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学反思.doc
4页青松教学反思 反思一: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这首诗选自陈毅元帅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的品质这一课要理解的两个难点是挺且直 、松高洁 理解挺且直时,孩子们有的说出了雪虽然大,但是松树能挺住,有的说出了松树站得很直我知道孩子们意会了,但不能言传我告诉学生且是而且的意思,然后问谁能做个挺且直的动作,结果,多数孩子都站了起来他们挺着胸,抬着头,一幅雄纠纠的样子我让他们说说此时的感觉雪太大了,落在我头上,压在我的胳膊上,但是我能挺得住我肯定了孩子的理解,并对他们说:这里的松树不是默默地隐忍,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向恶势力勇敢地抗争 接着我简单地给他们说了说陈毅作这首诗的背景: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这为理解松高洁做了铺垫 松高洁理解起来有难度,我引导孩子们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大雪过后,松树的叶子更绿了 松树经过大雪的考验,更加青翠挺拔了他们回答于是我又为他们作了补充:陈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后,就会更见其高洁本性,这就是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借赞颂青松,来赞颂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 孩子们对于诗意的理解体会到位了,朗读时感情特别真挚,看得出他们极力地想把松树不怕严寒的顽强品质表现出来 反思二:青松教学反思 二年级孩子对学习古诗还是比较冷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开始教学,我适当修改了一下教案,改为诵读大赛,比比谁积累得古诗多,并给予奖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由于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已背诵,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的意思对诗意的理解,我想,如果孤立地去品析,往往是领会不深为了突破重点,课前我给学生读了两【第文章《冬》、《岁寒三友》,学生对青松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自己当作小诗人,处在诗的情境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活了,这样青松坚强、高洁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不过,课堂真是遗憾的艺术!本课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曲,当时我问篇】: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一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
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向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让学生进一步联想指的是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该有多好啊! 反思三:青松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青松》这首诗通俗易懂,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首先初读古诗: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并且让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其次,对于理解有困难的词语进行指导,如: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利用挂图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最后,重点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或许有些过早,有些知识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不过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还是很感兴趣 反思四:青松教学反思 在教学完《登鹳雀楼》后,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对学习古诗没有浓厚的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呢?于是在教学《青松》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用心的设计。
记得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孩子就是诗人,孩子就处在诗中情境,那么他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初读古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利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难读的生字,学生很有自信,读诗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并给学生自主权,让读的形式多样化(和同桌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一行一行地读,也可以一句一句地读,或者一边看图一边读) 其次,这首诗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并不难,但要从中体会青松那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上的难点,我教大雪压青松这一句时,抓住压字让学生体会:从这压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这个压字告诉我们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青松身上,压得青松都快断了学青松挺且直时,抓住挺字让学生体会:这么厚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弯腰,还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与大雪对抗的样子吗?学生想了想说:青松用足了力气,拼命挺直身体,顶着大雪,不让大雪把它压倒。
我又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青松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喜欢,因为青松不怕大雪压着,他很勇敢因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坚强我喜欢青松是因为它不怕困难,不向大雪低头在学习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句时,我注重让学生进入角色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引导学生看图,看看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有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有学生说雪化后青松显得更加挺拔苍翠了结合上课我画的松树,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是一棵小松树-------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情感激发了,语言训练也恰倒好处 最后,学完全文,我又补充介绍了陈毅写这首诗时的年代的时代背景,告诉学生陈毅写青松,其实是在借青松赞美人陈毅在赞美谁呢?学生很聪明地领悟到,《青松》这首诗其实是在赞颂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总体讲这节课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兴趣较强,能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中 反思五: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
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 一、突破难点,理解词语 大雪压青松这一句中的压字,很好地体现了青松坚强不屈的品格,为了让学生好好体会,我在其身上花了一番功夫如:从这个压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这个压字告诉我们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青松身上,压得青松都快断了学青松挺且直时,抓住挺字让学生体会:这么生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弯腰,还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与大雪对抗的样子吗?学生想了想说:青松肯定是用足了力气,拼命挺直身体,顶着大雪,不让大雪把它压倒我又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青松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喜欢,因为青松不怕大雪压着,他很勇敢因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坚强我喜欢青松是因为它不怕困难,不向大雪低头在学习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句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大雪过后,其他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青松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说:大雪过后,有的树枝被大雪压得低低的,有的还被压断了,有的花草树木被雪一冻,叶子都枯了,还有的都冻死了而青松等到雪化了以后,叶子更绿了,身体也挺得更直了此时,我再接着问:学到这里,你知道青松有怎样高尚纯洁的品格吗?学生就不难归结出青松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高洁品质来了。
二、朗读诗歌,体悟韵味 在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时,不仅要求学生朗读得正确、响亮、流利,还要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这就得教会学生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节奏和停顿,才能把诗歌的韵味表现出来课上,我先让学生自由练读,揣摩节奏,再指名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你们都听出来了吗?教师边画停顿标记接着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停顿的地方和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让学生从比较中掌握整首诗的节奏和停顿,从而体会到整首诗的韵味和感觉接着,再让学生练一练,读一读,自然是水到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