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A卷及答案.docx
16页陕西省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A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 多姿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列物质含有氧元素的是( )A.红磷 B.干冰 C.黄金 D.甲烷2. 陕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众多,其中秦始皇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下列兵马俑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土粉碎 B.陶泥塑形 C.陶俑烧制 D.陶体打磨3.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氢能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测溶液pHC.加热固体 D.收集气体5.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浸灌C.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D.实验完清洗仪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6. 如图,水槽液面上漂浮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和事先从其底端用小刀切下的一小块蜡烛,一段时间后,小块蜡烛无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是可燃物B.蜡烛难溶于水C.蜡烛硬度比较小D.小块蜡烛未燃烧是因为氧气浓度小7. 化学符号中的数字都有特定含义。
对于均含数字“2”的化学用语:①2H ②N2 ③O2-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中“2”的含义相同B.③中的“2”表示离子数目C.④中的两个“2”含义不相同D..①-④中的“2”均表示原子数目8. 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含有Cu(NO3)2和AgNO3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中有AgNO3,则滤渣中一定没有Cu、AgB.若滤渣成分为Cu、Ag、Fe,则滤液中溶质只有一种C.若滤渣成分为Cu、Ag,则滤液中一定有Fe(NO3)3D.若滤液中有Cu(NO3)2,则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会有气泡产生9. 如图,室温下甲乙中烧杯内的试管里均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将适量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别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当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中澄清石灰水均会变浑浊B.甲中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小C.甲、乙中试管内气压均会改变D.乙中烧杯内的NH4NO3溶液若恢复至室温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
1)柴:烧烤时常用木炭做柴火,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米:大米常用来做主食,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3)油:芝麻油常称香油,打开香油瓶,远处就能闻到油香,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4)盐: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11. 智能中应用了多种材料1)芯片是智能的大脑,制作材料主要是硅(Si)等半导体及金、银、铜等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导电性是物质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生产硅的原料中含有其+4价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有些智能的相机镜头使用了塑料,塑料属于 (填“合成”或“天然”)材料3)智能的液晶显示屏使用了由铟(In)、镓(Ca)或锡(Sn)制成的透明电极铟、镓、锡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中的 (填“质子数”、“中子数”或“电子数”)不同12.2025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在探索高效率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实现了新突破1)高效率人工光合作用采用了新型催化剂,可直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液态燃料其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是 。
2)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进行的自然光合作用可表示为:,则参加该反应的CO2与H2O的分子数目比为 3)常温下,二氧化碳和水也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生成的物质是 4)上述反应对环境均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只写一条)13. 如图,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甲、乙是两种气体图中“—”表示两端相连的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1)丙转化为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2)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某学习小组同学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一段时间后,实验①中铁钉锈蚀最严重的部位是 (填“a”“b”或“c”)2)上述实验能证明铁钉锈蚀与 有关3)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除上述实验后锈蚀铁钉表面的铁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15.20℃时,将30g固体(含有氯化钾及不溶于水的杂质)置于烧杯内,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1)溶液①-③中,溶液 是饱和溶液2)x的数值是 3)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g4)溶液②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6. 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乙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制简易供氧器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的名称: 2)甲、乙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甲中实验时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4)乙中为了便于观察氧气的流速以增加吸氧的安全性,塑料吸管需要伸入液体X中,X应该是 17. 如图A、B、C是没有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请你与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以下探究与学习任务一 鉴别A、B、C三瓶无色溶液(1)如图,小明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A,向其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只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再向其中滴加一定量C,只观察到生成无色气泡,生成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认为下列结论 (填序号)是正确的①A是NaOH溶液,B是Na2CO3溶液,C是稀盐酸②A是Na2CO3溶液,B是稀盐酸,C是NaOH溶液③A是NaOH溶液,B是稀盐酸,C是Na2CO3溶液(2)小亮认为不用无色酚酞溶液也可以完成鉴别,他用三支洁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A、B、C,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最终无固体残留的那支玻璃棒所蘸的溶液一定是 (填名称)3)小红提出仅通过A、B、C三种溶液任意两种相互倾倒直接混合方法也能鉴别出A、B、C,你认为该方法 (填“能”或“不能”)达到鉴别目的4)任务二 探究实验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老师提出让同学们探究上面小明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是什么?【做出猜想】小强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存在以下三个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猜想三:NaCl、Na2CO3上述小强的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是不合理的5)【实验验证】小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开始无明显现象,最后溶液变为红色,证明他的猜想 是成立的6)【反思应用】若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出KCl、K2CO3、BaCl2三种无色溶液,可以选择试剂是 (只写一种)。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18. 某水垢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学习小组同学想测定该水垢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于是向盛有水垢样品的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待反应完全后,经称量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16.2g注意: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2)计算该水垢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3)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6%答案 1.【答案】B【解析】【解答】物质由元素组成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黄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属;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来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A、陶土粉碎是陶瓷的形状发生变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陶泥塑形是将泥土塑造成一定形状的雕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陶俑烧制是泥土制成的陶俑通过高温烧制成陶瓷,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陶体打磨是将陶体表面的粗糙物质磨光, 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3.【答案】D【解析】【解答】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均是不能再能的能源;而氢气是理想的能源,可以通过化学发生在生产,故氢气不是化石燃料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均是不能再能的能源;氢气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来解答4.【答案】A【解析】【解答】A、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滴管应该悬于容器上方,以免污染滴管,从而污染药品,该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测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去待测溶液滴于pH试纸上,过一会儿与标准纸色卡进行对比读数,而该图是将pH试纸直接放于溶液中,该图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该稍低于试管底部,防止湿存水回流试管底部,引起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该图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导管应该伸入集气瓶底部才能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故该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以免污染滴管来解答;B、根据测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去待测溶液滴于pH试纸上,过一会儿与标准纸色卡进行对比读数来解答;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该稍低于试管底部,防止湿存水回流试管底部,引起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事件来解答;D、根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才能排完空气来解答。
5.【答案】C【解析】【解答】加强水资源保护,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有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可以防止水体污染,该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浸灌 可以节约用水来爱护水资源,该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会污染水体资源,该做法错误,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