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docx
9页《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半晌”“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等词的意思3.体会比喻句,学习用“来到……只见……”句式写一处景色4.体会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初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他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难点:体会环境烘托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批阅课前学习单,梳理学生质疑2、编制课堂学习单导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热情1.同学们,中国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吗?2.出示四大名著,认读二、揭题,指导书写,初读感知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编的板书课题:三顾茅庐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跟着老师一起写顾的第四笔竖提要挺直,第十笔点要内收,茅字横钩拉长舒展,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竖钩略弯拉长2.齐读课题。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从课前预习单上看,有些字音没读准同座轮流读,纠正辅助 捆来 尊重 草堂 讨论山冈 潺潺 同榻 时辰 半晌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恭恭敬敬 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用不着2.读准“晌、塞”的读音 说说“茅塞顿开”的意思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塞”还有哪两个读音?读准词语瓶塞 堵塞 塞外 边塞 阻塞 活塞 3.齐读词语4.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它还是保留了一些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古人的用词和我们现代人是有些不同的他们在表达时间和距离时所用的词语就和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你知道这三个古代的时间或距离换算成现代的是多少吗?(出示词语)半里多路 半晌功夫 一个时辰 讲解这几个词的意思四、解题,感知课文内容1.读准了生词,我们再回到课题课题《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汉语言的一大特色,含义深刻,比较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关键字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2.讨论理解“顾”、“茅庐”(可出示顾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意思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住在茅草屋里的诸葛亮跟老师一起写“诸葛亮”的名字3. 出示课前学习单填空部分1 这道题在预习时错的同学比较多,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重新思考一下 (交流订正)4.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前两次拜访,哪个自然段写了?谁来读读?5.这段课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态度呢?(板书:诚心诚意 )6.有几个同学预习时提出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老师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结合课前的故事背景资料探讨一下7.小组合作讨论1)为什么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没有见着,还要去第三次?(2)刘备为什么非要请诸葛亮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8.汇报交流教师适当补充指点:1、刘备的宏伟理想2、徐庶推荐诸葛亮,司马徽再次推荐:“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说明诸葛亮有匡时济世之志,经天纬地之才,是个贤者,所以刘备是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板书:求贤若渴老师把这个词送给大家,大家来读读五、欣赏美景,感受才华1.诸葛亮是个旷世奇才,在兵荒马乱、群雄纷争的时代,他和其他有志之人一样,默默地磨练着自己,静静地等待着时机他的住处隆中也独具特色。
找出来读读2.小组合作学习1)找出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2)找出这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并圈出描写这些景物特点的词3)用曲线线划出这段话中的四字词语,结合课前预习交流词语意思4)找出比喻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汇报交流(1)出示句子这段景色描写,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山冈(蜿蜒起伏) 松林(疏疏朗朗) 溪流(清澈见底) 竹林(青翠欲滴)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段景物?标出山冈、冈前等词语,让学生发现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3)这段文字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景色的,回忆一下,哪一种景象你见过?纠正字的解释,“蜿蜒”根据偏旁理解,“宜人”联系上下文体会,“欲”出示字典解释引导交流解决再连起来说说词的意思4) 你觉得隆中的景色怎样?学生回答:景色优美 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就是:秀丽宜人理解这个词语(注意关注,秀丽与壮丽的不同,宜人,适合人居住)(5) 指导朗读6)找出比喻句,谈体会,纠正课前练习填空2教师适当补充指点:诸葛亮人称卧龙,他胸怀大志,在隆中默默等待着机会他曾在给儿子的《诫子书》这样说,引导学习补充资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松竹、溪流体现了他高贵的品格宽广胸襟,宠辱不惊,得失淡然,心如止水,豁达潇洒回归自然,内心的宁静会使他的思想更加澄明,心境更加明朗,意志更加坚定4.指导朗读,引导背诵六、仿写练笔1.隆中的景物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身临其境,下面我们也来模仿这种写法,用“来到……只见……”的句式仿照着写一处景物完成学习单写话)2.交流,指导遣词造句七、总结1.同学们的课前学习单上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思考题,我们先睹为快1)为什么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呢?(2)为什么刘备不直接叫醒诸葛亮,而是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他醒来3)为什么刘备最后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这反映了什么?2.这些我们留着下节课继续研究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刘备三顾茅庐的那份诚心诚意的八、识记字形,规范书写1.课文中还有四个生字,小组合作记一记堂 恭 晌 讨2.哪个字在书写时,你会觉得有点难度的?3.教师范写“恭”,4.描红临写,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九、课后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拜访刘备 诚心诚意 诸葛亮求贤若渴 求贤若渴诚心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