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荀子读书笔记.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1869227
  • 上传时间:2018-08-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荀子读书笔记荀子读书笔记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在先秦儒家中自成一派,而他的代表作《荀子》更是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荀子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荀子读书笔记 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句常常出现在在我们的话语,便出自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荀子》 在《荀子》一书中,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是《天论》 、 《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这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荀况大胆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他说:如其把天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当作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如其顺从天而颂扬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时坐等它的恩赐,怎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荀况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成为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况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彻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相术他说: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只要思想方法对头,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头,也免不了成为小人人们的祸福与人的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这就揭穿了唯心主义相术的骗人把戏反映荀况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主要表现在《解蔽》 、《正名》 、 《劝学》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况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凝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偏也'他认为,人们认识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个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们纠正了片面认识,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对正道三心两意则必然迷惑这就强调了认识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在《正名》篇中,荀况强调了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说:人都有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听觉器官才能辨别声音的不同,依靠视觉器官才能辨别形状的不同,所以心的验证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觉器官接触所感觉的对象以后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感觉器官接触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认识它,心对它考察了而说不出道理来,那么人们没有不把这种情况说成是没有知识的,这就是根据感官接触外物而确定名称同和异的情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荀况主张'实'决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实'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劝学》篇中,荀子谈了知识的来源问题,他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从而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劝导人们要进行广博地学习,要发扬'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和杂而不专,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荀子读书笔记 2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才疏学浅,买书五车,而不是学富五车,汗颜,叫做读书人,读书大多带有功利色彩,要么英语教学,要么各种资料,用于东抄抄西改改,变成自己所谓原创作品,其实不然,结果之一,给自己带来一些微薄收入补贴家用,都市生活需要的一样少不了,没有脏兮兮的钞票寸步难行。

      带班主任几年来,多有案头班主任秘籍之类,大多寡淡无味,读之,弃之,来年整理书柜,多有滥竽充数之类,五毛一斤,换来两斤排骨,三斤牛肉昨晚转载校长《荀子》一文,不读则以,一读让我惊呼不已,世上竟有这等精髓之书 《论语》学习由来已久,一知半解,感觉《荀子》与我们教学与学习关系更加密切,更有教育意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在各种文段中早有耳闻,大多被引用,后来者居上,学生超越老师今人要想超越前人,首先要做到:学不可以已要有空杯心态,要谦虚,勿燥,要坚持不懈读书,读书,知识就像木匠的墨线一样,让人成规矩,成方圆;知识就像砥砺一样让人思想锐利,读书可以明智,思维敏锐,也许就是这个道理,看来我们中国人懂得得要比西方人早上很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读这一段之后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读书不可以浮躁,不可以用于炫耀,不可以用于唠叨,不可以用于让别人看读书是为自己修身养性,为自己远大目标,高尚理想,读书可以让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有思想,有境界,有目标读书不是小人之学,是君子之学,为人,做事之学。

      饱读诗书,需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好为人师,不乐善好施,不评头论足别人需要帮助才出手,别人需要解答采取给出答案,有问有答,做到有礼有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