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三级下册数学计划.pdf
6页第一单元章节计划表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2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 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在二年级的除法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列竖式计算的经验,为这单元的学习垫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 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难点: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教学设想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 形成经验;结合实物操作让学生能理解每一步的含义,加深记忆课时分配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1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1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1 集邮(有余数的除法验算)1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1 讲故事(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1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第二单元章节计划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感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图形的运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这些现象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有生活经验,学习起来应该不难教学目标1. 借助折一折, 看一看等操作活动, 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难点单元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单元难点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设想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课时分配内容课 时合计轴对称(一)1 4 课时轴对称(二)1 平移和旋转2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第三单元章节计划表教材分析1、 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2、笔算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度年级,是孩子跨入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 同时,三年级时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性的重要过渡阶段学生一般能列竖式计算,但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导致失分,有的学生往往不看清题目要求,带的没有进行验算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部分学生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算法,学生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存在马虎,书写不工整,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检查等不良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单元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单元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设想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课时分配找规律(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1 队列表演(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1 队列表演(二)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1 电影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1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练习三1 第四单元章节计划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质量单位的概念, 所以教材把这些内容都安排在两个问题情境中进行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质量问题的知识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是对质量单位的认识,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量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接触过轻重的问题体验,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同时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来认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千克、 克、吨的具体概念,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体验性的操作活动,如称一称,掂一掂,看一看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和体会记忆。
教学目标1、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了解“ 1 千克、 1 克、1 吨有多重”,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 结合感知物体质量的情境,能用体验的方法来思考和感受物体的轻重,会用质量的概念来表述物体的重量大小3、 结合生活实际,会用秤来称物体的轻重,能解决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4、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千克、克、吨,亲身体验1 千克和 1 克有多重,了解 1 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2、掌握“1 千克=1000克” 、 “1 吨=1000 千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设想1、让学生在实际的称一称和掂一掂中感知轻重,并反复地用“估、称、掂”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并建立质量观念2、明确单位换算关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课时分配有多重1 课时1 吨有多重1 课时第五单元章节计划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是在学生对于线的认识的基础上,扩大到对面的感知和认识。
本单元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给学生充分的知觉和体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环节中,对比感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操作中总结计算面积的方法,进而找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为后面认识更多图形的面积服务学情分析对于面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都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所以对于面积的含义,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把它与学习过的线的知识混淆,因此引导学生感知和认识面与线的区别是认识面积的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2、运用感性思维,通过触摸和比较来感知面积,并认识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通过操作来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面积换算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 体会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米的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3、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4、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想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来感受面与线的区别,通过折一折,拆补或计算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2、 通过介绍来认识面积单位,再通过做一做,说一说,比一比等手段来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 能更准确地用知性的思维来感知物体面积的大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课时分配什么是面积1 课时面积单位1 课时长方形的面积1 课时面积单位的换算1 课时练习四1 课时课题第 1 课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结合“ 分桃子 ” 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 难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师生教学互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