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4页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建设指南全文2025 年 10 月 重点内容核心要求具体指南一、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1.11.1普通话普通话普及程度高普及程度高1.1.1 乡村居民(1559岁)可以听懂普通话的比例达到85%以上1.1.2 乡村居民(1559岁)可以用普通话交流的比例达到80%以上1.1.3 乡村基层干部(55岁及以下)、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1.21.2社会社会用字规范用字规范1.2.1 乡村地名、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广告、标语、公示公告等的用字和拼写规范1.2.2 乡村办公场所、道路、文化礼堂(广场)、商店、卫生院(室)、景区(点)、车站、体育场馆、旅游民宿等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字和拼写规范1.31.3加强加强语言文明教语言文明教育育1.3.1 乡村居民基本形成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1.3.2 镇(乡)、村(居)多形式开展语言文明教育宣传,引导乡村居民注重自身言语行为的礼貌和规范,促进文明乡风建设二、加强乡村学校语言文字工作2.12.1学校学校(幼儿园)高度(幼儿园)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作2.1.1 建立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2.1.2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估评价等各个环节2.22.2学校学校(幼儿园)全面(幼儿园)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言文字教育教学2.2.1 坚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和保教用语用字2.2.2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和保教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青少年网络语言文明教育2.2.3学前儿童能听会说普通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具有与相应学段相适应的普通话水平 2.2.4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2.32.3发挥发挥学校学校(幼儿园)(幼儿园)示范引领和服务示范引领和服务作用作用2.3.1 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校长(园长)、教师带头使用普通话,打造当地语言文化示范标杆2.3.2 通过“推普周”“小手拉大手”、语言文字规范化“啄木鸟”等活动,为村(居)民和社区邻里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服务。
引导和鼓励教师参与乡村语言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三、繁荣发展乡村语言文化3.1 3.1 丰富乡丰富乡村语言文化活动村语言文化活动3.1.1 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化活动,打造乡村特色语言文化项目,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1.2挖掘整理优秀语言文化资源结合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乡村史志修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利用,发挥好语言文字传承发展乡村历史文化的作用3.2 3.2 改善乡改善乡村语言文化环境村语言文化环境3.2.1 利用现有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场所、舞台、基层文艺院团等,建好用好语言文化公共学习和活动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阅读活动3.2.2 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产业特点和人文特征等实际,将语言文字元素有机融入乡村特色自然和人文景观3.3 3.3 加强乡加强乡村语言文化人才村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培养3.3.1 结合群众文艺团队建设、乡村文化指导员和文化产业特派员培养等工作,培育和引聚乡村语言文化宣传骨干3.3.2 开展宣传骨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传帮带”活动四、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4.1 4.1 满足群满足群众语言需求众语言需求4.1.1 针对农村电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开展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4.1.2 开展面向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的语言文字服务,提升乡村居民数字化应用能力4.2 4.2 探索探索“语言“语言4.2.1创新“语言文字+X”(X:如农村电子商务、农业手工业、旅游康养、文化创意、农事体验等)模式,发展乡村产业(产 文字文字+X+X”发展模式发展模式品)五、提升乡村语言文字工作治理水平5.1 5.1 强化县强化县(市、区)统筹(市、区)统筹5.1.1县(市、区)能有效整合本级资源开展语言文化工作,支持镇(乡)、村(居)开展语言文化工作,在工作经费上予以保障5.1.2县(市、区)主动争取上级教育、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将镇(乡)、村(居)语言文化建设融入各相关领域工作部署中,将规范、文明用语用字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5.25.2发挥发挥村村镇主导镇主导作用作用5.2.1镇(乡)、村(居)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组织领导、工作队伍上予以保障,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乡村语言文字工作治理5.2.2镇(乡)、村(居)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制度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有部署、有举措、有实效5.2.3镇(乡)、村(居)建立公共服务领域用字(如标语、告示、通知以及服务栏目等)和乡村集体经济企业电商文案等公布前“审读”机制。
结合文明乡风建设,对辖区内社会用字开展常态化自查自纠5.35.3强化强化宣传引领宣传引领5.3.1镇(乡)、村(居)多途径开展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5.3.2镇(乡)、村(居)注重提炼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经验,形成特色鲜明的、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5.3.3乡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讲好“乡村发展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