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数学人教版解决问题.doc
3页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9~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 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 二、探究新知,形成分析问题的两种策略 1.出示教科书第10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不出示问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精神真不错,看得出身体非常健康,调查一下,你们平时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式呢? 学生简要举例 教师谈话:身体强壮了,我们才有精力学习,不仅如此,在这些活动中,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跑步的情景吧! 2.收集数学信息 (1)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课件上强调显示数学信息:每天跑两圈、每圈400米。
(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提出的问题 3.解决问题 (1)审题指导 教师谈话:请仔细默读这些信息和问题,想想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预计学生理解题意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让学生感受审题这个环节,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师谈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已知信息和问题 (视学生状况适时结束审题,进入解决环节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教师谈话: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做完以后再回想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方法? 4.提炼解题策略 全班就反思提纲进行汇报 (1)教师主要就①展开详细的追问,帮助学生明确思路: A.综合法:“你是读到这两个信息就发现可以求……呢还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要先求……?”如果学生回答是前者,则继续追问:“哦,你是读到……和……的时候就发现可以求出……,当继续读到……的时候你又有什么发现?” 课件逐步显示框图,教师借助框图梳理分析方法:“原来这位同学是从已知信息出发采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当他读到……和……的时候就发现可以求出……,当继续读到……的时候又发现可以求出……。
教师板书框图举例: “还有没像他这样也是从已知信息出发来进行分析的?”…… B.分析法:“你是读到这两个信息就发现可以求……呢还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要先求……?”如果学生回答是后者,则继续追问:“你是读完以后根据问题想到需要先求……,怎么解决的呢?” 课件逐步显示框图,教师借助框图梳理分析方法类似A的步骤 在汇报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板书在黑板上:(根据具体情况板书) (3)教师小结: (结合框图进行小结)面对问题,我们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与其它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出什么? 还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所需要的信息告诉了吗?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哪些信息求出来? 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初步应用分析策略,感受两种策略的作用 1.出示教科书第99页例1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教师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提问:谁能将已知信息和问题完整地叙述一遍?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回顾反思 教师谈话: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做出解答,做完以后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分析的?怎样分析的? 3.全班汇报,感受策略。
学生汇报分析方法和解答 4.列综合算式 教师谈话:能将你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试一试! 5.小结:刚才我们使用了两种分析方法帮助我们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种是从信息出发边读边想,一种是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 四、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浪费问题(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1)师:(课件出示四张图片),照片上是什么内容啊? (2)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学校一个星期大约浪费多少千克粮食?需要调查哪些信息? (3)出示信息,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 信息: 1)共有500人在学校就餐 2)共有6个年级 3)共有12个班级 4)每个班级每天大约浪费粮食10千克 5)一个星期有5天在学校就餐 (4)学生独立完成 (5)全班交流,利用计算结果,对学生及时进行节约教育 2、根据算式,想象 想象发现这些问题后,会采取什么措施 3、钢笔问题 大队部准备购买一些钢笔,奖励给节约之星,共有10个班级,每个班级有8名节约之星 大队委员来到文具批发市场后,得到如下信息: 第一家商店:永生牌钢笔每盒10支,每支6元 第二家商店:永生牌钢笔每盒10支,每支6元如果购买10盒或10盒以上,每支5元 师:他们还了解到这两家商店钢笔的质量是一样的。
如果你是大队长,会到哪家去买呢?先算算要多少钱,再说说理由 预设: 8×10×6=480(元) 8×10×5=400(元)(错误的算法) 10×10×5=500(元) 指名说说理由 小结:我很欣赏你们,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方法 评价:首先,我们要感谢那位提出要第二家商店去买的同学,是她的启发让我们想出了更好的购买方案其次,我很欣赏你们,不但能用乘法解决问题,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优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两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分析方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总结,教师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