机化。2)风湿性心肌炎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心肌小动脉附近的结缔组织先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继而形成Aschoff小体。反复发作者间质内小体发生纤维化,形成梭形小瘢痕。此外,尚可见到非特异性心肌炎改变,间质浆液渗出,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可见空泡变性和坏死改变。3)风湿性心包炎病变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炎症可为局灶,或累及整个心外膜组织,在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可见到Aschoff小体。当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心外膜表面有一层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腔内可有大量浆液渗出形成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时,X线检查心脏呈梨形。“绒毛心”是此病的特点:由心外膜表面渗出的纤维素随心脏跳动而成绒毛状。恢复期因心包表面纤维素性渗出未被溶解吸收而发生机化粘连,可发生缩窄性心包炎。四.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内膜炎属于无菌性心内膜炎,心瓣膜上形成的是无菌性血栓性疣赘物。而由病原菌直接侵袭心内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叫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心瓣膜表面形成的血栓性疣状赘物含有病原微生物。此病又分为急性、亚急性两类,以亚急性为最常见。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心内膜炎是由致病力相对弱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炎,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是草绿色链球菌,常侵犯已有病变的瓣膜,如风湿性心内膜炎时,或并发于先天性心脏病;行修补术后的瓣膜亦易被感染。最常侵犯二

      《病理学总结》由会员新**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总结》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