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小学五级校本课程《学做小木工》.docx
7页学做小木工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以“ 木工手工制作” 为活动主题本主题安排了“ 问题与思考” “ 学习与探究” “ 实践与体验” “ 总结与交流” “ 拓展与创新”过这些环节的教学, 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木材和用途,5 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 体会材料对技术、 人类生活的意义, 亲自参与学习使用木工工具, 掌握简单的木工技术, 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木工制品, 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活动,体验木工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学情分析:我国历史悠久,木工工艺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接触木工构建的机会较多, 有的甚至以游戏或帮忙的形式参与过90 以前的孩子,现代的孩子了解更多的是现代科技, 接触更多的是科技产品, 而一些传统的劳作活动却逐渐在 幼儿的生活中消失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温传统手工劳作,满足学生善于动手操作的天性,保持探索的兴趣, 学做小木工确实是一个恰如其分的主题 选择合理的空间, 提 供材料和工具,们在真实空间中感受、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拓宽知识面、开拓视 野,充分开发创造素质, 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使学生在能力 和个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常用的木材及工具 2. 了解木工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能正确的使用各种木工工具3. 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制作简单的木制品4. 理解劳动的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对毛笔书写时的一些现象展开调查从中发现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交 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观察,进行设计,合理的运用身边多种材料,能 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与他人开展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设计、交流、展示等活动中,能仔细倾听他人的见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 与他人合作的愉快,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的设计,能综合利用各种技能,解决问题本课重难点:重点: 了解常见材料的加工方法,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木制品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1. 情境引导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 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媒体,把真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现实生活学法建议:教师引导、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教学资源建议:教具准备:有关木工工具及木材的相关资料(视频或课件) 。
学具准备:收集生活中以木质制品为主的器具资料及简单的制作过程环境准备要求:媒体视频、图形资料播放系统,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了解木工材质,木工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 多元性、 开 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评价的激励性、放性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三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制作简易笔架 一、教学目标: 1. 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 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2. 通过制作笔架,培养技术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 通过对笔架作品的装饰和设计,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简易笔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难点:锯割和胶连接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 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笔架 2. 观察生活中各种木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3. 直角尺、木框锯、砂纸、铅笔、锤子 教师准备:1. 为每个小组准备两块轻质薄木板,一块长150 毫米、宽 50 毫米、厚 10毫米,一块长 150 毫米、宽 20 毫米、厚 10 毫米2. 为每个小组准备直角尺、木框钜、砂纸、铅笔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桌子、凳子、床等,多数是利用木材制 成的。
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简单木制品的基本制 作 1. 介绍主要木工工具: 锯,是木工主要的工具之一,常用的有木框锯、刀 锯、钢锯登 木框锯主要用于木板的截断 使用时右手 握住锯首, 用脚踩住木板, 先慢后快的下锯 当木材快 要锯开时,用左手把锯下来的木料拿稳, 防止木料滑掉脱落砸伤脚面锤,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羊角锤和鸭嘴锤用于敲击活拔钉子 直角尺,用于木工划线和检验工件垂直方正的工具,相交成直角大小之分 尺柄与尺翼 2. 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木制品的制作方法, 并交流收集到的各种 笔架,从而引出课题:设计制作简易笔架 组织学生针对课前布置的调查任务开展交流,发现问题(板书) 揭示课题:笔架 交流各自调查的结果,发现问题,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二)动手设计 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 设计简易笔架, 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引导学生针对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设计,绘制设计图并交流 教师巡回指 导 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材料的特点,交流,完善设想 (三)分工制作设计笔架, 了解笔架的结构特点, 并开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笔架。
教师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提供各种工具, 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制作, 加强巡 视四)装饰笔架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笔架进行美化装饰回忆、交流手工锯的使用方法 (五)展评改进 1.组织简易笔架的展评活动, 师生一起展 示和评价各个作品2. 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组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本课学习的感受出示新情景,提出后续思考的新问题 展示作品,开展交流,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 (六)拓展创新 1. 按照学会的简易笔架的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价的设计和制作 2. 研究制作简易笔架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 是制作过程更加 简单、作品更加美观 问题与反思总结 变学会简单的制作笔架为掌握锯割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 真正做到 了"教是为了不教 " 的教学改革新目标 . 在尝试动手中掌握技能 , 在主动探究中获 得知识 . 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得出结论 , 其历经的过程本身就极具价值 , 而且 更加令人记忆深刻 . 教师的这一教学行为 , 充分体现了教育者崭新的理念 . 在老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着手设计 , 善于通过自己的 独立思考与实践 , 使作品与众不同 . 因此 , 我请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笔设计一个站 得稳的笔架 , 提供了各种大小不一的木板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木 板; 怎么样让笔架站得稳 , 我提供了各种材料 : 木板 , 橡皮泥 , 铅丝, 等等 , 让学生去 开动脑筋 , 展开想象的翅膀 , 激发创造的潜能 , 发现智慧的火花 , 来设计符合自己 所需求的笔架 , 鼓励学生去思索 , 去质疑 , 去探究 , 去创新 . 第二课时:试做简易小板凳 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制作简易小板凳是在上节课已经知道了木工的一些常用知识及制作了简易笔架 之后进行的主题活动, 制作简易小板凳比制作书架要复杂, 但教材给出了相应的 制作程序,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制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的动手的能力比较低, ,需要老师加以点拨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 本的木工加工方法2. 初步养成动手操作及创新品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本课重难点: 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法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四、教学资源关于制作简易小板凳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方法建议: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建议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 40 分钟)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 分钟)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吖?想想现实生活中 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了?需要哪些东西了?(利用身边的木制家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下面的 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学习与探究( 10 分钟)学习指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简易小板凳,谁还记得制 作木制品的制作程序有哪些?(确定目的—设计—准备—制作—产品评价—改进 )学生进行分组按照每一活动程序进行小组合作,代表汇报:探究制作简易小板凳 小组讨论1. 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 300 毫米、宽 200 毫米的长方形, 然后再在剩 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 200 毫米、宽 300 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2. 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3. 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 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 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 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 50 毫米处4. 教材中制作的小板凳其结构不稳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三)实践与体验( 15 分钟)生按照上述程序制作小板凳(锻炼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5 分钟)分组展示,每组请一名同学当讲解员讲解本组制作小板凳出现的问题及最后的作 品展示锻炼学生解说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与创新 (5 分钟)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独立制作一个简易小板凳(激发学生独立制作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5 分钟)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观察、 动手、动脑知道了如何制作简易小板凳, 知道了 制作简易小板凳的基本方法, 我们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的去制作探究, 希望同学 们课下可以独立制作一个小板凳。
七、板书设计 制作简易小板凳教学反思 : 使用说明:1. 教学反思:(1)大胆放手给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本节课中,充分的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交流动手动脑参与制作2. 使用建议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动手操作3. 需破解的问题少数学生动手能力太差 第三课时:用木板制作一条小鱼 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制作简易小板凳是在上节课已经知道了木工的一些常用知识及制作了简易笔架 之后进行的主题活动, 制作简易小板凳比制作书架要复杂, 但教材给出了相应的 制作程序,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制作能力二) 学情分析 学生的动手的能力比较低, ,需要老师加以点拨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 本的木工加工方法2. 初步养成动手操作及创新品质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
