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19页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花窗图案中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2.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小的细胞是淋巴细胞,直径约为0.0000061米,将数据0.000006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6.1×10−5 B. 0.61×10−5 C. 6.1×10−6 D. 0.61×10−6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3+a=a4 B. a6÷a2=a3 C. (a2)3=a5 D. a3⋅a=a44.下列调查中,应作全面调查的是( )A. 飞机起飞前零部件的安检工作 B. 了解全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C. 了解现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D. 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m2+n2=(m+n)2 B. m2−n2=(m−n)2C. m2−3mn+2m=m(m−3n+2) D. −m2−2mn−n2=−(m−n)2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F平分∠BOC,∠1=2∠2,则∠COF的度数为( )A. 60°B. 70°C. 75°D. 80°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A. y=x+4.50.5y=x−1 B. y=x+4.5y=2x−1 C. y=x−4.50.5y=x+1 D. y=x−4.5y=2x−18.若(x+1)(x2−3ax+a)的乘积中不含x2项,则常数a的值为( )A. 13 B. −13 C. 3 D. −39.若分式方程3x−ax2−2x+1x−2=2x有增根,则实数a的取值是( )A. 0或2 B. 4 C. 8 D. 4或810.如图1,图形A、图形B是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先后按图2、图3的方式放置在同一个正方形中.若知道图形②与图形⑤的面积差,则一定能求出( )A. 图形①与图形②的周长和 B. 图形④与图形⑥的周长和C. 图形①与图形②的周长差 D. 图形④与图形⑥的周长差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要使分式1x−2有意义,x的取值应满足______.12.因式分解:2x2−8= .13.将容量为100的样本分成3个组,第一组的频数是30,第二组的频率是0.4,那么第三组的频率是 .14.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x−y=4ax+2y=a+6的解满足2x+y=1,则a=______.15.如图,将一条对边互相平行的纸带进行两次折叠,折痕分别为AB,CD.若CF//HB,若∠1=α,则∠2的大小为______.(用α的代数式表示)16.若m满足方程2m2+2m−3=0,则2m2−32m2−6=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8分)计算:(1)(−2)2−(π−3.14)0+(12)−1;(2)(1+a)(1−a)+a(a+3).18.(本小题8分)解方程(组):(1)2x−y=3x+2y=4;(2)41−x=2xx−1+1.19.(本小题8分)先化简,再求值:(2x−3x−2−1)÷x2−2x+1x−2,然后再从1,2,3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并代入求值.20.(本小题8分)某学校开展了校园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解这次活动的效果,学校从1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测试满分100分,得分x均为不小于60的整数),并将测试成绩分为四个等第:基本合格(60≤x<70),合格(70≤x<80),良好(80≤x<90),优秀(90≤x≤100),制作了如图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由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抽取学生的总人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良好”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全校学生都参加测试,请你根据抽样测试的结果,估计该校获得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21.(本小题8分)如图,∠1=∠2=40°,MN平分∠EMB.(1)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3的度数.22.(本小题10分)某校为了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计划种植甲、乙两种花共300棵,其中甲种花比乙种花的2倍少60棵.(1)求甲、乙两种花种植的数量.(2)若学校安排11人同时种植这两种花,每人每小时能种植甲种花5棵或乙种花4棵,应分别安排多少人种植甲种花和乙种花,才能确保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23.(本小题10分)基础体验:(1)若实数a,b满足a+b=3,ab=1,求a2+b2的值.进阶实践:(2)若实数x满足x(5−x)=3,求x2+(5−x)2的值.对于(2),甲和乙两位同学给出了以下看法,甲同学:已知条件中有一个方程,一个未知数,可以求出x的值,但是这个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有些困难.乙同学:本题中的x与(5−x)隐含了一个数量关系,通过设元的方法可以将其转化为第(1)题的形式求解.请你参考甲、乙两位同学的看法,解答第(2)小题.24.(本小题12分)小宁与小波两位同学在学习“平行线”后进行了课后探究:素材提供:“两块相同直角三角板,两条平行线”.三角板ABC与三角板DEF如图2所示摆放,其中∠ACB=∠DFE=90°,∠BAC=∠FDE=60°,l1//l2,点A,B在直线l1上,点D,E在直线l2上.动手实践:将三角板沿着直线平移或旋转能形成丰富的图形,也能得到许多有趣的结论.问题解决:小宁将三角板ABC向右平移.(1)如图1,当点F落段BC上时,求∠BFE的度数.(2)如图2,在三角板ABC向右平移过程中,连结BF(初始状态E,F,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记∠BFE=α,∠CBF=β.①当点F在BC右侧时,试探究α与β的数量关系.②小宁发现,当点F在BC左侧时,α与β的数量关系将发生改变,那么此时α与β的数量关系是______.(3)思维拓展:小宁和小波一起将两块三角板旋转,如图3,小宁将三角板ABC绕点A以每秒1°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同时小波将三角板DEF绕点D以每秒2°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设时间为t秒,∠1=t°,∠2=2t°,且0≤t≤60,若边AC与三角板DEF的一条边平行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答案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本选项的图案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本选项的图案不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本选项的图案不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本选项的图案不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熟知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是关键,注意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答案】C 【解析】解:0.0000061=6.1×10−6,故选:C.根据科学记数法的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整数.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答案】D 【解析】解:A选项,a3与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原式=a4,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原式=a6,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原式=a4,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合并同类项判断A选项;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判断B选项;根据幂的乘方判断C选项;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判断D选项.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掌握am⋅an=am+n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A 【解析】解:A、飞机起飞前零部件的安检工作,应作全面调查,故A符合题意;B、了解全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应作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C、了解现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应作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D、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应作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熟练掌握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 【解析】解:A、m2+n2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不符合题意;B、m2−n2=(m−n)(m+n),故此选不符合题意;C、m2−3mn+2m=m(m−3n+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m2−2mn−n2=−(m+n)2,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别利用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是解题关键.6.【答案】C 【解析】解:∵OE⊥AB,∴∠EOB=90°,∴∠1+∠2=90°,∵∠1=2∠2,∴∠1=60°,∠2=30°,∴∠BOC=180°−∠2=150°,∵OF平分∠BOC,∴∠COF=12∠BOC=75°,故选:C.根据垂直定义可得:∠EOB=90°,从而可得∠1+∠2=90°,进而可得∠1=60°,∠2=30°,然后利用平角定义可得:∠BOC=15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垂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A 【解析】解:因为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所以y=x+4.5;因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所以0.5y=x−1.所列方程组为y=x+4.50.5y=x−1.故选:A.根据“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A 【解析】解:(x+1)(x2−3ax+a)=x3−3ax2+ax+x2−3ax+a=x3−(3a−1)x2−2ax+a.∵(x+1)(x2−3ax+a)的乘积中不含x2项,∴3a−1=0.∴a=13.故选:A.先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化简整式,再根据积中不含x2项得关于a的方程,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整式,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答案】D 【解析】解:方程两边同乘x(x−2),得3x−a+x=2(x−2),由题意得,分式方程的增根为0或2,当x=0时,−a=−4,解得,a=4,当x=2时,6−a+2=0,解得,a=8,故选:D.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确定分式方程的增根,代入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的定义:在分式方程变形时,有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即代入分式方程后分母的值为0或是转化后的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