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五石之瓠》名师教学设计.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0423401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五石之瓠》名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厘清文章文章的主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庄周梦蝶,知鱼之乐,一个个寓言故事陪伴着我们长大今天, 让我们从表面向深层次进行探讨,一起来学习庄子的哲学智慧让我 们一起学习《五石之瓠》2、写作背景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 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 的需要士"这一阶层大量出现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 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彼时孟子正游说各国墨家门徒遍及天下,齐 国“稷下之学”也正当鼎盛,面庄子却主动地选择了 “无用”和贫困 身处政治黑暗、尔虞我诈、民不聊生的环境中,庄子对昏君及趋炎附 势之徒无比憎恶,而对苦难中的平民寄子了无限的同情庄子大体上 继承了老子的学说,但他并非仅仅对老子思想进行发挥,而是有其独 自见解,形成了其个性鲜明的哲学、艺术特色3、作者介绍庄子(约前369 —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 商丘)人,伟大的思想寥、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 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的文章, 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 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 篇、杂篇11篇该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4、题目解说“石”是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瓠,葫芦《五石之瓠》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 编者加的5、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惠子的困惑:五石之瓠大而无用第二部分:运用言说理:宋人一一不免于沸潞统;客一一裂地而 封之所用之异)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大樽浮江湖一一超出常规思维6、全文分析1. 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明确: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2. 简要分析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特点明确:庄子在文中是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顺其自然,不凝滞于物的形 象;患子则是内心受到世俗经验的束缚,拘泥于成见,因而见识不够 通达的形象3. 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 “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明确:惠子用“五石之弧"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 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 子不能通晓领悟。

      4. 本文中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 不一样;对待事物,人们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的最大价值,从而 完美地利用它7、写作特点寓言之中蕴含哲理(1)用寓言故事和人物形象作为依托文中刻画了惠子和庄子两个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庄子讲述了“不 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来反驳惠子认为“五石之瓠"无用的观点, 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形象特点2)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惠子和庄子两人 的对话贯串始终,用两人对话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故事内 核3) 以小见大,思辨性强本文借助“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这两则小故事,深刻地 阐明了 “有用”与“无用"可以相互转化的哲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引发人们的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