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建筑识图与构造 第9章 屋顶

收藏

编号:34436321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90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2-15
  
19.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建筑识图与构造 第9章 屋顶 建筑 构造
资源描述:
屋屋顶CONTENTS01一 屋顶概述02二 平屋顶目录四 台阶与坡道五 电梯与自动扶梯 03 三 坡屋顶学习目标1.掌握屋顶的类型及排水方式2.掌握平屋顶的构造和做法3.掌握平屋顶的保温和隔热措施4.掌握坡屋顶的承重结构类型5.掌握坡屋顶的构造和做法9.1 屋顶概述01屋顶作用承重作用承重作用承受作用于屋顶上的风、雨、雪、检修设备的荷载和屋顶的自重等围护作用作用防御自然界的风、雨、雪、太阳辐射和冬季低温等影响装装饰作用作用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立面和整体造型有很大的影响屋顶作用Step 01满足坚固耐久的要求Step 02满足防水和排水的要求Step 03满足热工设计的要求Step 04满足防火的要求.Step 05满足建筑艺术的要求屋顶类型-平屋顶(a)挑檐平屋顶(b)女儿墙平屋顶(c)挑檐女儿墙平屋顶图1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指坡度小于3%的屋顶,如图1所示。平屋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且呈平面状的屋顶可做成露台、屋顶花园等。屋顶类型-坡屋顶(a)单坡顶(b)硬山两坡顶(c)悬山两坡顶(d)四坡顶(e)卷棚顶(f)庑殿顶(g)歇山顶(h)圆攒尖顶图2坡屋顶坡屋顶通常是指坡度在3%以上的屋顶,如图2所示。坡屋顶排水迅速,保温、隔热性能好,造型美;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屋顶类型-其他类型(a)双曲拱屋顶(b)砖石拱屋顶(c)球形网壳屋顶(d)V形网壳屋顶(e)筒壳屋顶(f)扁壳屋顶(g)车轮形悬索屋顶(h)鞍形悬索屋顶图3其他类型的屋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屋顶结构,如拱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网架结构等,如图3所示。这类屋顶多用于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中。屋顶坡度的形成(a)材料找坡(b)结构找坡材料找坡:又称垫置坡度,是指将屋面板水平搁置,然后在屋面板上采用轻质材料铺垫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常用的找坡材料有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结构找坡:又称搁置坡度,是指将屋面板倾斜地搁置在下部的承重墙或屋面梁及屋架上而形成屋面坡度的一种做法。屋顶排水方式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挑出外墙的檐口自由落下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如图所示。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如图所示。根据雨水管位置的不同,有组织排水可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屋顶排水方式-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外排水是建筑中优先考虑选用的一种排水方式,一般有挑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等形式屋顶排水方式-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内排水是在大面积多跨屋面、高层建筑及有特殊需要时采用的一种排水方式。内排水可使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内雨水管,再由地下管道将雨水排至室外的排水系统,如图所示。9.2 平屋顶02平屋顶基本构造保护层保护层防水层防水层找平层找平层保温层保温层隔热层隔热层找坡层找坡层隔汽层隔汽层结构层结构层平屋顶防水(a)热熔法(b)冷粘法卷材的铺设1.卷材防水又称柔性防水,是用胶黏剂黏结卷材做成防水层进行防水的。其特点是能适应温度、震动、不均匀沉降等变化,整体性好,不易渗漏。施工中可采用热熔法和冷粘法铺设,如图所示。2.涂膜防水也称为涂料防水,是在屋面基层上涂刷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一层有一定厚度和弹性的整体涂膜,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一种防水屋面形式。平屋顶细部构造-泛水泛水是指屋顶上沿所有垂直面所设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等的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是最容易漏水的地方,必须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如图所示。平屋顶细部构造-檐口檐口是屋面防水层的收头处,其构造方法与檐口的形式有关。檐口有无组织排水檐口、有组织排水檐口等,如图所示。其构造要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收头处理,二是滴水线处理。(a)无组织排水檐口(b)有组织排水檐口1密封材料;2卷材防水层;3鹰嘴;4滴水槽;1防水层钢压条;2附加层;3密封材料;5保温层;6金属压条;7水泥钉。4水泥钉;5金属压条;6保护层。图檐口平屋顶细部构造-雨水口雨水口的类型有直管式雨水口和弯管式雨水口两种,如图所示。防水层和附加防水层伸入水落口不应小于50mm,并应黏结牢固,同时应安装铸铁篦子,以防杂物流入造成堵塞。(a)直管式雨水口(b)弯管式雨水口图雨水口平屋顶细部构造-检修口不上人屋面应设检修孔。为防止雨水流入,检修孔应高出屋面并加上盖板。检修孔的泛水处增设防水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设在混凝土压顶圈下,如图所示。