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苏教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第二单元.pdf
7页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李中青一、背景分析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 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教材分析 :冷和热和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物体受冷和遇热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是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本课按着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周期 “聚焦探究反思交流”的思路建构和设计的以“物体受热和遇冷以后会发生什么?”引发讨论,以聚集探究的焦点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分析切入探究的问题抓住两个关键点展开探究:一是状态变化;二是体积变化通过两组学生探究实验和一组教师演示实验来实现第一组学生实验: 烧糖作画, 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发现糖受热会熔化, 冷却会凝固 第二组学生实验安排在教师对固体热胀冷缩演示的基础上, 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水和空气有没有类似固体的性质,并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器材、引导进而放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生充分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了解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分析 :在知识准备方面, 冷和热的现象随时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并不陌生,只是缺少深入细致地探究, 也缺少系统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经历了热水变凉、 热往哪里传、 吸热和散热几课的学习, 已经对身边和自然中的冷热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探究能力和方法上, 学生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熟悉,对观察的方法已经很好的掌握,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从多方面进行验证假说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安全。
知识背景: 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在以往研究中,只注重“热胀冷缩”,且热账冷缩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但冷和热还会影响到物体的形态,甚至会发生化学变化,因而,本节课在知识上围绕二个线索来研究:形态变化和形状变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二、设计理念从学生熟悉的冷热现象入手, 将科学教育走近它的原生态科学探究从身边的冷热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对物体受热和遇冷以后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关注,进而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在受热遇冷后的状态变化和体积变化的规律,进而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避免许多危害在探究活动中,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的欲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利用科学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生活更科学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习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各种手段研究物体遇冷和受热以后的变化2、知道物体遇冷和受热以后会发生许多变化,有体积的变化、有质地的变化、也有形态的变化等。
3、知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运用4、体会到身边的许多现象中蕴含着科学教学重点 : 用实验的方法来认识物体受热后的变化,认识物体形态及形状的变化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物体遇冷受热后的形状变化四、教学过程的预设(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以问题“物体受热和遇冷以后会发生什么?”引发思考, 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对物体受热和遇冷后的变化以聚集探究的焦点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 通过分析切入探究的问题 进而引发学生想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二)、探究活动一:研究冷和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1、“烧糖作画”活动研究糖加热后的变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生实验前分析方法, 实验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的收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介绍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冷和热对物体状态影响的讨论和交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配以教师的课件展示,明确物体在遇冷和受热的时候,会发生形态变化, 在科学上, 把固体受热变成液化体叫熔化;把液体遇冷变成固体叫凝固。
三)、探究活动二:研究冷和热对物体体积的影响1、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师演示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玻璃注射器的热胀冷缩实验2、教师引导设计实验研究水的热胀冷缩固体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液体在加热、遇冷会不会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呢? (预测)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实验)以水为例进行研究,教师引导:用什么方法给水加热?怎样才能把水的变化看得更清楚?水及其他液体也一样,(出示温度计)像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就是受热了液体膨胀,温度的读数就会增加,相反,液体会收缩,读数会减少可见,一般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各小组自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示:怎样能收集一定量的空气作为研究对象?(用瓶装、气球装等等)怎样才能有利于观察?小组讨论,要求把想法画出来,通过小组间交流完善研究方案,各小组到实验台前自选实验用品,按着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参考方案:(1)用气球套在瓶口,加热握变大,冷却气球缩小2)用带胶塞的玻璃瓶,用滴管滴入水滴把空气封住,加热水滴向外移动,冷却向里移动3)用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会鼓起来学生可能还会想到更多,对想不出的老师提示,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注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教师要做到先放后扶,先让学生自主设计,在交流中,教师再根据情况进行“扶”。
教师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想法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分析,不要强迫学生接受四)、应用与拓展1、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课件介绍铁轨、桥梁留缝隙的科学,2、寻找有关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热胀冷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科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运用科学 利用科学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科学五、几个细节的处理1、在问题的设计上“以物体受冷和遇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界定本课研究的范围,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 如果范围界定不当, 会使科学课堂出现学生思维广,想出问题太多,偏离教学的目标,却难以收回;而不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其实也就是前概念,就无法建立新的概念2、在材料的选择上材料的选择是课堂实验成败的关键,兰本达认为典型材料的选择更有益于突显实验的效果, 因而在研究形态变化时, 我选择了糖, 以烧糖作画来了形态的变化;而在形状变化方面,选择了固体铜、玻璃,液体水、酒精、气体空气,从三种状态的物体来研究,突出的普遍性3、在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实验前并不要把材料放在桌子上,而是放在课桌前的袋子里, 这样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实验中用到的热水要课前准备好。
4、多媒体使用上用多媒体出示冰雪、霜、雾以及干冰等图片,展示物体的形态变化;在学生实验烧糖时,把糖“熔化”、“凝固”两个关键点事先在实验时拍下关键图片,学生汇报时重现展示,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认识; 以电线、 铁轨等实例的图示加上醒目的数字,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的应用理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5、在活动展开上讨论活动以教师明确而有界定的问题来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探究要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 活动前要分工明确, 以小组长为核心, 以组评比促进学生的规范合作六、教学反思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科学的世界广阔无边, 仅靠科学课堂来实现对科学世界的了解显而易见是不够的,那更多的还要靠孩子们自己去探求,科学课堂应该是科学学习中的播种,让孩子们在科学课堂上萌发走进科学世界的种子,让科学课堂为孩子们提供营养,让走进科学的强大生命在孩子的内心成长科学课便是科学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走进科学世界的钥匙,科学课堂应该是教师对孩子学习科学的一种引领, 基础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孩子们探求科学世界的不竭动力;一个个有关科学的问题是孩子深入去探究的小目标;科学的探究方法与相关的能力却是孩子们挖掘科学宝藏的工具。
这些便是每一节科学课的追求,科学探究既是科学的教学方式, 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的结构是非常典型的适合于探究内容,因而在设计方面注重体现这一理念,从对学生探究的“引”“扶”“放”,几个层次的探究实验,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之下,从按着老师的要求做探究到自己设计实验做探究,学生的体验是充分的, 认识也是深刻的教材内容的组织以便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出发点,而非偏重于知识点的切入 活动过程的设计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问题,把研究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而不是教概念、 记结论活动的指导,追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交流与分析,并最终形成结论、达成目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在问题分析上,把物体受热和遇冷的变化归结为形态变化、体积变化和化学变化,层次比较明晰在实验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实验的全面性,又注重了对学生的导与放在预测的基础上,不是仅以一个实验来说明,而是引入了多个实验来验证, 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在实验的组织上, 注重示范与引导、放与扶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行选择器材,教师只对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 需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提高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同时也保护了孩子探究的乐趣与欲望。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 文档编码:KDHSIBDSUFVBSUDHSIDHSIBF-SDSD587FCDCVDCJUH 欢迎下载 精美文档欢迎下载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