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专题29闺怨诗歌5练

收藏

编号:34054651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62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1-07
  
2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29 诗歌
资源描述:
闺怨诗歌5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夜啼 李 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注],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 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滔,符国秦川人,被徙沙州(今敦煌),其妻苏氏。滔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2)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作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注]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 回文机:织璇玑图的布机。十六国时前秦苏蕙因其夫窦滔被徙沙州(今敦煌),而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凡八百四十字,宛转循环皆可诵读,后世传为佳话。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施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答: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张 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乌啼夜深。 (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说说“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两句妙在何处。 答: (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解析 1.(1)本诗描绘出傍晚时分归鸦栖枝,织锦秦川女空房中思念丈夫,自伤孤寂的情景。“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营造)了凄凉的气氛,奠定了诗歌的感伤基调。 (2)①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川女思亲念远的孤苦做铺垫。 ②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 ③“隔窗语”“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④“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答出两点即可) 2.(1)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2)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而问卖卜人,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长夜未眠的思妇自然就“恨”卖卜人。以对卖卜人的“恨”来反衬对丈夫的思念之切。 3.(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 本题以品味关键字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分析人物情感方面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从景与情的关系方面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回答问题先要通读全词,明确大体意思。“在天涯”表示远行;“恨极在天涯”,恨远在天涯之人。“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山月”这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这样第(1)题中的“恨”自然就是一种思念至极却又不能相见的怨恨之情了。回答第(3)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思妇的感情的。 4.(1)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关系:“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词作的题目和“千里念行客”等词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抒情词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在这首词中该句是首句,有起兴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即可作答。 (2)本题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而用来研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的“泪”。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5.(1)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来比喻心上人渐淡的情意,用田间飞舞的蝴蝶来比喻女子纷乱的思绪。两句构成鲜明对比,将女子内心的幽怨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哀婉动人。 (2)下阕融情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词人借助梨花、新月、惊乌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惨淡的意境氛围。女子夜晚独自在花下焚香祈祷,盼望远行的情郎归来,相思无果,只能在梦中找寻。把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思念之情写得绵绵无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专题29闺怨诗歌5练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0546518.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