平屋顶细部构造-伸出屋面管道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为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且在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加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如图所示。平屋顶细部构造-屋面水平出水口屋面水平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和护墙,附加层在平面上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收头设在混凝土踏步下,如图所示。平屋顶细部构造-女儿墙女儿墙作为建筑的非结构构件,在设计构造上必须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相关规定,其构造如图所示平屋顶的保温材料纤维材料散状材料散状材料整体材料整体材料保温材料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构造方案、材料来源、经济指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常见的屋面保温材料如图所示。平屋顶的保温设置1.正铺法。正铺法铺设的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从而形成封闭式保温层。为防止室内蒸汽会上升进入保温层,避免保温材料受潮,通常要在保温层之下做一道隔汽层。2.倒铺法。倒铺法铺设保温层的屋面称为倒置式屋面,其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从而形成敞露式保温层。它的优点是防水层不受太阳辐射和剧烈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不受外来作用力的破坏平屋顶隔热-通风隔热屋面架空通风隔热屋面是在屋面设置架空层进行通风隔热的,其构造要点主要有:架空层高度为180300mm,与女儿墙拉开距离不小于250mm,采用砖墩架空,如图1所示。顶棚通风隔热屋面是利用顶棚与屋面间的空间进行通风隔热的,即在檐墙上开设通风口使内部空气流通,带走屋面传导下来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如图2所示。图1 架空通风隔热屋面图2 顶棚通风隔热屋面平屋顶隔热-蓄水隔热屋面蓄水隔热屋面是指在屋顶设水池蓄水,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大量消耗晒到屋面的太阳辐射热,从而达到降温隔热的目的。蓄水隔热屋面不宜在寒冷地区和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物上使用。平屋顶隔热-种植屋面种植屋面是在屋面堆填轻质土壤,种植植物或草皮,利用植被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热,从而达到降温隔热的目的,如图所示。平屋顶隔热-反射降温屋面反射降温屋面是在屋面铺设浅色砾石或涂刷反光材料进行隔热的。它可与其他隔热措施综合使用。如图所示为反射降温屋面及反射隔热材料。9.3 坡屋顶03坡屋顶的承重结构(a)横墙承重结构(b)屋架承重结构(c)梁架承重结构坡屋顶的承重结构1横墙承重横墙承重是指将房屋的内、外横墙砌成尖顶形状,在上边直接搁置檩条来承受屋面传来的荷载,如图(a)所示。2屋架承重屋架承重是指由多个杆件组合而成的整体屋架。屋架支承在纵向外墙或柱上,上边搁置檩条来承受屋面传来的荷载,如图(b)所示。3.梁架承重梁架承重是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由柱和梁组成排架,檩条搁置于梁间将排架连成一个完整的骨架,承受屋面传来的荷载,如图(c)所示。坡屋顶的屋面-冷摊瓦屋面冷摊瓦屋面是在椽条上钉挂瓦条后直接挂瓦的屋面,如图所示。这种屋面构造简单、经济,但雨雪易从瓦缝中飘入室内,通常用于南方地区质量要求不高的建筑中。坡屋顶屋面-木望板瓦屋面木望板瓦屋面是在檩条上铺钉1520mm厚木望板,木望板上铺油毡,在油毡上顺着水流方向钉顺水条,然后在顺水条上面平行于屋脊方向钉挂瓦条并挂瓦,如图所示。这种屋面的防水及保温隔热效果均比冷摊瓦屋面好,但耗用木材多、造价高,多用于质量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中。坡屋顶屋面-钢筋混凝土挂瓦板屋面钢筋混凝土挂瓦板屋面是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挂瓦板作为屋面基层,在挂瓦板上直接挂瓦。挂瓦板综合有檩条、屋面板、挂瓦条三者的功能,有双肋板、单肋板和F形板三种,如图所示。坡屋顶屋面-钢筋混凝土板瓦屋面由于保温、防火或造型等的需要,可将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或现浇平板作为瓦屋面的基层,在其上盖瓦。盖瓦的方式有两种,如图所示。坡屋顶屋面-金属板屋面金属板屋面是用金属面板(压型钢板、彩色压型钢板、压型铝合金板、金属夹芯板等)、金属型材(轻钢型材、铝合金型材)等作为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兼有围护和装饰作用,如图所示。坡屋顶细部构造-屋脊屋脊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防水垫层应顺流水方向铺设和搭接,如图所示。坡屋顶细部构造-檐口钢筋混凝土檐口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并延伸铺设到混凝土檐口内,如图所示。坡屋顶细部构造-天沟天沟部位应沿天沟中心线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宽度不应小于1000mm,铺设防水垫层和瓦材应顺流水方向进行,如图所示。坡屋顶细部构造-泛水阴角部位应增设防水垫层附加层,泛水带与 瓦 搭 接 应 大 于150mm,并应黏结在下一排的顶部,如图所示。坡屋顶细部构造-出屋面管道阴角处应满粘铺设防水垫层附加层,附加层沿立墙和屋面铺设,宽度均不少于250mm,防水垫层应满粘铺设,沿立墙向上延伸不少于250mm,金属泛水板、耐候型自粘柔性泛水带覆盖在防水垫层上,上部迎水面泛水带与瓦搭接应大于300mm,并应压入上一排瓦的底部,下部背水面泛水带与瓦搭接应大于150mm,如图所示。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识图与构造 第9章 屋顶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4363212.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